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弟子规》的“入则孝”篇中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然而,当今大学生对孝敬父母认识不足,缺乏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高校辅导员可以结合《弟子规》中有关孝敬父母的知识来形成孝观念的意识,学习孝道经典文化,让大学生增加孝敬,并在生活中表现出孝的言行。  相似文献   

2.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更是不证自明的人生逻辑前提。至孝才能至忠,终能至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生活中孝敬思维的形成,只有了解孝的来龙去脉,才能尽孝,才能把中华民族的美德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孝"为百行之首,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我国拥有深厚的"孝"文化的底蕴。《诗经》上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督促后辈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孝敬父母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孝、知孝、行孝。  相似文献   

4.
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我家的家风之一。打记事起,父母就告诉我,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连给他生命的父母都不孝敬,连教给他知识的老师都不尊敬,那他就不是一个“好人”,将来也不会做出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所以,我就暗下决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回报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孝敬父母、关爱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人莫忘父母恩。同学们,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呢?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百善孝当头。”“德”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为了增强学生的孝敬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并逐步将其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我们设计了“孝敬教育‘七个一’系列德育活动”:开展一次问卷调查,给父母写一封信,做一次专题讲座,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而孝文化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百善之先,诸德之首。著名学者黎鸣说":中国人最主要的生活习俗是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这是人类对生命的爱敬意识,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8.
朱志春 《江苏教育》2014,(12):37-38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百行"孝"为先.孝敬父母乃是中华民族的良好美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亲情孝心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体现.因此,孝敬父母长辈的品德是每个人首先应该培养的.从古到今有多少孝敬父母的故事:九龄温席、亲尝汤药、鹿乳奉母……然而,尽管孩子说起"孝"来也能头头是道,但实际行动完全变样.尽管品德学科也重视"孝心"主题教育,但由于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教学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孝之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0.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孩子在家中被捧为“小太阳”、“小公主”,而孩子大都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所以开展孝敬教育非常必要。我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教育:一、了解学生在家中“吃”、“穿”、“用”、“玩”、“看”等方面情况,开展《孝敬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二、讲古人、当代人、革命领导人、同龄人的孝敬故事。让孩子们学会孝敬父母;三、让孩子通过孝敬教育后。平时付之于行动。  相似文献   

11.
"孝"迎春天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许多孝敬老人的佳话传颂至今.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人总数已经过亿,是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  相似文献   

12.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尊敬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学校才会关心同学、尊敬老师。石家庄市正东路小学赵兰英校长介绍,小学生在对孝敬的认识和行为方面,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孝敬的内容应该有所不同,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将孝敬意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13.
千百年来 ,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家庭道德的专著《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叫作“孝者德之本” ,意思是说 ,孝敬父母是一切社会道德的根本。试想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 ,又怎么能谈得上爱祖国、爱人民呢 ?因此 ,我们首先应把孝心献给父母 ,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到孝敬父母 ,我和学生们共同设计了一堂名为“悠悠寸草心”的活动课。现把活动课中的几朵花絮摘给大家 :花絮一 :尊重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是赢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动力之源。当我在班里说明了搞这节活动课的意图后 ,学生们竟然没等老师把有关的计…  相似文献   

14.
郭鹏 《小读者》2012,(1):29-30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尊敬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学校才会关心同学、尊敬老师。当然。对孝敬的认识和实际行动.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小读者而言,孝敬的内容也会所不同哦!  相似文献   

15.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上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督促后辈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可以说,以爱护幼儿和孝敬长辈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部分。新世纪的家庭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孩子的孝敬教育。我们培养的是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对于精神文明有着极高的要求。不难理解,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不具备起码道…  相似文献   

16.
无把孝敬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切入口,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处着眼,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小处入手,让学生从"孝敬父母"这一基础道德教育起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培养学生"孝敬父母"意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章明畅 《考试》2009,(1):18-18
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孝敬老人、孝敬父母依然值得我们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处处着眼于此,对学生进行孝敬教育,使之德智体美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父母教会你什么?"请跟我走进2014年《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这个主题班会。本次的主题班会一共有四个主题:孝,礼,爱,强。首先,父母教会我们"孝"。听着童话大王郑渊洁讲有关父母对自己的爱及孝敬父母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孝"不一定要给父母最富有的生活,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好好成长,不让父母担心。在家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睡前帮父母准备好睡衣、  相似文献   

19.
孝道是中华民族德育的根本。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由所生也。”这就是孝的分量,这就是孝的尊严。一个人的人格塑造,应该从这一根本上起步。离开孝道,其他的教育将大打折扣。因此,我校提出“以孝立德”的口号,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一二三四”孝道教育实践活动,从“孝敬父母”这一最基础的道德修养起步,努力引导学生将孝敬层次由“养亲”、“孝亲”向“尊亲”、“推恩”提升,将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推广到爱集体、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境界,实现基础道德向崇高理想的飞跃,达到以孝促礼仪教育,以孝促养成教育的良好效果,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20.
范伟是家喻户晓的笑星.更是难得的"孝星".谈起老父亲,他感慨万千潸然泪下:人海茫茫,两个男人今生今世能成为父子,何尝不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作为儿子,我没有理由不善待、孝敬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