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备<鞋匠的儿子>一课时,发现课文中有"尴尬"一词.这两个字笔画多很难写,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字的写法呢?我的目光久久定格在这两个字上.看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尴尬"两个字的外部结构是"尢"而不是"九".  相似文献   

2.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夜读韩愈的《师说》,两年前课堂上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那是一节平常的课。在讲到“尴尬”一词时,我问孩子们:“‘尴尬’是什么意思?谁会用它说一句话?”孩子们的回答很完美。虽然教材要求“尴尬”一词只识不写,但我出于习惯,还是作了简单的提示:“‘尴尬’两个字是半包围结构。‘尴’是由‘九’和‘监’组合而成,‘尬’是有‘九’和‘介’组合而成。”说罢,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我偶然发现“师”和“归”两字用部首查字法查找时,两个字的部首不相同,但从字形上看这两个字的部首应该相同。而《现代汉语词典》把“师”字安排“|”部里,而把“归”字安排在“ヨ”部里,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连数天,我反复查找各种语言文字书面的书籍,终于发现这是一个部首归并的问题。自东汉许慎创立540部首将汉字归类以来,汉字经历了许多变化。许慎在著《说文解字》时,主要依据小篆字形,把同一形旁的字归在一起,称为一部“。师”字在“币”部“,归”字在“彐”部。许慎的以形旁编排文字的方法,千百年来一直为编篡字书的人所…  相似文献   

4.
“历”和“厉”是同音形近字 ,教学这两个字时 ,我主要从字形入手 ,对它们进行了辨析 :都属“厂”部 ,所不同的是“日历”的“历”是在“厂”部里有个力量的力 ,“厉害”的“厉”是在“厂”部里有个千万的万。但是在后来的实际应用中 ,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将“历”、“厉”混淆 ,尤其爱把“厉害”写成了“历害”。鉴于此 ,我又想出了一个比较直观有趣的办法 :我把这两个字比平时扩大了五倍写在黑板上 ,一边写一边说 :“工人叔叔在工厂里出力做工。”这样黑板上出现了一个大的“历”字 ,我又指着它接着说 :“他们干什么呀?原来是加工日历 ,经历…  相似文献   

5.
一下课.小静就拿着刚下发的作文本来到讲台前。她指着习作中被我用红笔圈起来的“尴尬”二字,不解地问我:“朱老师,我错在哪里?”我微笑着作答:“你把这两个字的部首写错了,应是‘九’字部,而不是你所写的‘尢’。”我边说边用手指头比划了一下她写的这个我不认识的部首.内心暗自得意:小马虎.你老师我“火眼金睛”,你作业中的丝毫错误也休想在我眼皮底下逃之天天.小静不服气地说:“是这样写啊!不是‘九’!”我不以为然:“不相信.你可以去查查字典。”小静拿着作业本,转身回座位查起字典来。我也坐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等着她.等着她片刻后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6.
我在中学当语文老师的时候 , 曾有一 代个对语文特别感兴趣的学生问我 :“老师 , 郊我发现有的辞典里不能查带左‘阝’和右‘阝’ 组的字 , 要分别到‘阜’部和‘邑’部里才能查到 , 这是怎么回事呀 ?” 了 完我说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 下 知节课我在班上讲,你和同学们一起听。”于是, 这在下节课上 , 我向同学们讲了如下知识 : 现我们平时俗称的左耳旁和右耳旁写出来 部是一样的 , 但其实是由两个不同的字演变过 …  相似文献   

7.
杨伯峻先生《文言语法》中提出所谓“兼词”,即“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一身而二任。”提出“兼词”之说,这对古汉语研究是一大贡献,但他又说兼词中有的是合音词,即合二字之音为一字之音。急读之,是一个音节,即一字,缓读之,则为两个音节,即两字。所以,合音词可兼二字之用,可看作两个词。而另一部分却不是合音词。于是现在有些语法书就据此解释说:(这另一部分)虽然也是一个音节作两个词用,却只能说是合义而非合音词。①这种说法值得研究。因为,从兼词的形成上看,就是由两个音节“急读”为一个音节的,因而,它仍可照“缓读”的办法加以还原,来作为两个音节(两  相似文献   

8.
夏日的美丽     
亲爱的同学们,记得我们在2004年第10期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成长笔记--"性感"令我好尴尬》。文章中那位同学的表姐告诉了我们"性感"的含义:男孩子魁梧是性感,女孩子窈窕是性感。下面的这篇文章也提到了"性感"这个词,虽然是心理学教授讲给大学生听的,但对我们中学生来说也同样受益,不信,你就往下看--心理学课上,周正教授正在授课。“同学们,如果我现在说‘夏天’这两个字,你们会想到什么?”“夏天热,真难受——”话一出口,大家都笑了。“假如我问的不是你们,而是一群3岁小玩童,听到‘夏天’,你们猜他们会想到什么?”“冰激凌。”同学们饶…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一百周年诞辰的日子里。我发现学校挂出的横幅上,学生的作文中,甚至名家报刊上,“诞辰”和“诞生”两个词互用。可以吗? ——一读者 确实,“诞辰”和“诞生”这两个词容易混淆,以至出现误用。其实,这两个词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要“字不离词”,这主要是从字义上说的。我认为,在做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看字是不是词一个字如果是词,如天、地、大、小,就可以一个一个地教;如果不是词,如民、习、葡、蚯,就不  相似文献   

