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今年58岁,去年退休后学钓鱼,订阅了《中国钓鱼》杂志,购置了渔具,并用"大白鲨"2.7米竿、"天丝"6号线、チヌ4号钩等组装了一副车盘竿钓具。今年9月28日晚,天气预报次日气温24~32℃,我想这是个钓鱼的好天气,于是当晚收拾好行囊和车盘竿,29日天刚亮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县城附近的江口湖中段。选好钓位,用玉米粒做饵下竿,垂钓时已近上午8时。大约过了两小时,竿尖铃声巨  相似文献   

2.
李洪生 《钓鱼》2005,(10):39-39
辽宁铁岭钓友孙家军来信问,我刚使用海竿钓鱼,抛竿时总是抛不进钓点,故写信给《钓鱼》杂志的钓鱼专家们,垂询海竿如何打得准。  相似文献   

3.
颜恒 《钓鱼》2004,(23):34-34
由吉林杨元成钓友发表于《钓鱼》杂志2004年第9期的一篇《浅水钓鱼“五要”》的短文,引发了多期对软竿硬竿钓大鱼的争鸣。作为参与争鸣的作者之一,我始终坚持“软竿难敌大鱼,而硬竿才是钓大鱼的利器”这一观点,并在前两篇争鸣文章中就这一观点对软竿钓大鱼的缺陷作了较为客观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我从60岁开始垂钓,12年来,从报刊上多次看到铅对水质的污染,但没有引起重视:去年《中国钓鱼》上又有人写文章提倡无铅钓鱼,对我震动很大。回想垂钓以来,由于断线跑鱼,每年要有海竿铅砣约2~3个、手竿铅坠约3~5个落入水中。我们钓鱼协会上百名会员,经常垂钓于3个各8亩的鱼塘中,日积月累,每个塘内都有上千个铅砣在长期污染水源。有一次去密云水库钓鱼,几乎人人都有铅砣落水,  相似文献   

5.
我喜爱钓鱼,1984年离休后开始钓鱼到现在整整10年。开始钓鱼用的是一根竹条和一把“放线排”都是自己制作的,现在竹条变伸缩式玻璃纤维手竿、海竿,自动竿样样俱全,惟独“放线排”还是老样没变,效果仍然很好,3~4个小时钓白鲦5~6斤不费劲。 “放线排”构造简单,携带方便,操作简便,别有情趣,但这种钓法很少有人知道,在此,我把  相似文献   

6.
王善勇 《钓鱼》2005,(3):8-8
2005年1月16日,气温在10℃左右。《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巡回赛2005年第站比赛,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垂纶休闲村举行。“读者杯”赛所倡导的“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的主题,已经得到广大钓鱼爱好者的认可,来自四川及周边地区的120名钓友参加了为期天4场手竿钓对象鱼和手竿钓混合鱼的比赛。  相似文献   

7.
我的钓鱼照     
→1996年10月27日,多云转晴,无风,是钓鱼 的好天气。我与几位钓友结伴到离黎川县城18公里的 八都水库垂钓。我用的钓具是3.8米海竿、直径0.35  相似文献   

8.
任志新 《钓鱼》2006,(24):20-21
10月23日~24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本市举办的“中源瑞宝杯全国钓鱼邀请赛”。这是继去年参加《钓鱼》杂志“读者杯”钓鱼总决赛之后,本人第二次参加全国性赛事。最终,获得了老年组手竿项目第八名和抛竿项目第十四名得成绩。虽说成绩不算太差,但比赛全过程仍存在许多得失,值得反思认真总结。本来我没有资格参赛,本市钓协早已选拔和推荐好了参赛队员,是《钓鱼》杂志  相似文献   

9.
王猷廉 《钓鱼》2005,(5):46-46
一《钓鱼》杂志是我师图文并茂务求实。竿钩轮线全方位,释疑解惑从不辞。二《钓鱼》杂志是我友常年四季在握手。无论垂钓旺与淡满载冬夏和春秋。三《钓鱼》杂志是我伴,撩发童趣起新欢。永葆垂钓青春在,风雨同舟坚如磐。四《钓鱼》杂志是我园,提高钓技把鱼还。笔耕疾书为热闹,哪知自己夕阳残。钓翁四颂《钓鱼》杂志!湖南@王猷廉  相似文献   

10.
周成机同志的文章《手竿细线钓大鱼——关键在遛》(《中国钓鱼》1997年第四期),我反复读了几遍,总觉得与我们在实际钓鱼中遇到的情况不一样。周文说:“当你一抬竿,手感沉重,判定是大鱼咬钩时,不能急于往岸边拉。事实上这细小的线要将大鱼拉拢岸边是困难的,即使能拉拢,鱼见人惊动,回头逃窜,其力将超过其体重的几倍,必然落得个线断、鱼跑的结局。这时应马上倒竿,竿尖贴近水面,摆开打消耗体力、持久战的架势。”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中国钓鱼》曾刊登我写的《秋季海竿水库钓大鱼》一文,文中谈了一些体会和做法。本文《再谈海竿水库钓大鱼》,算是对前文的补充。一、注意发现大鱼踪迹,确定施钓水域,寻找合适钓位大鱼活动,总是有表象,有踪迹,有端倪可察的,只要用心去研究、观察就能发现它经常出没活动  相似文献   

