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关于线性规划中物资调运问题的探究,以下举例题分析,从中得出线性规划中问题的解决方法.问题:甲乙两个粮库要向A,B两镇运送大米,已知甲库可调出100吨大米,乙库可调出80吨大米,A镇需70吨大米,B镇需110吨大米.两库到两镇的运费:甲库到A,B两  相似文献   

2.
解题必须先审题 ,只有牢牢掌握了审题的基本方法 ,才能寻求出解题途径 ,拓宽思路 ,提高解题能力。那么怎样审题呢 ?下面就审题的基本方法予以介绍。一、读题明意 ,理清“两个方面”应用题是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把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节叙述出来的。因此 ,它包括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方面。情节是指应用题中所叙述的事实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量与已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这是读题中首先要审清的“两个方面”。例如 ,食堂运来若干吨煤 ,烧了n吨后 ,剩下的煤比已烧的煤多 1 5吨 ,已知剩下的煤是已烧煤的 4倍。问已烧的煤和剩下的…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笔者用了“列表法”。所谓“列表法”就是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句正确辨认标准量、比较量和对应分率,然后列表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按表列式解答。通过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1,一个发电厂原有煤2500吨,用去35,还剩多少吨?(人教版十一册第83页例4)先由学生读题,审清题意后,教师引导学生列表。通过右表中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列式为:2500×(1-35)。例2,某工厂去年产钢40万吨,今年计划比去年增产25%,今年计划产钢多少万吨?学生读懂题意后,由学生自己列表解答…  相似文献   

4.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不容易审清题意,找不到相等关系.笔者认为列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它能清晰地反映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个量的变化情况,直观地显示出题意,使我们容易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不妨举几个例子. 例1 若干辆汽车装运一批货物,如果每辆汽车装3.5吨,那么这批货物就有2吨不能运走;如果每辆汽车装4吨,那么装完这批货物后,还可以装其他货物1吨.问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相似文献   

5.
例1 甲乙两个果园共摘果107吨,这天,甲园售出它的3/5,乙园售出它1/4,剩下的果子,甲园比园还多6吨,这两个果园共摘果多少吨?由题目条件可知:甲园的(1-3/5)比乙园的(1-1/4)多6吨.即甲园的2/5比乙园的3/4多6吨.这里的2/5和3/4分别是指甲园摘果量的2/5和乙园摘果量的3/4,单位不统一,不能直接比较.因此,必须先统一单位,然后遵照“量率对应”原则,寻找量率对应关系,化为分数基本应用题后求解.该题属于“已知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比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多(少)几”一类分数应用题,有广泛的现实意义.现以例1为例,介绍两种统一单位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有些复杂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用一般方法解比较繁难。如果用比和比例的方法来解,既可以开阔学生解题思路,也有利于沟通知识问的内在联系。试解一例如下:原题:甲乙两堆煤共300吨,甲堆煤的比乙堆煤的多55吨,两堆煤各有多少吨?解法(一):甲堆煤的*比乙堆’”’‘““”““”””””5————”_,。1。。。。。I。。1。^2煤的车多55吨,即甲堆煤的一个子——”“4”——“’『””””””“5比乙堆煤的一个个多55吨。先求”“”””””“4————“”—“_,。____^2‘2_l出申堆煤里有几个冬:l十条一2夸…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运用列表法解题,不仅能帮助我们(特别是后同学)分析题意、形成思路,从而提高解题效率,同时还能促进思维的发展。首先,运用列表法解题在设计表格时需要明确已知条件和待求量,这能增强学生对题意的分析能力;其次,在形成思路时要分析同一物体(或状态)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表格中一般是横向排列,故下称“横向关系”),  相似文献   

8.
有些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按常规思路解答,往往不易解出。如果从特殊的角度来分析、思考,却能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使所求问题顺利获解。教会学生一些特殊解题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介绍八种特殊解题思路,仅供同行参考。一、假设思路运用“假设”的方法,可以使解题思路通畅。例如:甲、乙两个仓库储存粮食重量的比是10∶9,如果甲仓库运出粮食储存量的20%,乙仓库运进粮食12吨,那么乙仓库的粮食就比甲仓库多24吨,甲仓库原有粮食多少吨?我们先假设乙仓库没有运进12吨粮食。那么,从甲仓库运出粮食储…  相似文献   

