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人在本质上都眷恋舒适平稳,喜欢懒散闲逸。但若要让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有所成功,就必须给自己更大的压力,逼自己尽最大的努力。这时选择自断退路是一个绝好的方式。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有一次接受采访时谈道,他的许多作品是被"逼"出来的。原来,他在写《连城诀》时,一度产生了厌倦懈怠的心理。他觉得这样不行,于是  相似文献   

2.
冯伟钢 《今日科苑》2008,(11):36-38
他一生与科研结缘,选择了科研管理,也就选择了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人生驿路。他说他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当他回首往事时,说了这么一句朴实无华的人生格言:"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与地奋斗,其乐无穷。"这就是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常务副会长张大力,一位能够彰显老科技工作者独有含金品质的一个人;一位能够张扬着老科技工作者生命活力的一个人;一位能够忘记年龄犹如夸父追日一般生命不息、奔跑不止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3.
正数千年以来,伴侣的选择和爱的萌生吸引了诗人、艺术家、作家和研究者的巨大兴趣。所谓"择偶""配对""婚姻选择""相亲"等名词都指向了这一主题。伴侣的选择是一段亲密关系的开端。那么,我们是如何选择一个伴侣的呢?选择他/她是因为相似性"物以类聚",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倾向性:喜欢与自己相像的人。比较心理学家的选型配对行为研究、社会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李萍 《内江科技》2005,(1):38-38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2005年,在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近10年的刘伟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当时院里出国机会并不多的时候,他选择自费出国进行短暂的进修。"在一个平台时间久了,各种感觉就迟钝了。出去看看如同为自己开启了另一扇门。"这样的选择对于一个每天围着临床转的医生而言并不容易。而从业18年来,刘伟明却始终在繁忙之余保留一份清醒,这份清醒是他对职业的思考,是对自己的审视。这份清醒鞭策着他在神经外科学的道路上且行且思,进行着一场漫长的行走。去看外面的世界1996年,刘伟明本科毕业后便来  相似文献   

6.
发掘天赋     
小时候,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一直到读中学,他像个皮球一样被许多学校踢来踢去,就连最差的学校也不愿招收他。开始,他自己也像老师们一样认为自己非常笨。十几岁以后才明白,自己不是笨,而是在学习方面有些障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家是国家的,还是世界的?这个难题似乎同生物学的伦理道德问题一般难以解答。巴斯德曾经说过的"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似乎可以给人启发。而应崇福先生又是如何做的?他选择了离开美国,回到那个曾经哺育自己的国家,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更为可贵的是,他心中始终饱含着对世界的博爱。我的观点与巴斯德类似,但是受应崇福先生的影响与其有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8.
房孝园 《知识窗》2009,(7X):46-46
<正>蒙田在他的《论对孩子的教育》中说:"他(孩子)受的教育,他的工作和学习,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看法。"其中蒙田提到"形成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何苾菲  吉星 《今日科苑》2020,(3):54-60,87
沈世钊院士是我国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他生逢抗战,童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新中国成立初期,他选择科技报国,在哈工大"国内留苏";他科研成就斐然,是中国大跨空间结构新兴学科的开拓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的理念。本文依据沈世钊院士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的口述资料,以及手稿、照片等珍贵文献,尝试简单回顾其一生经历,展示老一辈杰出人物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10.
《事实》     
正大多时候,人们会选择相信自己认为的"事实"。这种人类的情绪化本能和世界观让汉斯·罗斯林萌生了著书的念头,《事实》应运而生。汉斯是一位国际医生,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名专家。他曾年复一年地在全球各地奔波,哪里有疾病爆发,就去哪里救治,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疫区,与埃博拉病毒等"擦肩而过"。他目睹到更多人类的偏见。"我在世界各地推广实事求是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殷涛拒绝为成绩优异的女儿小升初择名校,而是让女儿进入了自己所在的外来工孩子占到大多数的朝阳中学。这也让他承受了不少压力,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作秀。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力挺、点赞,认为此举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在"择校"大行其道的今天,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有人甚至愿意花上几百万元买一套根本没有居住功能的房子,而殷涛却选择了"逆流而动"。在他看来,平时宣传"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劝其他家  相似文献   

12.
书摘     
正科普并不简单,却也是科学家的责任。陈能场博士愿意就土壤污染这一极其敏感、动辄牵动公众神经的话题发声。他初衷简单"努力传播多些,传播好些。"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钱永健曾说,自己总是被色彩吸引,是"色彩"让他的工作更有趣。他更戏称,如果自己是"色盲",估计就不会取得今日的成就了。  相似文献   

13.
研究狼行为的动物专家英国人肖恩·埃利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与狼同吃同喝,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狼人",精通了独一无二的狼语,甚至在狼群中用这些独特的狼语保持着自己"王"的位置。在他的书《狼语》和《狼魂》中,他也把自己多年的研究展示给了狼群外的人类。  相似文献   

14.
科学历程     
<正>1831年6月13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诞生麦克斯韦于1831年6月13日出生在英国爱丁堡的一个名门望族,从小便显露出数学天才。在14岁时,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科学论文,并发表在爱丁堡皇家学会的刊物上。麦克斯韦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开始研究电磁学。他选择了"场"的概念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麦克斯韦从场的观  相似文献   

15.
他叫杨官运,也许他的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时,就寓意着他长大后能够仕途通达,光宗耀祖。可是杨官运并没有按照父母设计的人生愿景去打拼,他却另辟蹊径,1999年创建了陕西省旬阳县恒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党支部书记。他不关注自己的"官运",却关注起"民运"和"国运"。  相似文献   

16.
姜莹 《科学中国人》2007,(10):114-114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我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原动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聪教授这样评价自己选择物理作为一生事业的初衷。"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他更从老子的话中体会出了物理学的最高境界。走近这位喜欢文学、历史、哲学、古典音乐,甚至流行音乐的年轻的物理学家,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段别样的物理人生。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位医生,秉承着古代杏林先贤的"大医精诚"和希波拉克底誓言,视治病救人为自己神圣的职责;他是一位发明家,为了科研事业宵衣旰食、无怨无悔。不奢望自己的发明专利能够获得许多的利益回报,只奢望自己的发明成果能够推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陈君胜因此让我们感动。  相似文献   

18.
"自己"是个人称代词,它经常放在"我、你、他、我们、咱们、你们、他们"等人称代词以及指人的名词后头组成同位结构。试以"我自己写"这一短语作为突破口,从"自己"的词义分析及语义指向分析的矛盾所在;"自己"造词法及构词法分析;由"我自己写"来看语义指向分析三方面,讨论一下"自己"的特点并分析其在句法结构中造成不同理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汉阳1993年从清华精仪系毕业时选择到广西玉林玉柴集团工作,到自己所学的机械制造业去。原因很简单,通过接触了解,他认定选择自己的玉柴是最有眼光和魄力的企业,在这里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新编辑部的故事》在北京电视台热播,其中有一位征婚男的自述令人记忆深刻。这位男士对于自己有很清醒的认识,他把征婚者按条件由高至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将自己分入到D男的行列中,但是当编辑部的员工们问他想找哪类女性时,他却出人意料地表示自己要选择A女。他的要求让编辑部的员工听得嘴角抽搐,觉得他这不是纯属做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