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新闻事件一发生,网络上就有图像,有视频.有报道。公众对这些“网络传播”将信将疑,时常在转发之时要求“求证”。微博更多地充当着“爆料”者的角色,记者则不再是新闻的发现者,而是“查证人”,如何通过深入调查求证事实,便是记者的责任了。遗憾的是,一些时候,以探究真相为职责的传统媒体,却选择性地“失声”。  相似文献   

2.
更主动、更专业地去研究去报道灾难,去影响政府和社会,才是媒体记者对公众的“大爱”。  相似文献   

3.
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背后未曾引起人们重视的,或由热点、焦点而衍生出题材之外的称之为“冰点”新闻。相对于“热点”新闻而言,“冰点”新闻的采写报道要求记者具有更敏锐的嗅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无新闻眼可抓的事件,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公众未来所关注的热点的“冰山一角”。可见,只要找准新闻的信息点,一次偶然的不经意的撞见或许会成为一则深度新闻的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4.
夏琼 《中国广播》2012,(7):93-94
所谓“全民记者”,其实是指诸多不具备新闻专业素养的公众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线人’作用的一种现象。深入来看,他们与专业记者存在根本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特征、社会功能和具体操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董毅 《新闻前哨》2005,(11):37-38
时下,“策划类新闻”和以记者暗访为代表的“记者制造事件类新闻”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对这些现象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本文试从法哲学“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角度,对“策划新闻”与“记者制造事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深度报道,不同于一般平面式的事实罗列,更不是对新闻事实的浅尝辄止,应该是事实客体在记者主体意识统领下的深度反思,是新闻事实表象下更为深层的本质表达.与报纸、电视相比,广播深度报道在揭示事物本质、挖掘新闻内涵时更加入了音响的呈现,从而使广播深度报道产生了独有的魅力,显现了不可替代的优势.用“音响”打造“深度”,让听众进一步地准确理解新闻事实的内涵,使广播的深度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新闻价值得到有效挖掘,提高了新闻传播价值和广播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承认“记者采写的许多新闻事实,不见得都是记者通过现场观察取得的,往往是从当事人和知情人口中获取的”,但却不承认这里有想象的参与,断言“记者据人们的追忆而写,还需运用什么‘想象力’呢?”这种观点割裂了记者思维和写作的辩证统一过程,把记者的劳动理解得简单化了。既然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新闻中再造想象的规律,而记者在新闻实践中又离不开它,那么,从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出发,提醒记者在新闻写作中“不能完全听任想象力的狂热摆布”,而应当有所节制,有所限制,就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承认“记者采写的许多新闻事实,不见得都是记者通过现场观察取得的,往往是从当事人和知情人口中获取的”,但却不承歆这里有想象的参与,断言“记者据人们的追忆而写,还需运用什么‘想象力’呢?”这种观点割裂了记者思维和写作的辩证统一过程,把记者的劳动理解得简单化了。既然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新闻中再造想象的规律,而记者在新闻实践中又离不开它,那么,从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出发,提醒记者在新闻写作中“不能完全听任想象力的狂热摆布”,而应当有所节制,有所限制,就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杨力 《新闻前哨》2009,(8):100-101
由于新闻报道的署名制,新闻界便有了“名记”一说。以前,往往因为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使得报道此事件的记者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公众所熟知的“名记”。“而广播和电视的出现.使得受众不仅能闻记者之声,还能睹记者之容,从而增加了对记者的感性认识。一些出镜率高的记者往往更容易博得受众的喜爱,尤其是电视的出镜记者和新闻主播。是记者群里比较容易成为明星的人。”  相似文献   

10.
让新闻有味、有情、有趣,是新闻界对新闻写作的普遍要求,也是两方优秀新闻作品的重要特色。西方新闻界十分注意用可读性强的新闻写作方法吸引读者,一些新闻学者把情趣味儿规定为新闻的写作要素,由此提出了一个特定的新闻写作体裁——“趣味性报道”。 所谓“趣味性报道”,即“那些不适合政治、外交等重大新闻的严格标准的报道”(【美】:《完美的报道》)。西方新闻学者认为,除去政治、外交等重大、严肃性新闻事件,几乎所有新闻都可以并应该写成趣味性报道。“记者可以运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语言形成报道特色,引起读者的好奇、惊讶和疑问”,使感人的真情、细微的描写、风趣的情节、幽默的语句充满报道之中,让新闻从头  相似文献   

