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惋邱 《英语教师》2024,(1):153-156
伴随古希腊哲学思想兴起的liberal arts,体现了古希腊人对“普遍理解”的追求,经古罗马、文艺复兴及近世以降之经年累月发展,此概念之内在含义已然超越单纯之“文科”或“人文学科”的范畴,涵盖更广泛的学科领域。Liberal arts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技巧、文化理解和全球意识等,从而使他们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和广泛兴趣的人。纵观liberal arts的发展,不宜将其简单翻译为“文科”或“人文学科”,可根据不同语境将其译为“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乃至“文理教育”。  相似文献   

2.
liberal arts或liberal education是西方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但这两个概念又非常复杂,难以把握。本研究试图从概念史的方法入手,将这两个概念的历史分成若干阶段,通过对相关经典文本的解读,把握它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3.
An outstanding learning community,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Asheville (UNCA) focuses on undergraduates, with a core curriculum covering humanities, language and culture, arts and ideas, and health and fitness. Students thrive in small classes with faculty members dedicated first of all to teaching. The liberal arts emphasis develops discriminating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对翻译的反思几乎与人类历史齐头并进,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研究者从科学的角度讨论翻译。围绕翻译所进行的早期学术活动是把翻译看作人文学科或者"文科"(liberal arts)的一部分,主要的活动是反思、理论和翻译批评,而不是实证研究,而后者正是认知科学的核心(Ferreira Schwieter,2014:4)。翻译研究的多位先锋理论家,比如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吉登·图里  相似文献   

5.
现代的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概念源自对古希腊术语“Eleutherion epistemon”和古罗马术语“Artes liberales”、“Liberaliter educatione”的翻译,但这个术语本身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或变迁.当英国人在16、17世纪通过翻译创造出“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这个概念时,自由人/奴隶之间的两分法被绅士阶层/非绅士阶层之间的两分法所取代,liberal的语义也从“适合于自由人的”转向“适合于绅士的”;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概念又增加了一层新的语义,意指“非专业的教育”,博雅教育概念逐渐与新出现的通识教育概念合流;从19世纪末开始,博雅教育从针对绅士阶层的教育变成了对所有公民的通识性教育,并日益和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勾连在一起,liberal的语义也从博雅转向了自由,博雅教育变成了自由教育.  相似文献   

6.
文艺复兴运动表面上是对古典希腊和罗马美术样式的复兴,实质上却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过程,其世俗精神的体现在意大利绘画中尤为突出。本文从人物刻画与题材、主题与场合、对人体美的认识等几个方面,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中体现出的世俗精神进行探讨,以便认识其在西方美术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回眸: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人文教育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们称当时的教育为“liberal education”,意即:“博雅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强调教育为人未来的精神生活作准备。这种教育观念深受古希腊哲学家的理论影响,尤其是亚里士多德重视理智享受轻视职业培训、重视文科活动忽视实际工作的思想,对后世的西方教育影响深远。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城市生活和商业的逐步繁荣需要更为世俗的教育,于是,人文教育从中世纪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它极力反对人生的目的是为皈依上帝作准备,鼓励人…  相似文献   

8.
学科范式的确立与完善是推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前提。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面向新文科格局、对标世界一流、凸显中国特色的长期性发展过程。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缺少体现一流学科特质性概念、学理性框架、科学性范式的困境。因此,在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应然层面,基于新文科建设“大、新、用、跨”的新理念,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充分彰显“大学科”思想,促进学科建设开放创新、发挥学科扎根教育实践的实用动能、推动学科界域横跨的共生发展与知识融合,积极建构学科概念与学科体系的理论逻辑。由此助推学科范式的逻辑生成,确立教育学科独立且独特的身份地位。未来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在学科交叉与分化、守正与创新、技术与人文、本土与国际的不断融合中,通过求同存异的必然努力,充分彰显教育学自身在新文科背景下的重要学科价值与独特学科身份。努力构筑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扎根逻辑,确立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跨界理念,强化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文价值,形成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系统结构,以创生新文科时代中国教育学的理论逻辑与学科范式,推进其世界一流学科的有效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对,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动态概念.当今意义的新文科以新技术革命为背景,在学科内容方面注重跨学科融合、知识理论创新,在目标任务方面突出全人培养,引领和服务于社会需求.新技术革命与新文科建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技术革命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内容;二是新技术的发展为新文科建设提供技术手段;三是新技术变革需要新文科提供价值判断和对人文思路的启发.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新文科建设应服务于全人培养、学科内涵建设及国家战略、现代生产力发展需求.我国新文科建设在学科内容方面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文科教学方面要积极融合新技术,推动文科教学现代化;在学术研究方面要积极回应社会实践,加强文科学术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学校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科教育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周远清在今年于大连召开的文科教育改革座谈会之后、我们即开始筹划这个会。大家都认为大连会议是文科教育的一次盛会,集中了文科教育工作方面的主要专家、学者及领导同志。大家觉得那个会开得很好,同志...  相似文献   

11.
以普通院校的文科学生为对象,以“建立适合文科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为目标,根据开设文科物理公选课的教学实践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和分析,据此对文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In Fall 2002,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began a new initiative to develop placement services for liberal arts students. Placement services had never before been offered to this student population and the MU Career Center was designated as the principal creator, administrator and provider of these career services. The Career Center staff decided the most effective approach would be to develop a strategic plan that reflected the needs, values, and desires of our faculty, student, and employer constituents. We conducted an environmental scan, collected substantial data and gathered campus feedback. After careful analysis, we developed a dynamic and responsive strategic plan that would meet our goals and achieve success with our financial, organizational, and human resources in mind.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理工科大学办文科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社会化、综合化和国际化趋势以及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确定,要求理工科大学对文科的发展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本文在对国内外以工科为主大学的文科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后,提出了有关理工科大学如何办文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七艺"是西方教育史上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西方很长时间内的主要教育内容,与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等理念密不可分.本文将"七艺"的演变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早期、中世纪晚期四个阶段,探讨了这一概念形成的历史过程,并通过课程的视角考察其在西方教育中的制度化过程.文章指出,笼统地说"古希腊罗马的七艺"是不准确的,"七艺"的概念成型于古罗马晚期,并与基督教有不可割裂的联系,它主要是一个属于中世纪与基督教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文理综合本科学院及文理教育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理综合本科学院及理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表明,该类高校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而且美国理综合本科学院及其教育形式对全面提高美国的国民素质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在国外高等教育发展中,面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科通过自身的分化与综合。由绝对统冶到与理工科并存竞争。再到相互交叉、渗透,一直保持着重要地位。它持久的生命力来自它巨大的社会作用,它在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继承宝贵文化遗产、形成世界观、提高个人修养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文科研究直接面向社会现实问题,为决策机构服务。各国的文科教育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等均有突出的特点,对我国教育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为了提高文科实验资源的整合程度、提升文科实践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文科人才,纷纷建立了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文科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困难,最关键的是如何将不同文科专业的实验资源、实践教学整合在一起。通过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行回顾,对文理科实验的区别、为何要进行跨专业的文科类实验整合以及如何进行融合集成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对日本大学博雅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时代,不仅经济面临着各种挑战与变革,而且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其他方面也面临着挑战与变革.在以单一世界的"全球化"所表达的这种竞争环境下,发生着全新而多面的变化.那么,被认为对人类核心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博雅教育在日本以及全世界的大学中是如何进行呢?本文在追溯日本博雅教育简史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相关改革与发展,以期探索博雅教育在日本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