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盈  吴莹莹 《贵州教育》2012,(15):28-30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正确、流利、感情自然地朗读课文。 2.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吕美荣 《辽宁教育》2006,(1):118-11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3.
新建本科院校在评建过程中,一是要进一步认识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必要性;二是要狠抓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尽快达到合格标准;三是要关注比教学规范化建设更重要的东西: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郭晓琼 《云南教育》2005,(31):45-4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而从认识的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1.今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给高中物理教学提供的几点信息 1.1物理是综合科目中的重点从大纲上看,高中物理比化学和生物课时多;从今年的高考题来看,物理占到120分稍多一点,比化学和生物占的分值都高.这说明物理是综合科目中的重点科目,对此教师和学生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教育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时候,有人在认识上容易认为探究式学习只重过程,不重结果.或者笼统地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行动方面则注重探究的过程,而对科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方面却只是走走过场.其实,这是课堂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的一大误区.  相似文献   

7.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人们认识事物时用到的两种分析方式.而所谓半定量分析则是在定性之上又增加了定量的特征,准确性比定量分析稍差的分析方法,特点是简单、明了和快捷.在物理教学中下列情况下可以运用半定量分析法来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P68~70“认识比”例1、例2以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艺术是化学教师以其特有的专业修养和个性特征,结合化学实践(包括学科教学与学科教学研究实践)不断探研、不断总结升华而形成的一种特质.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同时,也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使人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是事业成功、学业进步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张莫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8):F0004-F0004
近来读了不少教育论文,往往把教学论等同于认识论.例如建构主义本来是一种认知心理学,属于认识论范畴.认识论是讨论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怎么认识深刻就怎么做,至于要花多少时间是不管的.读书、听讲、探究、发现、活动、实践、讨论等等都是获得真知的手段,这当然是对的.可是把建构主义的认识论等同于教学论就有失偏颇.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要讲究认识效率.基础教育要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让学生在9—12年内基本掌握.如果仅仅用探究、发现、展示的手段,哪有那么多的教学时间?所以一位哲人在提倡“实践论”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王文英 《江苏教育》2007,(24):39-41
“认识比”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它的编排情况如下: 基于教材的编排意图,我把本课内容主要分成四步进行教学:一是引出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二是初步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值;三是了解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完善比的认识;四是应用拓展,进一步理解比。实践时,随着课堂上学生的反映与掌握情况,对于以上四步的操作不断调整,在对调整前后的比较与思考中,使我对有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下,就把调整前后的方案作如实记载,以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一)]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引入新课学习后,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学具,在四人小组内共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之后.学生进行了毫无头绪的感知活动……交流开始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  相似文献   

13.
熊自斌 《江西教育》2006,(11):40-40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2.记住比各部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3.理解并掌握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4.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抽象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永寿 《青海教育》2004,(12):35-36
我们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各种社会实践能力,相应地,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能力应作为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就是说.在上好数学课的同时.教师应创造条件.适当开展丰富多彩而又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数学实践活动,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语文新课标对此有精当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在传统教学中虽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写作教学恰恰又是语文救学中极其薄弱的一个环节.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程设置.它都被“边缘化”了。这样,不少学生对写作课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教材: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韵母,读准音,认清形。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一位教师准备上一节课题为“认识比”的公开课.试教中他的一个教学处理引起了大家的争议。现将他的教学片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探究课的问题设计过程,也就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过程,所以需要参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有关要求。要考虑到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正确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审美趣味的提高。设计探究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认识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审美需求、审美能力、审美个性等特点。要多涉及科学上、人类认识上已有结论的问题,充分开发利用人类现有的知识宝库;适当地有计划地设计一些科学上、人类认识上尚在探索中的问题。要放飞学生的想像,鼓励他们的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8~5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6~67页例题、“试一试”,第68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画一两等活动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