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地方高校怎样将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文化和技术支持,成为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文章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探索地方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欲在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牢固树立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融共进、和谐共生。科学处理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需要观念变革,另一方面亦需要适而有度、张而不扬、介而不入。  相似文献   

3.
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系统的主体,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地方本科高校通过建立健全服务型体系,将更有利于发挥自身服务区域的综合优势,进而提升区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选准主攻方向、发挥资源优势、建立服务型教育体系的保障机制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河南教育》(高校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方法。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以“三服务一满意”为载体,即服务广大师生、服务教育教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请你们简介各自学校的转型发展情况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实际,贵州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与黔中经济区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产生了较大错位,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本科高校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地方本科高校应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构建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关系到乡村的长远发展问题,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战略工程,而乡村教育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教育振兴了,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地方高校与乡村教育振兴共生共荣,以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为己任则是中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对地方高校提出的重要命题,亦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地方高校应将服务区域教育振兴列入办学主旨之一,健全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乡村教育的内驱力,建设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新型智库。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为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7.
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分析现阶段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存在的不足,通过对策分析,寻求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最优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龙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1):103-105
由于受地理位置、教育资源、环境、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社会、高校、学生、家庭四个维度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解读。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影响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地方高校教育资源融入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体系,对提升教育质量有着很大益处,同时也体现了地方高校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探讨两种教育形式有效的融合机制,可以使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在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方教育科研院所应该坚持为当地教育发展服务的方向。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建院十五年来坚持“一个中心 ,四个服务”的科研方针 ,探索建立教育科研为教育实践服务的中介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教育科研中存在违反同一律和违反矛盾律两种逻辑错误,导致教育科研工作出现科研目标"功利化"、过程"空虚化"及成果"伪效化"等问题。从逻辑视角分析其原因,学校与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确;教师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缺乏,科研能力较低;教育科研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相分离。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正确认识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准确把握其定位;加强高校教师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培养,提高其科研素养;优化管理,构建教育科研工作长效机制;增强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间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联系实践。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理念滥觞于美国,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的结合与转变不仅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日益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当代科学发展与知识创新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以及整体化的趋势,新的知识生产呈现跨学科性的基本特征。知识贵为整体,过度分化的学科知识消解了社会科学研究者对复杂的社会事实与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消解了作为整体的思想活动的能量。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受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与知识创新的驱动而生,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审原有培养"学科守门人"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将跨学科理念融入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逐渐成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通过对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社科类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以及组织制度保障进行研究,为其他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Changes in expectations of research education worldwide have seen the rise of new demands beyond supervision and have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academic leadership in research education at a local level. Based on an interview study of those who have taken up local leadership roles in four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maps and analyses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e emerging leadership role of research education coordination. It argues that while there is increasing clarity of what is required, there are considerable tensions in the nature of the coordination role and how coordination is to be executed. In particular, what leadership roles are appropriate and how can they be positioned effectively within universities? The paper draws on the Integrated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to focus on the activities of coordination and on ideas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to discuss the leadership that characterises coordination. It is argued that without acknowledgement of the influences that coordinators need to exert and the positioning and support needed to achieve this, the contemporary agenda for research education will not be realised.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是奠定高层次人才后续教育和终身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研究型大学特有的师资、设备、学科专业和生源优势,提供优质的本科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博耶报告"的10条建议为参照,以"博耶3年后报告"和我国14所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为依据,对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和诊断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趋势,以期给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于创业既有巨大的积极性,又具备可能性。借鉴美国的经验,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创业教育研究和创业学科建设、拓展创业教育资金来源、组建学生创业团队和开展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分析和解决如何加强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存在研究成果重复现象严重、研究多为定性研究等问题,因而价值观的定位、研究对策和建议的实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衔接、研究视角与方法的丰富、加强高等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荣华 《高等理科教育》2012,(2):133-137,145
研究性教学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成果从理论方面来讲,尚未厘清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要素;从实践方面来看,缺乏从理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角度来实施研究性教学。本文在分析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其要素、总结高师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意义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高师生物教师教育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要素进行概括,以期为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以及我国高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方院校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合作育人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分层次、多模块、立体式的"13494"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美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中美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现状的比较,反映中美教育学科建设的差异并获得一些启示。研究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建设存在规模大、学位完整、项目丰富、质量较高、重视学科发展等特点。相比之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学科建设还比较滞后,教育学科往往处于边缘地位,行政依附性较强。在我国加速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教育学科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1994年到2005年的《中国特殊教育》期刊上发表的1062篇论文可以看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总体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群体和研究中心,同时也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