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文板书能体现单元教学重点广东吴新龙小语第九册第六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项目为“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该组教材的编写意图为:结合教学《伟大的友谊》这篇重点课文,初步训练学生在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归纳中心思想的能力。为了突出本单元教学重点,我首先结合“读...  相似文献   

2.
概括中心思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第八册的重点训练项目。现介绍概括中心思想的六种方法,供老师们参考。基本法。第八册第一组课文的“读写例话”介绍了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先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伟大的友谊》,可以按如下步骤引导学生归纳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是“义教”五年制小语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选自著名作家魏巍的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记叙了1958年我国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单元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这是侧重于读的训练。概括中心思想是小学生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又一标志。概括中心思想的基础是对课文内容完整准确的理解,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进行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相似文献   

4.
一对教材的理解《再见了,亲人》一课描述的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作者热情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在教学中,落实这个单元“写文章要有中心”这一重点训练项目,应该抓住文章以事感人,借事抒情,以情动人的特点,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懂得“亲人”的含义及分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二、对教材的处理笔者在教学中,旨在使“情感线”和“朗读线”两条线索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思维、读…  相似文献   

5.
要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内容。那么,如何钻研小学语文教材呢? 一、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 小学浯文教材是以课文为基本单位编排的,每篇课文都有其编写的意图。钻研教材首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如《伟大的友谊》一文编排在第九册的十六课,是第六组课文的首篇,与之相结合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统观整个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6.
中心思想是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小语教学中分析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学生是否学懂课文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它既是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心思想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索,从而让他们掌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一些方法。小语阶段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常见的方法有: 一、审题归纳法文章的题目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有时就是文章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如《伟大的友谊》、《飞夺泸定桥》、《将相和》、《董存瑞舍身炸  相似文献   

7.
《再见了,亲人》一文,是魏巍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几个依依惜别的动人场面,讴歌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课的教学重点应紧扣“情”字,要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教学,以事悟情,以情动人。从而完成“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重点训练任务。据此,其学法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8.
每个训练组都有各自的训练重点,但点点相通,大体上形成一个序列。教学中既要把握重点,还应当注意前后联系,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发挥知识的内在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第七册第六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基础是对课文主要内容准确完整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本组中的每篇课文时,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第二组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第四组中“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等阅读基本功,通过语言文字逐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9.
学习《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除了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完成课后作业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伟大友谊是建立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基础上的。教学时,要抓住“紧密合作”这一线索,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过程可设想如下:一、课前准备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及有关事迹,组织学生认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新词。二、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0.
《再见了 ,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 ,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 ,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根据本课特点 ,教学时巧用卡片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按卡学习 ,总结学法课文第一部分为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 ,教师着重在第一自然段中教给学生学法 ,让学生以第一自然段的学法 ,自己学好第二、三自然段。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 ,可设计如下学习卡片 :学习卡一1 读一读 :找出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 ,各付出什么代…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第二次考试》是农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渎课文。这学期的讲读训练,要求在前三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培养记叙能力。第二单元作为重点单元,以记人叙事为主,记叙中又运用了议论、描写、抒情的方法。因此,这也应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还应结合单元后面知识短文《谈谈散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提高他们阅读和欣赏的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首先要从这个全局考虑。其次,要考虑这篇课文的实际。(1)《第二次考试》一文中,尽管陈伊玲和苏林教授都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但中心人物是苏林教授。让学生明确中心人物与中心思想的关系,这对指导学生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来确定中心人物,确定文章的主线是很重要的。(2)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描写的方法。文章对陈伊玲的描写,有些是直接描写,有些是通过苏林教授(也有其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而间接描写的。对陈伊玲作间接描写,既是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又是刻画中心人物苏林教授的需要。让学生明确这种间接描写的作用和方法,可使学生写作记叙文时,除注意运用直接描写外,还能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中心思想。关于散文知识的教学,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的比较教学去完成。鉴于此,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可以确定为: (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根据中心思想确定中心人物和文章主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高年级篇章教学的重点,要在指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读写例话”《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训练重点。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在第七册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意义。概括中心思想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训练,它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把课文的具体内容概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友谊》第四节是一个过渡节。以它作为突破点有利于教学。 一、以这一节为突破点,让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这一过渡节的作用,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1.马克思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的?恩格斯在生活上是怎样帮助马克思的? 2.在共产主义事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互相帮助、亲密合作的? 二、以这一节为突破点,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掌握课文结构。第一条线是“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  相似文献   

15.
《心愿》通过对一个四岁半的法国小姑娘和她的父母的语言、神情的描述,充分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它体现了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组课文“文章的中心思想”的重点训练要求。教学时,应注意指导学生分析表达中心思想的具体材料,深入发掘课文的思想内容。文章开头写了一个法国小姑娘在公园里认出“我”是中国人。可以表达中法人民友谊的事例很多,而作者在这段中却选用了一个仅四岁半的小姑娘在公园里一下子就认出“我”是中国人这件事,这就使读者感到亲切,能引起读者的兴味,材料具有典型性。作者首先叙述小姑娘认出  相似文献   

16.
“三点式”教学法(突出重点、剖析难点、抓住特点)主要是紧紧围绕发掘文章的中心思想而设计的一种框架式的方法。所谓“框架式”,即: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基本相同,其具体作法则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教材对该单元“双基”训练重点而灵活多样。本文以《雕凤凰》(六年制第九册第24课,人教社1987年11月第二版)为例,就如何凭借教材,加强“说”(话)训练,以“三点式”教学法这一框架,对其具体作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六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这是比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更深入一步的理解能力,也是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这既是本组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点呢?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介绍背景,引导入境本级4篇课文的内容均有着重要的历史背景:有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有象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渣滓洞集中营,有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些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如教师不讲明白,将直接影响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8.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 .本节课通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等背景材料 ,缩小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感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2 .通过本节课教学 ,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并努力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3.通过本节课教学 ,在了解每个自然段大意的基础上 ,依据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并概括段意。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课文的思路。教学难点 :掌握分段的依据。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 ,解题激趣。1 .读题 ,并让学生说说他 (她 )所了解的友谊有哪些 ,伟大的友谊是什么样的。2 .指出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伟大友谊 ,并介绍有关马克…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九义”教材第九册第六组是围绕“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这一训练重点编排的.我们在教学中,围绕训练重点,从整体着眼,根据教材的编排序列,确定了突破训练重点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即按“渗透——理解——尝试运用”的步骤逐步进行,使学生充分经历训练过程,在过程中从感知到认识再到形成技能,逐步提高,优化了整组教学过程,突出了训练重点,发挥了训练组的整体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九册第六组教材包括四篇课例,其中三篇为讲读课例,一篇是阅读课例.教学中,我们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类型和在训练组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而练习概括了中心思想,发挥每篇课文的功能,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的题目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课文中“一定要争气”这句话反复出现,不仅使文章层次清楚,而且不断深化着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得童第周自我“争气”,为国争光的形象更加鲜明。基于课文以上特点,教学这篇课文,可以扣住重点词“争气”作为教学的立足点,顺藤摸瓜,实现其教学目的。一、探寻“争气”的缘由童第周小时候家里很穷,念书少,文化基础差,这是他争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