11.
发表在下面的《当死亡向我袭来的时候》一文原载1982年9月19日《纽约时报杂志》,曾获1983年普利策新闻专稿奖。在这篇专稿中,作者南·罗伯逊只是忠实、朴素地介绍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这就是西方新闻学者所说的“个人经历报道”。“个人经历报道”并不始于今天。英国一代名相邱吉尔青年时代当记者时,就报道过他自己的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见《西方新闻作品》一书中介绍的《我身体虚弱,但我却自由了》一文)。这里说一说为什么允许“记者写自己”。其实,道理不难明白:公众心目中的新闻,同新闻工作者理解的新闻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一般读者(听、观众)说来,记者笔下的任何足以引起他们兴  相似文献   

12.
媒体具有集合功能,太多刺激煽情的负面宣传和报道,很容易为受众提供一个灰色失意、动荡不安的媒介环境,使人产生错觉,形成逆反,带来伤害。作为社会镜鉴的媒体和记者既要维“真”更要向“善”。在进行“负面新闻”报道时既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考虑大众的接受心理,更要坚持新闻的平衡原则,做到全面、客观、内敛,还真相以公正。  相似文献   

13.
新闻故事化一方面使记者能突破传统模式化报道的窠臼努力发掘新闻中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情景,使报道更具可读性;另一方面也使记者、编辑在选择报道题材、报道角度、报道方式时陷入“找故事、说故事”的新窠臼,不仅模糊了新闻与故事的界限使假新闻有机可乘,而且影响记者编辑对新闻事件新闻价值的判断,为追求故事性而忽略了媒体的社会角色,更直接影响了新闻叙事结构的简洁性,使传统的新闻观念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4.
新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态新闻,它报道的是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类新闻稍纵即逝,要求记者反应迅速,即所谓的“抢新闻”。另一类是非事件性新闻,有人称其为“稳态”新闻。它报道的是早就发生,并一直存在着的事情,但是从没有被报道过,谁去报道,它就是新闻。写这类新闻关键在发现。实际上,研究、发现非事件性新闻时记者,尤其是地方记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地方记者长期在基层采访,周围的事情平凡又平静,不可能有多少新闻去抢,瞬间大新闻更难碰到。这就要求记者静下心来,在平凡而又平静的生活中发现受众爱看的和想…  相似文献   

15.
戴恒曙 《新闻世界》2009,(11):89-90
“负面报道”是通过反映和暴露社会阴暗面,来达到促使公众警醒、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负面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媒体的报道思想、报道角度、报道手法。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记者编辑如果妥当地处理“负面报道”,就能够发挥“负面报道”的正面功能,对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健康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中国“两会”吸引了超过3000名海内外记者采访,每天向世界提供大量的新闻。各媒体或辟出大量版面,或腾出黄金时段,派出大批记者挖掘这一新闻富矿,以其吸引读者,占领“两会”报道的新闻制高点。笔者仔细翻阅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15种报纸,发现相较于往年,今年的“两会”专刊报道亮点频出:更强化报告解读、更注意民生报道、更注重话题报道;  相似文献   

17.
对于每个电视记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实践中,及时、敏锐地感知、发现直到准确地判断、报道新闻,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记者称职与否的必要条件。为此,就要求电视记者具有发现与判别新闻的“新闻嗅觉”,即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简单地说,新闻敏感是指迅速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感知能力,也可以说是指记者迅速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能力。老道的记者一般既有一双“新闻眼”,又有一对“新闻耳”,还有一只“新闻鼻”,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新闻报道角度呢?《简明新闻学》中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即从哪里入手来表述新闻事实,也可以说,新闻角度就是新闻采写的突破口或切入点。知名记者艾丰把选取新闻角度比喻为“探矿”。指出“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报道,找准新闻报道角度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新媒体领域的主流产品.有别于微博“自媒体”式的快传播,微信的“公众订阅号”更具有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属性,实属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延伸.法治类报道属于严肃新闻,在贴近性、可读性和娱乐性方面先天不足,法治类媒体怎么运营微信公众平台,进而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新的价值?福建法治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海峡法治在线”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知识林     
政务报道创新“三要” 政务报道要在读者中具有亲和力,必须加强政务报道的策划和创新。 一、要拓展报道领域,着力从政治社会生活中挖掘公众关心的话题,从工作性报道中开掘个性特色、新闻性较强的题材,增强政务报道的新闻性。 加强政务报道的策划与创新,必须注重拓宽报道的视野和领域,重视转换报道角度,深入挖掘政务活动背后的新闻。这对编辑、记者提出了高要求,需要及时、快速地掌握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了解社会各界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