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太空中,大部分垃圾会被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垃圾则装入俄罗斯制造的回收舱中,在航天器重新进入大气层时被分解。宇航员在太空中每度过一个月,就会损失10%的肌肉和1%的骨组织。另外,由于失去了重力的影响,会有更多的血液进入大脑,人的脸也会变得浮肿。在国际空间站上没有冰箱或是冰柜,所有的食品都是脱水储藏或是在常温下不会变质的。在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的尿液有90%被回收。空间站只有一个卫生站,被设计得男女都可以使用。空间站的马桶是吸气式的。水是空间站里最紧缺的东西。为了节约用水,宇航员不得不使用特制的卫生纸巾解决个人卫生…  相似文献   

2.
马梦媛 《初中生》2010,(2):44-45
在太空舱里,宇航员把自己的尿液及其他废弃水回收起来,通过水循环设备将其处理为纯净水,再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3.
<正>协助宇航员一起执行任务的“电子狗”,从地球直通太空站的“太空电梯”,让宇航员可以随时休眠的“休眠仓”……这些都是科幻电影中所展现的人类太空科技的未来。从这些科幻场景中可以看出,人类对宇宙非常向往,探索太空一直是人类科学进步史上的重要课题。说到中国的太空探索之路,不得不说到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闵桂荣。  相似文献   

4.
王衡  杭清平 《教学月刊》2003,(11):39-41
为了在21世纪初叶将我国宇航员送入太空,1992年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先后四次成功发射和回收“神舟”号载人航天实验飞船,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21小时后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师》2014,(5):80-80
在未来的载人航天任务中,宇航员或许能够通过一个多级的尿素分解过程产生少量的电力以及很有效地从尿液中回收水.  相似文献   

6.
舒畅 《家教世界》2023,(8):26-27
<正>穿着一身白色的宇航服,头戴宇航头盔,遨游在宇宙之中……成为一名神气的宇航员应该是不少小朋友的梦想。今天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宇航员的故事。宇航员们乘着航天飞行器翱翔在宇宙太空中,宛如搏击长空的雄鹰,不断拉近太空与人类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新观点     
美国宇航局首位教师宇航员芭芭拉·摩根在国际空间站谈教师工作——宇航员和教师其实是在从事同样的工作。我们探索,我们发现,我们分享。作为教师,伟大之处在于教师是与学生们一起做这项工作;作为宇航员,伟大之处则在于他们必须在太空中从事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的数量,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太空中绝对的领跑者。据统计,全世界迄今共有400多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飞行,其中一大半来自美国和俄罗斯(包括原苏联)。??原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就在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3周后,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乘坐“水星”3号飞船在地球亚轨道飞行了15分钟。受此鼓舞,美国总统肯尼迪20天后下令美国要在10年内实现载人登月。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地降落在地球的卫星——月球上。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并说…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进入太空宇航员的数量,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太空中绝对的领跑者。据统计,全世界迄今共有400多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飞行,其中一大半来自美国和俄罗斯(包括苏联)。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也不甘示弱,就在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3周后,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乘坐“水星3号”飞船在地球亚轨道飞行15分钟。首次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的翰·格伦,透过“水星6号”飞船的舷窗拍下了第一批从太空看地球的照片。那是1962年2月,人…  相似文献   

10.
乘坐宇宙飞船上天对宇航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目前我国准备上天的宇航员们正在接受艰苦的训练。培养一名合格的宇航员需过三道关: 知识培训 我国的宇航员都是从战斗机飞行员里选拔出来的,选拔条件苛刻,几乎是百里挑一。被选拔出来,只是成为宇航员的第一步。宇航员还要学会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因此他们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我国宇航员的知识培训主要分三部分: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第七册《长城砖》虚构了一个在美国展览长城砖的故事:“‘确实了不起!’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只能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这是假借宇航员之口声称万里长城是从宇宙飞船中  相似文献   

12.
第一人     
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脚印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这是我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话,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宇航员第一明星。其实,与阿姆斯特朗一道登月的,还有宇航员奥尔德林。在庆祝登月成功的记者会上,—位记者问奥尔德林:“阿姆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神舟4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升空,中国宇航员出现在太空中也将要成为现实。那么,宇航员在太空里吃什么、穿什么,他们怎么睡觉、怎么休息呢?别看这些都是小问题,可要是解决不好,会危及到  相似文献   

14.
张恒义 《物理教师》2007,28(5):30-31
1载人飞船工程中的物理知识1.1声学(1)在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宇航员与地面联系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2)在返回舱内有空气,空气能传声,宇航员能正常对话,能听到机器工作时的噪音,所以睡觉时要戴专用耳塞,这是通过“在人耳处减弱”的途径减弱噪声的.1.2光学(1)在太空中  相似文献   

15.
<正>你可曾想过宇航员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吗?穿着航空服在宇宙里旅行、惬意地看风景,还是开着特制的"汽车"四处采集标本?其实在太空中,宇航员的一天  相似文献   

16.
七月底,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使者,美国著名女宇航员香农·W·露西德博士,著名宇航员杰利·罗斯硕士、“太空行走第一人”俄罗斯著名字航员列昂诺夫空军少将,著名宇航员、电视科幻节目主持人格列奇科博士,著名宇航员别列佐沃依空军上校来到北京参加国际科幻大会。笔者7月30日来到了宇航员们下榻的中国科技会堂采访他们。具有什么素质才能飞向太空是广大青少年最关心的问题。女宇航员太牢飞  相似文献   

17.
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历史性的突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接下来,第二步,就是要完成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实验;第三步,是要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而这些,都需要宇航员离开飞船进入太空作业。对于宇航员来说,舱外活动是一种真正的高危作业,因为人体完全置于宇宙辐射之中,宇航服就成了宇航员生命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8.
太空漂流记     
《太空漂流记》一书是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的自传,叙述了他接受训练,在"和平"号与俄罗斯宇航员并肩作战,最后顺利返回地球的过程。该书完整地记述了宇宙探索史中一次最危险的使命,讲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不幸遇难。其中的女宇航员劳雷尔·科拉克格外引人注目。 劳雷尔·科拉克1961年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艾奥瓦州。少年时代的她除了学习好之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2013,(1):14-15
月球漫步险象环生 美国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一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阿波罗登月工程。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的电视网转播了他和队友登上月球的画面。一张记录他们迈出登月舱、登上月球一瞬间的照片至今仍令人激动不已。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所说的“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也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