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专业化的运动心理咨询师在有效的运动心理咨询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心理咨询本身的内涵及运动心理咨 询的特点出发,深入探讨运动心理咨询中咨询者的角色定位,进而对运动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与个人素质进行 全面的分析与认识十分有价值。此外还应该对运动心理咨询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这时运动心理咨询者 的个人成长及运动心理咨询实践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运动心理咨询师工作状况问卷>对20名运动心理咨询工作者和62名国家队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对国内<运动心理咨询师认证标准>、<国家职业资格统一考核方案(心理咨询师)>及20份运动员心理咨询方案(任务书)等进行分析,提出了研究假设,即运动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绩效结构分为任务绩效、人际绩效、个人特质绩效、适应绩效、学习绩效和能力绩效6个维度;基于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前提下编制的[运动心理咨询师工作绩效量表]信、效度指标良好,通过实证研究能够验证理论构想.通过国内的14名专家进行了德尔菲研究.同时,编制了[运动心理咨询师绩效量表],并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3.
运动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海  陈松  马林 《体育学刊》2005,12(1):59-61
专业化的运动心理咨询师在有效的运动心理咨询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心理咨询本身的内涵及运动心理咨询的特点出发,探讨运动心理咨询中咨询者的角色定位,进而对运动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与个人素质进行分析.此外对运动心理咨询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这对运动心理咨询者的个人成长及运动心理咨询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奥运会比赛前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心理咨询师在给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运动心理服务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与体育伦理相关的问题.与传统的运动心理咨询服务相比,这些问题有扩大化趋势,要求运动心理咨询师在工作的任何时候都要注意伦理道德行为.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委任的运动心理咨询师面临的一些体育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奥运会延长了随队长途旅行的时间;工作中各种关系复杂化;与奥运会相关问题的媒体应对:团队认同;多队同时服务;运动心理咨询师自身照顾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28至31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主办,天津体育学院承办的“欧洲应用运动心理学家高峰论坛暨第二期中国运动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在天津体育学院召开。来自瑞典、英国、意大利、新加坡、中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运动员的视角对运动员寻求运动心理咨询态度的测评、约束因素(个体与环境)和运动心理咨询的提升策略进行归纳与分析,研究认为,性别、种族、人格以及先前的运动心理咨询经历等个体因素,以及对运动心理咨询师的评价、文化与国籍、运动项目类型与运动水平等环境因素是运动员对运动心理咨询态度和选择的主要制约因素。运动心理咨询的有效性、良好的运动员-运动心理咨询师关系、个性化的咨询方案是改善运动员对运动心理咨询态度及选择运动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制定与实施运动处方时,应考虑运动处方产生的心理效应。文章阐述了运动处方的内涵、运动处方的锻炼心理效应、制定运动处方的心理测量工具及心理缺陷者运动处方的项目选择。从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视角对健身运动处方体育课进行理论研究,并就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建议高等体育院校应以大学生健康发展为指导,在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采用心理测量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普通专业及其一、三两个年级层次的6组被试(共904人)的人格特征及其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专业和不同受教育年限学生的人格特征的差异,以及体育教育、运动竞技对学生人特征质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运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伦理评价及"三元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结合运动心理咨询实践,对640名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120名教练员、40名运动心理咨询师进行调查、访谈。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运动心理咨询者面临的伦理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运动心理咨询者伦理评价的原则,构建了由咨询者、运动员和教练员共同参与的"三元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0.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专业筹建于80年代初,1984年率先在全国招收运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1985年获运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创建运动心理系,同年招收首届运动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1993年被评为国家体委委管重点学科。该专业是目前亚洲地区唯—一个拥有本科生、研究生系列学制的专业系科。1995年更名为运动心理与保健康复系。运动心理专业本科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运动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从事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教学与科研及大众体育心理指导的专门人才。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下设:体育保健专业方向,主要…  相似文献   

11.
母爱梅 《体育科技》2004,25(1):78-7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个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练习和比赛 ,学生往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教师应对学生加以引导 ,有效地加强个性培养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调查太原市私人教练在来源、专业素质、职业回报等方面的现实情况,阐释私人教练这一职业在太原的发展现状,为太原市私教行业的规范发展和后续研究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年龄偏轻,且以男性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大部分为体育专业背景;所持资格证书种类繁多;私教等级多为初、中级;指导内容较为多样;指导地点的灵活性差;大部分私人教练的知识现状和能力现状水平一般,且参加培训频率低,且费用昂贵,以自己支付为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育能力的稳定成长,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健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需要从夯实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切入,通过训练目标、强度与效果的控制,来切实培养他们的体育能力,助力他们的人生与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话题。世界反兴奋剂组织为了保障运动员等反兴奋剂活动参与者的个人信息权制定了《保护隐私和个人信息国际标准》。该标准从信息主体权利赋予,反兴奋剂组织义务承担两个方面对反兴奋剂活动中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对该规则的考察是运动员等信息主体在反兴奋剂活动中维护其个人信息权利的基础,也是保障反兴奋剂组织涉个人信息工作合规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该标准仍存在运动员个人信息处理过度、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欠缺、个人信息权利行使困难和信息处理者责任后果缺失的问题,相关规定有向反兴奋剂组织过度倾斜之嫌。应当对该标准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以期实现运动员与反兴奋剂组织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5.
王谈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14-114,116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学生身体素质对学生全面发展尤为重要。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及个人发展的关键。有效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推动我国体育文化相关工作顺利开展,还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综合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体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针对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中国田径女子优势现象及原因入手,提出了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强相关立法,保障女子田径运动员权益;革新训练体制,体现对女子田径运动员的人文关怀;关注终身发展,提高女子田径运动员的受教育水平;突破传统性别观念,发展女子田径运动员的个性;加强对女子竞技体育的宣传,制造中国的田径女子体育明星。  相似文献   

17.
自我效能感与CUBA队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UBA培养的大学生运动员是具有高级文化修养的篮球人才,“育人”是CUBA赖以发展的宗旨。培养和提高队员的自我效能感,应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尊重队员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理解的师生关系,提升教练员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论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的体育教育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时人才的需求。要引导学生积极、正确、科学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培养体育能力,加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d underserved youth participants' perceptions of commitment to an extended day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using Hellison's (1995) responsibility model. Seven participants ranging in age from 12 to 15 year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wo personal interviews and a focus group interview were used to obtain participants' perceptions ofprogram commitment. Results revealed that program organizatio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program environment influenced their program commitment. Participants described the nature of commitment in terms of program behavior, emotional involvement, and program history. While the type of activity was cited 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program commitment, the specific activity could also serve as a barrier to program commitment. Implications for program development andfuture research are offered.  相似文献   

20.
运用激励机制消除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职业倦怠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其身体的衰竭、认知的扭曲和行为的异常,影响着体育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成因来自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运用激励机制,寻找键全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以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