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2):0038-I0038,F0003
《七夕东方情人节》是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围绕“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以“爱情”为主题,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和使命的节庆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从2006年6月开始.持续到2006年11月.历时长达半年之久。  相似文献   

2.
县市电视新闻节目中,不少是“规定动作”,主要是市(县)委、市(县)政府及人大、政协的会议及有关县市领导活动的报道,或是宣传部下达采访任务的报道;除此以外绝大部分新闻是根据编辑部策划出来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选动作”。编辑部进行新闻策划,并制定出一段时期的报道提纲,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节庆报道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庆报道历来是新闻报道的主要着力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上至国家下至各市县区的各个行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无疑为节庆报道提供了极丰富的素材和非常广阔的舞台。根据我国节日、庆典,重要纪念活动从年初几乎贯串全年的实际,成就报道也成了新闻报道构成的独特部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闻报道样式。 所谓节庆报道,就是在节日、重要活动、重大会议前后,把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集中进行“盘点”式的总结宣传。 节庆报道的特点:一是宣传时段相对固定,大都安排在节庆或重大纪念活动前后,因为是集…  相似文献   

4.
伴随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传媒业的竞争已日趋激烈。媒体影响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没有影响力的媒体是毫无价值的,更谈不上竞争力了。影响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品牌。面对这种竞争格局,报纸的市场化操作、品牌化运作已成为自身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经之路,品牌是传媒的重要无形资产,活动策划则是报纸实施品牌运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活动经济”已成了媒体一道吸引眼球的好风景、一处上佳的人造“资讯源”、一个赚钱的“好帮手”,能否成功地策划活动已经成了衡量一个媒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说,媒体也从活动中得到了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林晓芳 《出版参考》2006,(5S):18-18
在海燕社社长郑荣的办公室里,一幅题字“爱心”挂在她对面的墙上,那是少林寺释永信方丈赠送的,以感谢海燕社长期为少林寺慈幼院儿童提供的多方面资助。“童心,真心,爱心”,一直是海燕社追求的。2006年1月16日,海燕出版社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捐赠了100册《哥哥-河南学子洪战辉》,为了赶制这本书,编辑仅用了7天时间,就完成该书的选题策划和出版。其实这类爱心活动,海燕社举办的数不胜数,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都要开展赠书活动,该社为了救助失学儿童,还无偿为贫困地区的小学建立了图书馆——“红孩子书屋”。  相似文献   

6.
媒体的活动策划一般出于两个考虑:一是拓展新市场,提高知名度,提高发行量;二是直接吸引广告客户的目光,拉动广告的投放。通过对多次活动的总结,我们的体会是:报纸,越“活动”越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是依据报道者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与参与,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性报道,是主动式的客观报道,能够扩大报道的影响,把社会舆论的注意力聚焦到报道事件上,正确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甩,起到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像每年的“两会”报道,各家媒体都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会议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策划,让受众全面了解“两会”的精神,从而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两会”实质。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些记者和通讯员有种困惑,就是新闻报道难写。编辑部也反映来稿中“一般化”的稿件太多。什么是“一般化”的报道,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两大类:一是主题重复,手法霄同,经常“撞车”的稿件;二是反映节日活动、农事活动、生产进度,唱“四季歌”的稿件。出现“一般化”报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避免“一般化”的方法也很多。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实践,觉得主动出击抓问题,是克服“一般化”报道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里所说的“问题”,也就是新闻作品的主题。一篇稿件新闻价值的大小、社会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问题抓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9.
李东 《新闻世界》2012,(8):25-26
突破媒体新闻报道者的角色,对现实事物潜在的新闻进行策划,或者催生新闻事实,或者推动新闻事物向前运动,成为当今媒体运营的一个重要手段。亳州晚报“道源寻家”徒步邀请赛的策划便是对后者的一个实践。即用活动策划引出新闻策划,反之再用新闻策划营造社会舆论,推动活动开展,使得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宣传工作的“三贴近”原则需要共产党先进性的引领。这是笔者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反复思考后得出的答案。笔者认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树立的“政治家办报”思想,必须坚定的党性观念,必须坚持的“三贴近”原则,其核心内容就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是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就是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在所有的报道策划中,依托重大活动进行的策划占相当大的比例。那么,重大活动报道策划究竟有什么特点规律,策划组织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一、重大活动是报道策划的主阵地重大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具有重要意义、容易生发广泛影响,超出一般规模、一般程度的活动,比如领导人的重要活动、大型会议、全局性的重大工作、大型军事训练和演习、重大成果展示、重要改革和试点、重大节庆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等。从军队媒体的宣传实践来看,多数报道策划都是出自这些重大活动,一些组织得比较成功、影响比较大、受到…  相似文献   