9.
“替代法”是用新的量替代原来的一些量,即用“甲”替代“乙”,运用这种方法可使一些计算比较复杂,数量关系比较隐蔽的题目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式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通过列表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学会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教材通过“栽种果树”的现实情境,呈现桃树、梨树、杏树三种果树的行数和每行的棵数,分两次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并借助整理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相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之间有哪些相等关系,哪些相等关系可用来列方程.只要把上述问题分析清楚了,整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学会并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有哪些基本方法呢?对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有译式法、列表法和图示法等.下面举例说明.例1甲、乙两站相距336公里,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己站,每小时运行72公里,30分钟后,一列慢车从已站开往甲站.每小…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运用列表法解题,不仅能帮助我们(特别是后同学)分析题意、形成思路,从而提高解题效率,同时还能促进思维的发展.首先,运用列表法解题在设计表格时需要明确已知条件和待求量,这能增强学生对题意的分析能力;其次,在形成思路时要分析同一物体(或状态)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表格中一般是横向排列,故下称"横向关系"),要分析比较不同物体(或状态)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表格中一般是纵向排列,故下称"纵向关系"),最后通过推理得到结论,因而能够培养大家的分析、比较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思科模拟器模拟高校机房的相互通信,采用交换机虚拟局域网和访问控制列表解决服务器与房、机房与机房之间的相互通信问题.重点介绍了交换机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及使用.通过案例的分析及解决,讨论了访问控制列表(ACL)技术使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量率对应”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一大特点,即对于同一个单位“1”的量,每一个具体数量,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分率.我们可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确定量率对应关系呢?一、图解法.即利用线段图使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具体、形象,以便分析、确定量率对应关系.〔例题)甲乙两人共有人民币若干元,其中甲占60%.若乙给甲12元,则乙余下的钱占总数的25%.甲乙两人各有人民币多少元?〔分析〕依题意画出线段图(见右图):  相似文献   

15.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当题目中待求未知数较多、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时 ,我们常采用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思路1 .正确分析所给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而适当地设出未知数。一般情况 ,采用直接设元即可 ;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题目 ,即所求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不很明确时 ,间接设元就显得比较恰当。2 .注意识别反映相等关系的语句。一些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比较明显 ,而有一些题中的相等关系则比较隐含 ,此时可以通过图示法或列表法帮助…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题教学搞得好,就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类应用题的特征,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找出解答规律和最佳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利用“相等”这一数量关系,解答以下类型的应用题,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 例1.甲乙两堆煤共12吨,甲比乙多2吨,甲乙各有多少吨? 根据题意,甲堆煤减去2吨后和乙堆煤重量相等,这时甲乙相等后各为:  相似文献   

17.
用数学的观点来看,客观世界的事物都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表示。所谓数量关系就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量与量、数与数之间存在的联系和相依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每一道应用题中。在应用题教学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有哪些内容呢?弄清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和解答应用题。在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有:1.多和少的关系。也就是同类量之间比较大小的关系。例如,反映同类量的两个数经常存在着甲比乙多或乙比甲少这样的关系。又称“差比”关系。表现在应用题中是:  相似文献   

18.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它们的数量关系,即“总量”与“部分量”“甲量”与“乙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如:“畜牧场共养山羊和绵羊4800只,山羊占3/8,山羊、绵羊各有多少只?”这道题是以总只数4800只为整体“1”。把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山羊占总数的3/8,求山羊有多少只,就是求4800只的3/8是多少。另一部分是绵羊,占总数的(1-3/8),4800只的(1-3/8)是多少即是绵羊数。求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整体“1”。这些都属于“甲乙两个量之间”或者说“总量和部分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如果用“标准量”表示整体“1”,用“倍数”表示分数(百分数),用“比较量”表示与整体“1”有倍数关系的量,可用下列  相似文献   

19.
列表法简洁、易懂,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又很明确,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者较易掌握,下面举例谈一下与课本不同的列表法,以供有兴趣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难点,一方面是在学习整数应用题的基础上的继续与深化,另一方面又具有本身的特点与解题规律。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量”与“率”之间的关系与整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比较,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抽象。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首先遇到的就是判断确定单位“1”的量,其次是找已知量的对应分率。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揭示“量”与“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要善于发现“量”与“率”之间的隐蔽条件,根据分数的意义准确地列式解答。当然,学习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靠单一的思路难以找出解题突破口,只有平时多总结规律,才能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