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导游谩骂殴打内地游客事件曝光之后,海内外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但没有想到的是,香港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的时候,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2.
在菲律宾人质事件中媒体的表现2010年8月23日,香港康泰旅行社一辆旅游观光客车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遭劫持,并造成香港游客8人遇难、7人受伤的悲惨局面。在此事件中,菲律宾媒体的直播报道被认为是导致人质解救失败的直接原因。菲媒体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对该事件的直播报道本无可非议,但是媒体明知劫匪可  相似文献   

3.
浅谈传媒与社会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0月30日香港出版的《东周刊》在封面刊登一幅影星的裸照,引起香港各界的强烈谴责。事发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公开谴责这一事件,他对新闻界指出,《东周刊》事件抵触了香港社会的道德价值,引起社会人士的公愤。在一片谴责声中,香港《东周刊》被迫停刊。与此相类似的现象还表现在媒体对歌手高枫去世与有关PCP肺炎的报道上,媒体对其疾病的  相似文献   

4.
在菲律宾人质事件中媒体的表现 2010年8月23日.香港康泰旅行社一辆旅游观光客车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遭劫持,并造成香港游客8人遇难、7人受伤的悲惨局面。在此事件中,菲律宾媒体的直播报道被认为是导致人质解救失败的直接原因。菲媒体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对该事件的直播报道本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框架分析的实证研究中,框架建构与议程设置的混用极为普遍,即将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频率、稿件安排方式及组织方式等议程设置的内容解释为媒体对于报道框架的建构。而实际上,媒体议程设置与媒体的报道框架影响受众的路径与结果是不同的。本文拟从媒体选择框架与符号框架两个方面入手,对大陆、香港与美国的六家媒体关于弗格森事件的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来具体说明不同国家地区媒体的新闻报道框架之间的差异,以及报道框架与议程设置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经济媒体如何报道非经济事件———《经济日报》与《亚洲华尔街日报》香港回归报道比较□南子本文所要考察的核心问题是:中美两国经济大报如何报道非经济事件。香港政权交接首先是一个政治事件,但香港回归也牵动国际经济格局,因为香港在全球经济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香...  相似文献   

7.
2002年10月31日,香港《东周刊》杂志在其封面刊登了香港某当红女星当年被人强拍的裸照,一时使大众的目光汇聚到了娱乐圈。社会大哗,艺人抗议,人们纷纷指责传媒的事业操守及道德底线。最终,这一事件以该杂志停刊、相关主编离职而告一段落①。然而,结合近段时间两岸媒体对娱乐圈中种种事件的报道:影  相似文献   

8.
如何明察争议性事件中各方意见的框架内容,一向是新闻传播学中极为复杂且难以研究的课题;而作为新兴新闻媒体的网络,其新闻报道的特点正日益受到新闻传播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试图以框架理论为基础,分析大陆、香港、新加坡和台湾等地网站对有关“5·20”事件前后的报道,界定其处理相关事件的特殊角度。本研究将分析以下问题:网络新闻媒体在反映社会真实事件时,是否有其固定报道形态?此种固定形态的特殊表现方式如何?  相似文献   

9.
赵欣 《新闻世界》2010,(3):69-70
本文根据贝斯沃斯和凯莉(Beard sworth,A.& Keil,T.)提出的"典型的食品危机"报道的特征以及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新闻螺旋"的观点,以香港大公报对"三鹿事件"的报道为例,分析和验证媒体关于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特征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去年10月30日,香港《东周刊》杂志在其封面刊登了香港某当红女星当年被人强拍的裸照,一时使大众的目光汇聚到了娱乐圈,舆论大哗,艺人抗议,人们纷纷指责传媒的职业操守及道德低落,最终,这一事件以该杂志停刊、相关主编离职而告一段落。然而,结合近段时间媒体对娱乐圈中种种事件的报道:影星陈宝莲坠楼身亡,歌手高枫患绝症去世、香港乐坛教父罗文病发身亡,可以说,我们看到了一  相似文献   

