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总有老师追求以“篇”概全,面面俱到.如何斫却语文教学中“非教学内容”“非语文内容”“非‘这一段’内容”及“非‘这一篇’内容”的成分,真正优化教学内容,打造生态的高效课堂,是当前亟需破解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爱美,追求美,表现美是人的天性,也是教育工作者培养人的目标之一。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美、追求美,特别是表现美,应该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大任务。 汉以气势与古拙为美,宋以精细轻柔为美,唐朝从宫廷到民间却爱好丰满妩媚。同为长城,秦牧认为它“雄伟而又潇洒,庄严而又矫健”,鲍昌却认为它是“凄婉”、“封闭”、“愚钝”的标志。以建筑而言,托尔斯泰的墓穴只不过“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但从托翁的人格而言,却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可见,时代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要追求教学的三境界。所谓三境界,即“无本”、“无法”、“不教”。 一、无本胜有本 有本可依并非坏事,但过分依赖却毛病百出。 “本”,必须依,但要依其精华,依其切合实际。如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城乡差距、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竞争能力的要求等等,而不是脱离实际,一味依下去的。  相似文献   

4.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手里常常握着“分数”和“评语”等法宝,扮演着“法官”的角色,教学评价的“面孔”过于严肃的冷漠,缺乏活泼、亲切的“表情”,评价的“科学性”被过度追捧,而“艺术性”却严重缺失。要凸显教学评价的艺术性追求,就要使评价的艺术性追求,就要使评价过程多一些人文色彩,使之具有激励性、体验性、创造性何审美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简单是相对复杂而言的。我们有时候总喜欢把简单的文章搞复杂了,硬是要从所谓的多方面来剖析,力求面面俱到,结果,一节课下来,孩子不知道自己这节课学了什么。简约追求的则是一种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习语文、平平淡淡积累语文的境界。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做到“简单而不简约”,还应该做到“简约却不简单”。“简约却不简单”是指课堂教学虽简约,但所达到的效果却“了不起”。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它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对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语文教师来说,尽管入选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实在是很有限的,但他们却能自觉地用“鲁迅”为语文教学“补钙”,形成“鲁迅教学的批评化追求”。文章首先对“鲁迅教学”和“批评化追求”这两个概念作出界定,并在概念界定的过程中论述了这样做的原因;然后从运作策略上提出了榜样示范、学识积累、思路点拨和思维拓展四个环节的教学程式设计。全文融理论阐述、经验总结和操作设计为一体,对鲁迅作品和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7.
布白艺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白”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留出空白。如,中国画创作中追求“妙在空白”、“难得空白”,追求一种“此处无形胜有形”的艺术境界;看似空白,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正是这种意境的写照。教学也  相似文献   

8.
陈泰昌 《辽宁教育》2008,(11):35-36
数学探究教学,追求什么?表面的热闹,还是内质的实在。有些课堂往往伴随一定的教学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盲目地追求热烈的课堂、花里胡哨的形式来张扬探究的“活跃性”,但却掩盖了探究的实质性,也丢失了探究的有效性,导致探究的内容脱离数学问题,造成课堂“华而不实”。为此,我们必须以务实的眼光审视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9.
过快的语文教学节奏,表面上看似追求“高效”,实质上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慢,应该慢在易错时、慢在重点中、慢在生成处,力求达到以“慢”求“快”,以“慢”求实效,以“慢”促发展,让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0.
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儿童,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又是促进全体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但是现实中我们的教学却常常忘却了“美”,远离了“美”,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形式,以单纯“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老师”与“学生”的分工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老师讲的知识听好记住”。缺乏美感的…  相似文献   

11.
多少年来,“快乐教学”和“兴趣教学”等方式为广大教师所推崇,大多追求“乐”的效果,但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有时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却往往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去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本质和凶果关系的探究心理,而过于追求表面显而易见的视觉、听觉的刺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指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心热爱”。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到识字教学的科学化,识字教学如何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同时提高两种教学的效果,两位教师对《寓言两则》的教学设计给了我们一些启发。他们追求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使两篇教学设计实质相“同”,又因追求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使其主要教法迥“异”。  相似文献   

13.
有效教学、效益课堂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追求。在这种追求中,我们始终努力寻求着一种平衡,那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有序的教学活动,让知识背景、智力水平、个性品质等各不相同的学生真正在数学学习中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人人必需的数学”,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程式化问题严重,在明显的应试追求下,作文教学往往仅与考试挂钩,却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致使学生作文中鲜有自身情感和体验的流露与描写。本文通过对“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剖析,及对我国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归纳,进而在“以人为本”指导下提出了优化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如今,在追求新意、追求完美的语文课堂上,对文本的朗读、感悟、运用越来越重视,而对词语教学却有所忽视。词语的意义、内涵、情感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词语教学一直存在着低效的现状。如何才能让词语教学“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当前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大多存在着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做课”、“秀课”不厌其烦.表面热闹,片面注重生成,追求完美……笔者遵循张庆先生强调的语文教学“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原则,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化”,追求教学的真实,凸现个性:追求教学的生成,注重预设;追求教学的质效,崇尚思考;追求教学的完美。允许缺憾,以达到语文教学的“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相似文献   

17.
无论教育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朴素的课堂有效的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有效的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8.
尚华燕 《考试周刊》2009,(10):153-154
一节好的公开课,对于授课教师来说是一种锻炼,一种追求。我曾经上过几节公开课,也听过很多公开课,受益匪浅。下面根据我上过的两节公开课来分析历史公开课教学艺术。一、预见艺术长久以来,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我教了什么”,“我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极少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生的反映如何”,至于教学过程是否科学,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来,“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这本来无可厚非,然而,在不知不觉中,语文课堂教学却在普遍意义上陷入了这样一种状态:教者“以本为本”、“以案为本”,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一连串的发问“牵”着学生,  相似文献   

20.
“高效阅读”是语文教学领域一直不断追求的目标,但在教学中,真正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却不多见。因为围绕一节课,渗透、体现的理念,以及包含的教学策略太多了,这样全方位的学习,以我们浅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