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考试说明》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主要是识记多音字。所谓“识记”,就是识别和记忆的意思。那么如何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多音字呢?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有以下五种识记方法比较实用(为缩减篇幅,每种识记法各举现代汉语中的10个例子),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多音字是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为了便于非汉语人群学习现代汉语多音字,文章将现代汉语多音字的读音、使用、识记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以方便非汉语人群学习、记忆、使用现代汉语多音字,从而提高非汉语人群学习现代汉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自界面假说提出后,其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该假说将二语习得最终造诣阶段的语言不精通状况归结为语言界面处的难以攻克。文章呈现的调查研究证实了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多音字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即便在最终造诣阶段,他们也难以轻松驾驭汉语多音字。文章在音系—语义内界面框架内分析了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尝试探讨汉语界面处的习得、界面理论的复杂性及其对汉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新晃侗语地名的汉译主要有四种方式:音译、意译、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加意译。汉译的语序通常采用汉语的语序,而古老的汉译地名往往采用侗语的语序。新晃侗语地名汉化的趋势十分严重,主要有四种途径:音译地名转为意译地名,失去侗语特色;音译地名被误读为汉译地名,并在此基础上附会地名内涵;模仿汉语结构翻译侗语地名;用汉语另起新名。  相似文献   

5.
多音字音多难辨,历来是广大学子、以至老师头疼的对象。结合中、高考常见多音字,本文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依据,遵循识记多音字的规律,总结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辨音五法。其中,方言说法和用作姓氏的用法因不在考点范围内,故本文不做考察。  相似文献   

6.
语言间的词汇借用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由此产生了各种语言中大量存在的外来词,汉语也不例外。在汉语大量的外来词中,音译词所占比重很大,在对源词语进行音译汉化生成汉语词汇时,虽然不必追求语音上的绝对一致,但也要尽量秉持语音相似或相近的原则。尽管如此,我们也会经常发现诸如"埃博拉"一类译音词中存在的、汉语发音与源语言发音有明显出入的音译例外现象,这些音译例外现象往往会造成跨语言交际中的障碍和误解。本文以"埃博拉"一词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借词音系学分析并探究其语音汉化的过程,旨在说明汉语音译词汉化的一般规律,阐释音译例外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音译词汉化过程中的语音对应,从优化翻译方法及合理对待认知经验两方面,提出避免音译例外现象的应对策略和规范外来词汉化过程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7.
汉语多音字给人们识读和使用汉字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特别是那些不辨义的多音字,其多出来的音没有多少实际价值,可以适当加以“规范”和“简化”。可简化的多音字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一、同形同义多音字;二、同形近义多音字;三、同形多音只用于一些特殊场合:(1)姓氏、地名多音字:(2)因通假而形成的多音字;(3)用于个别词语或专名中的多音字;(4)文白异读多音字;(5)保留方言音形成的多音字。多音字简化应采取积极而慎重的态度进行。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中大量的多音字是汉语学习与应用的难点,有些多音字的读音需要并且可以进一步精简规范。以“普通话词表(一)”内的常用多音字为例,参照《新华字典》释义,从音义联系及使用度上分析了宜精简和不宜精简的多音字,并提出多音字的精简应以不能辨义和冗余叠置为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与信息网络的发展,汉语中的音译外来词语越来越多,这是经济与化繁荣的标志,同时,大量的音译外来词译音的不统一、不准确,也给两岸三地人们在阅读和认知上带来很多麻烦,音译的规范今天成了大家共同的要求。对外来词音译的规范可从两方面着手:普通名词与一般术语宣尽可能运用意译或音义兼译、音译加意译的方法,以便于阅读和理解;遵循汉语语音的规范原则与读音习惯,尽可能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译音。  相似文献   

10.
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多音字标音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易实现和对汉语知识依赖性不强的特点,而且通过开集测试和闭集测试,证明神经网络解决多音字标音处理具有较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中字音误读现象广泛存在,这并不符合我们国家的语义政策。出现字音误读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即音译的干扰,多音字,思维定势作怪,基本知识缺乏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多音字并非朝夕形成,它是在若干年的演变和发展中沉积下来的。汉语多音字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方音与普通话语音并存形成多音字;2)文白异读造成多音字;3)某些词语的传统读音与今音并存形成多音字;4)汉字自身演变形成多音字;5)假借和引申造成多音字。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中有些多音字不容易分辨,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字母D到F的多音字,从音变构词、假借、古音保留、汉字简化等方面入手,浅析了汉语多音字的来源及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4.
外来词的借用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而外来词的滥用和翻译的混乱又同时造成了语言的污染。本旨在通过对汉译外来词的几种主要方法,如:音译、意译、直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汉语语素、音译兼意译,进行分析、讨论,引起人们对于外来词的翻译、吸收及其规范化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以G、H、J为声母的多音字进行穷尽式地考察,并参照《汉语大字典》,从音转的角度来对现代汉语多音字的成因进行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6.
嘿嘿道0505     
《成长》2005,(5):94-95
关于Oh,my God音译的一点个人意见 外来词的音译在中国历史上一向有着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非常明白,作为非本土化语言,要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就必须接受改造,以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语法和词汇规则。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的多音字在日语中的发音主要是通过统一音读、区分训读来完成的。音读用来表示字的读音,训读用来表示字的含义和词性。与汉语不同,多音字在日语中的音读发音基本统一到同一个音,一方面是为了文字的简便认读,采取的人为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汉语的语韵对日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考的第一个知识点就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多音字是语音考查的重点,多音字的考查贯穿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普通话里常用字中有三四百个多音字。这些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和意义、用法却不同,必须仔细分辨,认真掌握。  相似文献   

19.
巧记多音字     
字音每年高考必考。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考查多音字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高考,单纯地考查了四个多音字。因此,多音字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密切注意。多音字在现代汉语中数量很多,辨识起来较为困难,靠死记硬背显然不可取。这里,笔者就多音字的正确识记谈点看法,供参考。一、根据字义辨记字音不少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和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多音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中一字多音现象的存在是人们经常读错字音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加强教育,提高人们的语言文字素质外,对多音字的进一步压缩也势在必行。根据多音字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的不同读音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同功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合并或精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