11.
关注台海──网络媒体关于5·20事件前后报道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试图以框架理论为基础,分析内地、香港、新加坡和台湾等地网 站对有关“5·20”事件前后的报道,界定其处理相关事件的特殊角度。本研究发 现:网络新闻媒体在反映社会真实事件时,也有其固定的报道形态,而且网络媒体 因为传播迅速及时、相对完备、无疆界的特点,对某个事件可做较长跨度的专题报 道,汇集各方资料,基本框限了受众对此事件的认知,起到了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 作用。三方网站表现出不同的报道框架,集中反映在所选主题、消息来源和关键词 上,其中消息来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上半年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频发,媒体的大量报道使其成为全国热点事件.本研究通过对《南方都市报》和《羊城晚报》5月份相关报道的详细分析,梳理出在该事件中媒介的报道特点及缺失,倡导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杀报道媒体应有社会学视角,提出媒体应该引导社会重视重建家庭和工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焦雅静 《新闻传播》2024,(6):109-111
媒体是报道事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民众获取民生生活信息和国家新闻实事的重要方向。尤其在突发性事件报道过程当中,媒体本身的报道内容、报道方法和报道模式会直接对事件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为进一步减轻突发性事件当中负面信息对民生及群众生活的影响,需要合理利用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报道。而如何实现这一功能,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以媒体在报道突发性事件当中的、舆论引导功能为研究主题,在重点分析突发性事件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探索,总结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过程当中所发挥的功能,探究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舆论引导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从而快速实现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良性引导功能,为维持社会稳定和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迷的病态化与传媒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段时间,关于“疯狂粉丝”杨丽娟疯狂追星事件的报道屡次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内地及香港、台湾近30家媒体派出采访队跟进杨丽娟的疯狂追星事件。当事件已经接近尾声时,仍有不少媒体的热情还是异常高涨:杨家母女从广州返回兰州时,随行“记者团”多达10余人;有些媒体还安排了杨家母女在兰州的一切食宿费用,并对其下榻的酒店严格“保密”,摆出一副誓将“独家新闻”做到底的架势。部分媒体从业人员和民众甚至成为杨丽娟的“超级粉丝”,愿意资助其再度赴港……  相似文献   

15.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流媒体如何反应?同为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与扎根香港的《文汇报》对于H7N 9的报道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差异?差异形成背后的原因为何?本文将结合议程设置理论、危机传播理论、议程设置理论,选取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5月4日两家媒体关于H7N9的所有报道作为分析样本,从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报道体裁、版面分布等对其进行分析,试图解答以上所提问题。  相似文献   

16.
媒体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与策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风格定位、受众群体和政治立场,本文将通过第一财经网对"邮件门"事件报道的内容分析,探究它在该事件中的立场和媒体所传达的深层次信息。  相似文献   

17.
对于肯德基速成鸡事件,媒体参与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该事件媒体呈现的全过程,从传播学角度、用统计学方法对其媒体构建、传播特点进行梳理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体完善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陶炜 《青年记者》2020,(11):95-96
美国中部时间2019年10月4日,NBA休斯敦火箭队总经理达里尔·莫雷在其推特上公开发布有关香港的不当言论,立即引发中国的强烈抗议和谴责.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就“达里尔·莫雷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基于新闻框架理论,本文收集和编码了相关的报道样本,对中美报道的总量和趋势、标题关键词以及典型框架进行了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相关案例进行了文本分析,以阐述中美主流媒体的话语和意义的建构和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8,(4):26-36
美国学者对于抗争传播的研究显示,主流媒体扮演着社会管控中介(agents of social control)的角色,以维持现状(status quo)。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特定的报道框架以边缘化本国的抗争事件,这一现象被特征化为"抗争范式"(protest paradigm)。随着媒介环境的发展以及抗争诉求的多样化,抗争事件的媒体表征越来越具复杂性。新闻报道的"抗争范式"及抗争事件本身都被作为变量加以实证化测量,媒体生存的宏观环境影响也被涉及。为检验在异质化的媒体环境中"抗争范式"的适用性,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香港和澳门的报纸对2002年到2017年11起澳门抗争事件的报道,来检测多重因素如何共同影响和架构有关抗争的报道。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澳门地区,相比于中立性以及激进性的媒体,保守性媒体会更多地采用"抗争范式"来边缘化抗争者。当诉求者们采用较为极端化的抗争策略时,新闻内容会趋向负面。而当抗争事件聚焦于澳门地区分歧较大的议题时,媒体报道中"抗争范式"的特征却并不显著。随着年份的推移,抗争报道中的负面成分变得越来越少。抗争事件的新闻报道受制于社会现状、媒体与抗争事件三者的交互关系,结合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三元动态互动的理论模型,以更好地解读媒体对抗争事件的架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比较视角,本文以人民网和新浪网关于"魏则西事件"的202篇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结合框架理论,从消息来源、报道基调、新闻来源、新闻类型、新闻框架等5个方面23个类目对比分析了两家媒体的报道构架。此外,本研究也关注了两家媒体在不同时间点对该事件的报道数量走势,对其新闻标题制作了词频分析图。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总结了其报道特征相异之处的主要原因,并为媒体如何报道此类舆情事件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