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涛 《网球》2013,(7):72-73
1"我对《网球》杂志是蛮有感情的,创刊号当时就是我自己买的。"陈君乐说留给他印象最深的一期杂志就是2003年7月的创刊号,"我还记得封面人物是费雷罗,‘红尘滚滚’的标题。"2004年在仙霞网球中心举行的喜力公开赛是陈君乐第一次现场报道网球赛事,他在赛场看到《网球》杂志的专卖铺里有一些过刊正在打折销售,其中就有那本创刊号,他立马买了下来,随后又挑了很多本沉甸甸地背回了家。"十年以来,在各家平面体育媒体中,《网球》一直都是我心中最认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来信选登尊敬的编辑:你好!我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5年前的上海大师杯赛让我爱上了网球,从此便与她结下一段美好的姻缘。由于所居住的城市条件有限,对网球充满渴望的我寻觅了很久,才在一家报刊亭买到了《网球天地》。令我兴奋的是,我购买的2003年第7期杂志,随刊赠送的海报明星是我的最爱费雷罗。从此,我的生活中多了快乐与期待。我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完杂志,然后就盼着下一期杂志的问世。然而,由于一些原因,2003年我只买到了3期《网球天地》,2004年更是没有买到一本(因为当地没有卖杂志的地方),2005年我订上了上半年杂志,而2006年我又没能接触  相似文献   

3.
汪涛 《网球》2013,(8):104-105
在上海市中山南路28号久事大厦17层的办公室里,杨亦斌翻看着记者带来的《网球》2011年11月刊,两年前的上海大师赛期间,上海大师赛赛事联合总监杨亦斌和吕华勇在劳力士的现场接受了《网球》杂志的采访。"我们在2000年喜力公开赛的时候就开始合作了,那个时候我就接受过你们的采访,我还记得杂志曾经有一位叫吕博的记者。""吕博"其实这是《网球》前编辑部主任胡楠众多笔名中的一个。"那个时候的杂志是《网球生活》,算是  相似文献   

4.
来信选登     
《网球》2007,(7)
我来自“耍都”成都,十分喜欢贵刊在2007年6月刊里对成都的描述,有趣而又真切……我十分喜欢萨芬,可在我拥有的21期《网球》杂志中均没有他的海报,希望贵刊能尽快赠送。我  相似文献   

5.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1):102-104
从2010年一月刊开始,《网球》杂志隆重推出全新网球教学栏目——从零开始学网球。我们从去年报名的近百位朋友中,最终选取两名幸运网友,参加杂志社免费提供的网球培训。具体提供的内容是著名网球教练丁永振每月一次的网球指导、每周免费的网球场地、球拍、用球以及相关用品。我们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全程跟踪两位朋友的学球过程,并且发现训练中的问题来让教练解决。希望想学会网球的朋友们跟着做。好吧,现在我们上第一课。  相似文献   

6.
寄望明天     
每一期.我们都希望留出相当的空间给中国的青少年网球选手们.这是必须要做的。09年9月刊,我们选择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网球少年的故事.并穿插在整本杂志中以饕读者。  相似文献   

7.
汪涛 《网球》2013,(7):92-92
2009年6月,《网球》杂志的记者谢明造访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莱阳小学,对这所上海市的特色网球学校的报道《一个小学的网球迷你秀》刊登在了《网球》杂志2009年的7月刊上。当翻开四年前的杂志,韩毓敏老师说:"这些年来这里采访的媒体不计其数,但看到这篇文章我还是能够清楚地记起当时采访的景象。"莱阳小学的趣味网球是韩老师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搞起来的,学校也得到了上海网球协会的大力支持。在此之前,浦东新区是没有网球队的,在2009年的时候莱阳小学的网球队就代表浦东新区去参加了上海市的青少年比赛,韩老师当时跟校长说"我们绝不能垫底",最后的成绩也令人欣喜,网球队  相似文献   

8.
汪涛 《网球》2013,(8):93-93
"看那个时候的我多瘦啊!"在上海市田林路888号绿洲商务会所的蒋越网球俱乐部,蒋越教练指着《网球》2004年2月刊上她做技术示范的照片对记者说。那是蒋越第一次与《网球》杂志进行合作,当时她刚刚回国半年,还没有步入网球教练行业的正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与从小在一起打球的文俪原教练取得了联系,2004年的2月份,蒋越接到了文俪原的电话,请她到北京为《网球》杂志拍一组技术动作。直到现在蒋教练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拍照那天是坐文俪原的车去的,车特别  相似文献   

9.
陈谦  李姗  赵琳 《网球》2008,(3):110-113
编者:《网球》杂志08年1月刊刊登了介绍李德添针对初学者的教学方法《一小时学会打网球?》,文章刊登后,引起了读者的很多讨论。为此,陈谦专门撰文对李德添的简易入门方法提出质疑。自我介绍:我也是网球网的粉丝,每天不上来转转就寝食难安。前一段也在网球网上看到了"简易法",觉得颇有些左道旁门的味道而并没有在意,没成想今年《网球》杂志08年第1期把它当成"一件事"刊登了出来,于是我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不是那种固执己见、顽固不化、抱残守缺的"老东西",对这点我很有信心。  相似文献   