12.
张建程 《钓鱼》2004,(24):20-20
《钓鱼》杂志连续几期刊登了任、颜及各位钓友关于软竿、硬竿钓大鱼的讨论文章。我对前几位钓友的垂钓技术和认真态度十分钦佩,对其观点也很有兴趣。不禁也将自己集一年之钓龄,为竿所困,为竿所惑的垂钓体会谈谈。关公门前耍大刀,以博大方一笑。  相似文献   

13.
我最爱看《中国钓鱼》杂志的追忆篇。尤其是手竿钓大鱼的文章,看后真过瘾,总想着自己何时能亲身体会一次。今年5月12日,我终于用手竿钓到一尾大草鱼,圆了我多年想钓大鱼的梦。 5月12日,星期天,晴天,气温15~25℃,微风。凌晨4时  相似文献   

14.
生日适逢严冬,往年都是儿女们到我这里聚聚,送些礼物对我表示祝贺。今年女儿别出心裁,见老爸酷爱钓鱼,遂请我去温室大棚钓鱼,以表孝心。我本来挂竿已久,有此良机喜不自胜,老早就作准备:先作“理论研究”,看《钓鱼指南》,掌握鱼类冬天活动的规律,阅渎《中国钓鱼》上发表的有  相似文献   

15.
自制竿止     
我从十几岁开始钓鱼一直沿用老的钓法。当台钓通过《中国钓鱼》杂志传遍全国的时候,我被它的理论所吸引。在展销会上我买了三根不同长度的进口碳素竿和架竿等,更新换代一切顺利。当我将竿止往上套的时候问题出来了,一大一小两个竿止居然都套不上。几年来到处买不到合适的竿止,常常担心钓竿被鱼拖走或为钓点不准确而发愁。外出垂钓时其他钓友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花几百元买了自己喜欢的钓竿却配不上合适的竿止,想起这事心中总不痛快。于是我萌发了  相似文献   

16.
我年过古稀,是我们都昌县最早订《中国钓鱼》杂志,买玻璃纤维竿,用商品鱼饵,参与台钓讨论的,现在又是惟一专钓滑口鱼的钓者。我钓鱼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有以下几点,现介绍给老年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7.
蒋青 《钓鱼》2006,(10):20-20
有两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一篇是《软竿难敌大鱼》(《钓鱼》2004年精选本78页),另一篇是《悬坠钓鲤上钩率高》(《钓鱼》2006年第6期18页),其中基本观点与本人有些相似,本应该很是高兴才对,但不知怎的,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原因是,感到有一股“抬杠”的气味,令我如刺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8.
杨天举 《钓鱼》2014,(2):12-13
“一钩掣动沧浪月,钓出千秋万古心。”挥竿钓,执笔钓,收获康乐,为华夏鱼文化增光添彩,是我的夙愿。我非良驹而幸遇伯乐,2000年至今,从《体育时报·钓鱼专刊》,到精美的《钓鱼》杂志,都给予我丰富的营养和前进的动力。翻开笔者作品档案,一页页点数,统计一下,14年合计发稿167篇。《50元买个秘方》(2000年12期赵明荣责编)是在《钓鱼》发的第一篇稿,此后的5年里发稿60篇。我衷心感谢可亲可敬的编辑们——为作者做嫁衣、为作品美容的幕后英雄们,是你们的辛苦劳作,精心编辑,才有如此深受广大钓友和读者喜爱的《钓鱼》杂志。  相似文献   

19.
范宁 《钓鱼》2009,(18):6-8
2009年8月28~30日,应日本GAMAKATSU钓具株式会社的邀请,编辑部桑世泽主任和我代表《钓鱼》杂志社“钓具测评”小组成员来到了深圳,与当地的两位大师级垂钓高手(何蔚蓝、习春江)一起共同参加了为该公司一款新型鲤竿做测评、试验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汪学忠 《钓鱼》2006,(17):70-70
退休前好多年,我就爱上了钓鱼。家住在花亭湖上游的水边,近水楼台,钓起鱼来很方便。除了严寒和大雨天气,我们几个钓翁总是坐在水边,谈笑风生,切磋钓技。然而,谈论的最多的还是《钓鱼》杂志的读后感。前几年,我们这几位都不会玩手竿。钓竿五花八门,总觉得越长越好。钓线是用海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