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影视艺术是音乐与画面、运动与静止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艺术。影视艺术在百年发展征程中,融合了诸多的艺术元素,使得其本身的表现力更加趋于饱满厚实。电视音乐是在电视剧作品中由一系列音乐元素构成的乐曲或片段,穿插融合在电视剧中,成为电视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电视剧的艺术表现更有活力和张力。音乐在电视剧中的独特存在在电视艺术中,画面和声音是两大基本要素,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音乐先于电视艺术而存在,是最原  相似文献   

2.
王昕 《现代传播》2006,1(1):81-84
电视历史剧是历史科学和电视剧艺术审美融合所产生的独特艺术样式。从文化诗学角度看,中国电视历史剧包括了以再现策略(侧重历史客观真实)和表现策略(侧重作者主观真实)创作的艺术作品。电视历史剧不同于一般“纯”虚构性电视剧的审美创造,它必须有基本的历史根据,要受到历史事实和历史原型的规约;但另一方面,没有充分的艺术虚构与审美构型,同样不成其为优秀的电视历史剧。所以,电视历史剧既要求反映历史真实,具有历史真实性;也要求对历史事实进行艺术的概括与加工,使电视剧具有高度的审美感染力。电视历史剧的本体特征,在于历史真实与电视剧艺术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纪实性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走过了一条很有特色的道路。经过40多年的变化、改革,在世纪之交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与其他姊妹艺术相比,纪实电视剧在美学品格上到底有哪些优势和特征呢?首先,就技术层面而言,“电视摄像机(特别是数字化摄像机)具有记录现实生活中物像的功能,能在电视屏幕上逼真地展现物像的形、空间位置和运动物的运动形态及色彩,这些使观众能在屏幕上感悟它的真实性。同期声的声音构成所表现出声画并茂的‘生活场景’,强化了观众对画面真实感的审美情感”。①因此,电视剧呈现的艺术符号世界与现实达到了最大…  相似文献   

4.
电视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运动画面与固定画面相比,具有画面框架相对运动,观众视点不断变化等特点,运动摄像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产生了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而且,它还可以使静态的主体发生运动和位置转换,直接表现人们生活中活跃的视点和视向,不仅赋予电视有别于绘画、照片等平面造型艺术更为丰富多变的造型形式,也使得电视成为更加逼近生活、逼近真实的艺术。运动摄像的美感首先来…  相似文献   

5.
拍摄固定的电视画面,是电视摄像工作者的基本功。固定画面拍摄得怎么样,能够反映出一个摄像者的基本素质和真正水平,它是对摄像者构图技巧、造型能力、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力的综合检验。拍摄电视固定画面有以下规律:第一,拍摄电视固定画面要注意三不变原则以及美术摄影作品的不同审美特点。固定画面,是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机位不变,则摄像机不做移、跟、升、降等运动。光轴不变,则摄像机没有摇摄。焦距不变,则摄像机不做推拉运动。固定画面是一种静态造型方式,因为排除了推拉摇移等运动因素,所以从形式上很接近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但是,由于电视固定画面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具有表现运动的特性,所以,电视固定画面又不能简单地与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划成等号。比如,在电脑固定画面中人物可以运动,可以出画入画,同一画面内的光影可以发生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在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中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我们在拍摄固定画面时一方面要注意吸取和借鉴绘画艺术和摄影艺术的成功经验。注重固定画面的构图,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要从视觉形象的塑造,光色影调的表现,主体陪体的提炼等多个层面上加强锻炼和创作,拍摄出构图精美画面主体突...  相似文献   

