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社会保障权作为一项基本的、独立的人权,是农民工应当具有的宪法权利,然而在我国由于法律及具体的执法、司法方面的欠缺,以及一直以来传统做法所造成的障碍,农民工处于社会保障的边缘地带,社会保障权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考量中国农民的现实特征,从法律运行全过程对其法律保护的实现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使他们的权利得到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2.
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法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予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在法律制定、框架设立、司法监督、实施效果等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法律体系,需要从加快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制定相对独立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公民社会保障权是宪法明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通过分析公民社会保障权的立法意义和现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政府行政给付义务、完善司法救济途径等具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学周刊C版》2017,(18):119-120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逐步增强,对字号权保护立法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字号权法律保护缺失而引发的问题日益显现,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本文从字号权的产生、性质和内涵着手,基于现有字号权法律保护有所脱节的现状,对字号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一孔之见,希望能为我国字号权保护的法律实践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生活中,农民的生存权具有弱者身份性与脆弱性。因此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更能彰显出法的公平、安全、效率等价值指归。在立法中,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应遵循平等原则、普遍原则、协调原则和共担原则。然而在现实中,农民社会保障权具有非平等性、非普遍性、非协调性和非共担性。在法治社会里,农民社会保障权有效实现的最佳途径是社会保障权的法治化。为此必须从健全法律体系、提升立法层次和强化实施机制等方面,来实现对农民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段莹 《考试周刊》2009,(25):239-240
文章提出了弱势群体具体范围,分析了对弱势群体进行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从完善《宪法》规定,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增强弱势群体在法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参与;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司法救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弱势群体基本权利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法律问题。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缺失既有法律层面的客观因素,也受人的社会属性的主观影响。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从法律运行全过程对其法律保障的实现机制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外来务工人员对温州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对其社会保障权给予保护尤为必要。但目前温州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保护却不容乐观,存在着法制制定、制度设计、法规执行、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进行倾斜性政策保护,转变观念加强执法,充实社会救助制度,并且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劳动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权。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保护公民劳动权的法律体系,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就业立法、社会保障、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劳动监督等方面加强法律保护,以确保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按照宪法规定享有的可以要求国家积极保障其过上享有人类尊严的基本生活的权利。作为社会权的属性决定了社会保障权应主要依靠通过立法机关积极的立法来达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该权利的司法可救济性。承认社会保障权是一项权利,国家就有义务满足权利人的合法要求,保障权利人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社会保障权的可诉性具有学理上、国际法上的依据,并为一些法治国家司法实践所采纳。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立长效的社会保障机制,走法制化之路。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是保障人权的本质要求,是减少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中国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依法治国,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这就要求作为社会生活重要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权益的保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首先从法律保障、社会保障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加强与完善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体系、建立多屡次、多元化的养老与医疗保障机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从古至今,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则在于其权益能得到彻底的保障。进城务工的农民是先进农民的代表,对他们权益的保障是党和政府不容推卸的责任。文章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的学术理念,通过对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的现状分析,对农民工权益保障法治化的法理基础进行了阐释,对维护农民工权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娜 《丹东师专学报》2006,8(2):107-109
设立证据排除规则的法理基础是保障查明案件真实,以更好的保障人权及维护社会其他利益,保障人权及维护社会其他利益是查明案件真实的目的,查明案件真实是保障人权及维护社会其他利益的手段,因此,法律应当设立一种制度来保障人权及维护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即特权规则.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主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形成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对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法律课程改革必要性进行探讨,并对法律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又是特别需要社会关怀和法律保障的弱势群体。现阶段,对弱势群体进行特别保护是人权理论发展和世界立法的总趋势。对未成年人的立法是否完善,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进步与否的基本标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以来,我国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互联网等科技的迅猛发展,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文章从对未成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含义着手,分析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法律问题,并为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一代的茁壮成长,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