11.
错出的美丽     
赵龙 《江西教育》2007,(6):45-45
教完《长江之歌》,我发现很多同学在默写课文时把“赞美长江”的“赞”字写错了。“赞”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两个“先”.这一眼就能看出来。可学生们错就错在这两个“先”字上.因为第一个“先”字悄悄地在笔画上作了变形,最后一笔换成了竖提。这一小小的不同稍不留心就会被忽视.我们班的那些个马大哈即是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是《燕子》(第八册)一文中描写燕子停歇时美姿的句子。此句主要描写静态的远景。“痕”字更是逼真地写出了远景中电线若有若无的样子。那么,教学时怎样向学生讲清这个“痕”字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在默读中发现问题 教学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最后一小节,然后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节中有什么词跟我们平常的说法不一样?”这时,学生们个个像猎人搜寻猎物一样一字一词地仔细阅读起来。一会儿,不少学生举手表示发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敢说你识字     
我敢打赌,“感冒”的“冒”,十个人中,有九个不会写。大多数人会把“冒”字上边的这个偏旁写成“曰”或者“日”,错!你盯住这个字仔细看一分钟,这个偏旁既不是“曰”,也不是“日”,它中间的两横与边框是不相连的。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嘉宾——许慎!很遗憾,许慎今天来不了,他在东汉年间就死了,留下一本《说文解字》。那我们就请出《说文解字》吧。《说文》解释,冒的本意,是蒙着眼睛前行,“冒”字脑袋上这玩意,正是盖住眼睛的头巾。我自从去年开始学习《说文》,才恍然大悟,以前别人说我是文化人,原来…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里,字和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字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不是一个词。由于字和词的区别,于是也就有字典和词典的区别。然而中国古代讲形、音、义的辞书,其中不少既解释单字、也解释复词,实际上“字”与“词”的概念没有确分。直到清代《康熙字典》始采用“字典”之名,到了近代又出现了“词典”这一名词,“字典”和“词典”才相对地有了界限。我国现代的字典,有时也兼收语词;词典一般也以单字的词头,“字”、“词”之间,仍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是各自的  相似文献   

15.
对老师来说,世上最难做到的一件事,莫过于“走下神坛”———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错了。70年代初,我刚踏上教师岗位,由于缺少语文教师,领导见我平时常常拿本“唐诗三百首”什么的,便要我改教语文。少年气盛,以不能为耻,当即承诺了。教语文便少不了改作文,而且越是稚嫩越想老辣。于是,有了我的第一次尴尬。记得批改一篇记叙文,文采不比我差。得意中我在文后写上了“文章情节维妙,读来情趣横生”这么两句。两周后,这作文本重返手下,发现大红“维”字被画上一圈,旁边躲了个不够大方的“微”字。我顿时羞潮涌来———糟糕,写错…  相似文献   

16.
最近 ,我在翻阅学生的作业时 ,偶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一位读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给“眼”字组词时 ,组成“象眼”。而老师却醒目地判了个红“×” ,并将“象眼”改成“眼睛”。老师这种批改作业的态度和作法 ,引发了笔者如下思考 :一、教师慎用手中笔“象眼”一词错否?当然没错。然而 ,该生的老师为何给“象眼”判了个“×”呢?我想 :无外乎该教师在出这道题时 ,心中想的是二年级的学生最熟悉“眼睛”这个词。所以 ,当他发现学生组的词不是“眼睛”时 ,就不加思索地判个“×”。老师手中的大笔一挥是小事 ,然而这一“×”却扼杀了一个小学生…  相似文献   

17.
我遇到一件事,觉得应该提出来,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小学课本第5册,第1课《放风筝》有两个生字“仿”、“佛”,孩子按老师要求将这两字各组两个词。“仿”组俩词不成问题,“佛”组俩词就难住了我,叫孩子查《现代汉语词典》“佛fú”。只有诃条“佛戾”<书>违背;违反。于是叫孩子将“佛戾”抄上,算是组了两个词。不想作业批改下来,却做错了,得重  相似文献   

18.
坐在地铁上,我心神不宁,已经比约好的时问迟了一个多小时了,这已经不是失礼两个字所能概括的了。我尴尬万分地发着微信再次道歉,十秒钟后收到他的回复:“好的,不用太着急,我就在马路边等你……”没有过多的安慰,但也没有流露出丝毫指责之意,只是语调温和,说话不疾不徐,带着点儿北京爷们儿特有的宽和。  相似文献   

19.
两个年轻的女教师愉快地走进各自的教室,一个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头像,上面写着“××(老师的名字)遗像”四个大字;一个发现教室的墙被涂成了黑色。看起来,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这两个教室了。且看两位老师的表现。A老师面带笑容对着画像欣赏了一下,转身环视全班,平静地说:“画得很像我,字也写得不错,可是多写了一个字?”当她从表情上认定画像是王小虎的“杰作”之后,点名提问了他。王小虎回答,多了一个“遗”字。“为什么呢?”老师追问。“因为老师没有死,所以不是遗像。”“回答得好!”老师微笑着点头赞许。B老师也面带笑容对着那堵黑墙欣…  相似文献   

20.
抡——抢     
一天,我和妈妈上街买东西,走到派出所看见门前布告牌上贴着一张通缉令。我好奇地跑到跟前看,妈妈紧跟在我的身后。看完我对妈妈说:“这是抢枪的罪犯逃跑了!”妈妈用手指了指通缉令上的两个字让我认真看:“这两个字好好看看,念什么?”我睁大了眼睛仔细地看了看,是“抡枪”两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