10.
李志安 《网球天地》2009,(9):108-108
2002年一个偶然机会,在朋友订阅的《网球天地》杂志上,我认识了杨曾宝。《静寂的网球之音》讲述了杨曾宝作为一名聋人运动员在正常人参加的全国比赛中夺得冠军的故事。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读来编往     
《网球天地》编辑同志们好: 两年前,我认识了《网球天地》。当时以休伊特美网夺冠为封面的《网球天地》在杂志堆里分外抢眼,我当即掏出不多的生活费占有了这本杂志。虽然接下来几天我的晚饭“惨不忍睹”,但我找到了精  相似文献   

12.
任科 《网球》2013,(7):85-85
十年,一个台阶;十年,一个步伐;十年,一个征程;十年,一个梦想。网球运动陪伴了我十年,《网球》杂志伴随了我十年。对于接近而立之年的我,十年网球对于漫漫人生或许只是开始。网球现在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一次接触网球运动,先要从《网球》杂志说起。2003年我顺利考入了体育界的最高学府——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入学的第一天我从学校的报刊亭买了一本《网球》杂志,当时的这期刊物封面是瑞士球王费德勒,纪念费德勒首次夺取温网冠军,初次品尝到了大满贯的滋味。也正是这期《网球》杂志让我从内心深处迸发出  相似文献   

13.
刘彤 《网球》2014,(2):88-89
2013年5月刊,《网球》杂志刊登了一篇译自美国《Tennis》杂志的文章,叫做《十周减重十斤》。这篇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少朋友在读过之后都表示自己颇受触动,愿意尝试一下文中所提到的减重法。如今半年多过去了,不知道大家的减重成果都怎么样。  相似文献   

14.
很偶然的机会和朋友们一起打网球,球友里其中一位来自《网球天地》杂志社。同为媒体,相聊甚欢,从朋友那里得知他们正在承办“天地英雄”中国网球人物评选活动,让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中国网球人物的评选,而且还承载着梳理中国网球历史线条的重担。专业杂志做专业的事情,这是值得赞赏的。  相似文献   

15.
作者心语     
明天会更好 2005年是《网球天地》创刊10周年,这一期是《网 球天地》出版的100期,实乃双喜临们,可喜可贺。 回溯往事,《网球天地》的历史不止10年,期数也不 止100期。它的前身是《羽毛球·网球》杂志,创刊于1990 年四季度。那一两年,正是整顿国内期刊的时候,许多刊物停转。而《羽 毛球·网球》得以面世,得力于中央领导慧眼独具,情钟网球。一份杂志 兼容羽毛球,网球两个项目,限于篇幅,每期有许多优秀图文被迫删减。尤 其是网球,国内外的活动频繁,资讯丰富,来稿踊跃,不得已只能忍痛割 爱,而读者对此也诘难日多,经过编辑部多方努力,终于在1995年将《羽 毛球·网球》杂志更名为《网  相似文献   

16.
《新体育》2000,(3)
集刊花,幸运抽奖 天津读者崔玉兰问:很想知道2000年《新体育》杂志推出的集刊花及抽奖活动的具体方法。 春雪答:新千年我刊推出了“千禧手牵手”、“集攒刊花,幸运抽奖”新版推出活动,具体活动方案请参阅2000年第2期《新体育》杂志。千万莫失良机,幸运在期待着每一位真诚的朋友,祝大家龙年好运!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位才有三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朋友曾借给我几本《钓鱼》杂志,使我和《钓鱼》杂志结了缘,每期必买,但也错过了一期,所以今年早早就去邮局订阅了。  相似文献   

18.
邱友益  陈功 《网球》2013,(8):86-87
每年的12月刊,《网球》杂志都要评选当年的年度人物。从2003年到2006年,郑洁凭借法网十六强,第十届全运会单双打金牌,澳网、温网双打冠军等骄人战绩,连续四年把持着中国网坛年度人物这一荣誉。2003年,《网球》杂志这样总结郑洁成为中国网球年度人物的理由:"2003年在中国网球运动员里,郑洁的成绩最好,单打排名94位,双打排名74。在这一年里,她注册成为WTA的职业球员,在国外参加了超过30站5的巡回赛,并第一次在总奖金5万美元的国际比赛中夺冠,也第一次打进  相似文献   

19.
金路  陈功 《网球》2012,(2):88-90
在《网球》杂志2012年一月刊中,丁永振教练先向我们介绍了网球比赛中最常用的战术。在本期杂志中,他将继续告诉我们如何在网球比赛的前两拍中做到最好。  相似文献   

20.
摩卡:面孔     
摩卡 《网球》2011,(10):64-64
《网球》杂志于我而言,是一张张不断变换的面孔。2003年初夏的首次邂逅,它是滚滚红尘里费雷罗那张年轻而英俊的脸。其实,我很少买杂志的创刊号,一是缺少那种缘分,二是鲜有能够吸引我的。只有网球才是唯一紧紧揪住我目光的关键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