12.
让报纸“动”起来,有诸多途径,其中一条,就是策划各种活动,让报纸与读者互动,在互动中,与读者建立联系,培养感情,在互动中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底,国际节庆协会评选首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百强节庆活动,仅举办了三届的“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榜上有名,入围节庆百强。依托节庆活动做好宣传报道,可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策划。组织策划报道资料要丰富。以第三届“开游节”为例,最大的亮点是开幕式上的“十里红妆”婚俗风情大巡游和潘天寿作品展两项活动,这是宁海“开游节”地方文化的优势所在。为能抢到独家报道,许多媒体提前来到宁海,他们纷纷把“十里红妆”大巡游和潘天寿书画展两项活动视作新闻报道的一个系统工程,树立一定的传播目标,围绕该目标进行周密、详尽的报道策划…  相似文献   

14.
对“红读”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峰 《图书馆杂志》2001,20(11):34-36
新形势下,具有二十年发展历史的“红读”活动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重新确定其目的和发展方向,是制定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策略。活动的目的应定位于培养“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和“自我实现与超越的人”; 活动的发展应以构建“阅读社会”为方向,这样才能推动“红读”活动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专题性策划中的“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敖先生讲:报纸不增张(扩版),好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报纸增张,好像泡过水的面包。在时空跨越新千年之际,“千禧”风在掠过中国时不大不小地撞了一下中国报纸的腰。 新年伊始,人人回家。经济日报等大报老老实实出一张“节日版”,平时16版,元旦8版,千禧于前而岿然不动;羊城晚报等大众化报纸及个别日报则闻风策划,空前“增张”,乘“千禧”之风震撼报纸市场。大规模扩版的报纸粗粗估算,有羊城晚报1月 1日的“跨世纪金版”共40版(且从1999年12月27日起即开始为“跨越千年环球采访特别报道”扩版);广州日报共20…  相似文献   

16.
组织开展百名新闻工作、百名艺工作“走进基层看安徽”活动.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今年内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省委对开展这次活动十分重视。省委书记王太华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生活,是艺的源泉。新闻记、艺工作只有到生活中去.到实  相似文献   

17.
沈浴晖 《视听界》2007,(3):91-92
打开地方台的电视新闻,特别是市、县级的电视新闻,一个久冶不愈、久论无效的通病就是“三多三少”: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空洞的无新闻由头的成就性报道多;新闻事件、新闻故事少、基层的典型报道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少。“三多三少”使得不少市、县台的电视新闻成了彻头彻尾的“电视政闻”,新闻节目成了名副其实的宣传节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图书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策划”意识和功能越来越为出版界业内人士所重视,从而各种“策划”观点纷纷出台亮相,各种模式的“策划”活动也纷纷被探索、被实践。一、关于“三级策划”的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目前正在探索的是“三级策划”模式。三级策划的对象、目标范围和优先级各不相同。这三级策划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立体的策划系统,明显地增强了我社整体的策划意识和能力。  1一级策划——成立企划部策划选题方向  一级策划的对象是出版社整体的出版物。它所体现的是对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喻星 《声屏世界》2004,(7):55-55
广播要发展要勇于创新,同时也要推动广播与时俱进,赋予其新意,唱“四季歌”也要增加贴近性,就属于赋予新意这个范畴。新闻单位每逢喜庆和节日都要组织相关报道,这在一个月甚至更早的时间之前就要着手进行策划,例如我国传统的“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另外就是与老百姓工作和生活有关的“安全生产月”、夏至、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热点?就是指在现实中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总之,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或者了解的问题。然而,热点问题每见诸报端,读起来总觉得不够劲。究其原因,就是“催化”力度不够。近几年《农垦日报》有意识、有目的进行新闻热点问题的策划宣传,收到了预期效果。一是对热点问题进行策划宣传可以化“难”,增强新闻的指导性。我国连续几年出现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难题,特别对于垦区这样一个年产粮食近百亿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