6.
声音和画面是影视艺术的两大因素,共同构筑了视听形象空间。画面需要声音配合,声音也离不开视觉形象,画面和声音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形式。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艺术样式呈现多元欣赏的今天,以影像为传播主体的电视剧艺术和以舞台营造审美的戏曲艺术,分别有着自己的传播图径和呈现空间。二者是两种艺术样式,但在审美视角、欣赏环境、叙事结构和艺术表现上,既有着相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的电视剧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电视剧处于新的媒介环境和商业化语境中,利益的最大化、产品的娱乐化、消费的快餐化,正在逐步侵蚀着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电视剧画面的“吸睛”、内容的“浅陋”正成为电视剧娱乐化进程的重要环节.而电视剧的艺术感、审美感呈式微之势,娱乐化、快餐化得到加强,电视剧成为功利化情境中的娱乐商品,电视剧强化娱乐与弱化审美的趋势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值得我们警醒与反思.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视像叙事艺术的定位,最终要落实到其审美特性阐释之上.和语言文字不同,电视剧画面图像"肌质",不能被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单位来考察其审美的效用.面对不断流动中的视像,电视剧观者是对整体经验的感知,是一个具有"格式塔"质的心理完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视像符号具有直观的审美效用,以诉诸情感或理性的丰富形式,作用于观者心理,形成具有"说服力"的叙事话语.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电视剧艺术的性质与特征。因此我们可以从审美文化类型上来理解与分析电视剧的类型.并探讨在三种审美文化博弈格局下电视剧艺术的价值定位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叙事的清晰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审美媒介和接受方式上的特点,特别是日常性接受造成的非关注性,使得电视剧在艺术本体个性上表现出与戏剧和电影的不同。这种个性的表现之一即电视剧在叙事方面要求有比较高的清晰度。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电视剧制作在追求色彩鲜明表意清楚的画面、朴实明晰的叙事语句和相对单纯的叙率结构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但恰恰是一些执著于高品位艺术追求的创作者在认识上仍然在有误区,结果是许多凝聚着匠心的艺术处理恰恰产生了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传媒艺术的审美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媒对艺术的影响是划时代的.电子科技使传媒形成了与以往任何的艺术样式都不可同日而语的艺术形态.当代美学与日常生活有着不解之缘,"日常生活审美化"虽然体现了美学的转向,却不足以建构当代美学的内在机理,艺术作为人的审美之维还是当仁不让地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主要角色.传媒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整合性概念,是在与传统艺术相对举意义上提出来的,它为当下的审美活动提供了最主要的对象和审美经验.传媒艺术固然包括了传统艺术的内容,但是传媒艺术的时代性特征,又是我们探讨新的审美方式的逻辑起点.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家的形式创造特征是显性的,欣赏者在面对艺术品的时候,所感悟到和鉴赏的首当其冲是艺术家的形式创造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形似"并非艺术家的首要追求.而传媒艺术供我们观赏的图像在运动着的时空中被摄录,又在运动着的时空中被播放,因此,就显得异常真实.与传统艺术相比,主体的形式创造因素在欣赏者面前淡化退居其后.距离感的消解,审美主体对于对象的融入,在传媒艺术的审美过程中是普遍的.传统美学主张"无利害"的审美,也就是远离欲望,传媒艺术的审美则是和欲望密切相关的.在传统艺术中,娱乐的功能只是诸多功能之一,而且决不会占有首要的位置;而在传媒艺术中,快感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审美需要,娱乐提供了最为普遍、广受欢迎的快感资源.传媒与生活密切相关,但传媒不能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在日常生活的呈现不能取代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玩艺术”倾向 电视剧的审美主体是广大观众,所以玩艺术的实质是玩观众,有些作品所追求和体现的完全是编导者的主观意图或主观感受,而完全置观众的普遍的伦理  相似文献   

14.
张丽 《声屏世界》2000,(8):32-34
按照现代的接受美学理论,一部电视剧,当它尚未被纳入观众的欣赏过程时,只具有一种潜在的美,称为文本或本文,按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大师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观点,“由作者完成的文本仍处于一种潜在状态中,尚有待于意义的生成。”只有当它被受众(接受主体)欣赏时,才具有美感功能,成为接受客体。因此,研究电视剧与受众的审美关系,就是研究接受主体(受众)与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关系。审美关系之一——适应受众受众与电视的审美关系,首先体现为一种适应关系。这是电视的艺术个性及其商品属性决定的。电视属于视听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5.
编辑剪接是电视节目制作的最后环节。它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将多个不同内容的画面,进行形象材料的组接。从简单的事实中,创造隐喻、创造节奏和创造思想,使电视节目的主题更加突出,更加深化。电视节目的节奏有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内在节奏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由情节发展的冲突而产生的节奏。外在节奏是主体运动、摄影机运动以及编辑剪接率等形式的节奏。内在节奏是平铺的,外在节奏是观众的视觉能直接感受的。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如何创造节奏来营造节目气氛,本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认识。一、用扩大画面信息量来加快节目节奏。在编辑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取华夏美学原生的赋比兴美学原则分析当代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对赋比兴原则给予了当代美学视角阐释,对赋比兴三体剧的美学特征差异作出了界说,认为在赋比兴三体剧中历史真实的客观认识性因素依次逐渐减弱,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性因素依次逐渐增强.由此提出在当代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中,应丰富充实赋比兴原则的审美现代性内涵,创作出有超越性艺术意境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是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熏染下,中国电视剧具有了其有别于其他国家电视剧的显著特征,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剖析出中国电视剧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视剧发展要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给中国电视带来巨大变化,使中国电视剧形成多样丰富的格局,逐步走向成熟.30年来,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电视艺术观念,丰富了电视剧业态发展格局,形成多样化电视剧艺术形态和风格,创造了适应中国国情的电视剧作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近30年中国电视剧在美学建构上的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的步履已走过30度春秋,中国电视剧创作迅速从复苏、复兴走向艺术的成熟。特别应当看到,中国电视剧在东方美学精神上的主体性崛起,创造出了30年来我国电视荧屏上的繁荣与辉煌。为了应对当下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电视剧需要遵循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坚守人文关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在现代意义上重构我国民族文化丰厚的意蕴,重构电视剧审美的现代思维。  相似文献   

20.
编辑美学原则释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即编辑),总是根据其自身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对编辑客体(或称编辑对象)进行编辑艺术处理,使之以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和谐统一,反映和表现自然和现实的真与善,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编辑美。编辑审美创造活动与其他审美创造活动一样,亦须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