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音乐与杂技     
杂技音乐是为杂技伴奏、烘托表演效果、服务于杂技艺术表演的一门特殊的音乐形式。 杂技艺术有着古老灿烂的历史,绚丽多彩的杂技艺术,孕育了杂技音乐。  相似文献   

2.
一种艺术形式,既然为世人所喜爱,就必然有其独特的风格、独具的魅力,杂技艺术所走过的漫长道路,便证实了这一点。 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杂技艺术已经形成了以“高、难、新、美、稳”五位一体为显著特点的新格局,在中国乃至世界杂坛上,放射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闫岩 《对外大传播》2003,(10):24-25
法国是一个崇尚杂技艺术的国家,“明日与未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与“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齐名的世界3大杂技赛场之一。多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杂技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密切往来。2004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法国国家电视3台决定拍摄一部《杂技之乡纪行》记录片,一来为中法建交4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二来是为法国民众喜爱的杂技探源寻根。  相似文献   

4.
驯兽也称马戏,是杂技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一些著名马戏团在驯大型猛兽表演时能同时上场数十头大象或十几只狮、虎;场面十分壮观、惊险、激烈,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观赏兴趣。  相似文献   

5.
做为表演艺术的杂技,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后,已从最初的纯技巧表演逐步形成为一种以技巧为核心的综合艺术。这已是杂技发展的总趋势,形成无可争议的事实,成为杂技界朋友的共识。杂技的这种发展变化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观众不断提高了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因此,杂技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既是演员自身对客观事物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准确把握,也是审美观念推动的结果。 一场杂技表演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能否触动观众心灵中的审美神经,打动观众的情感中  相似文献   

6.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杂技也带着它的辉煌来到了新的时代。 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后,杂技已以当初单纯的技巧表演,逐步形成多姿多彩以技巧为核心的综合艺术,这已是杂技界朋友不争的事实,这是观众对杂技艺术的肯定,也是观众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需要的具体体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受大家喜爱的中国杂技是最先打入国际市场上的一朵艺术奇葩。我们安徽省杂技团就商业性出国演出及多次参加国际大比赛来说,我和我们的团队  相似文献   

7.
杂技在过去几年的历史里只是跑码头、撂地摊的江湖人的一种谋生手段。随着历史的发展,杂技表演也相应有了变化,表演者从街头走向舞台,从最初单一的动作表演发展到糅合技巧、音乐、舞美为一体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代新人辈出,一批批新节目问世,一块块世界大奖牌的获得。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杂技团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舞台上辛勤奋斗了近半个世纪,足迹遍及五大 洲、四大洋和祖国的大江南北。1978年,受文化部派遣,赴广交会演出,以后曾代表祖国数十次出访世界各地进行友好访问和商业演出,特别是近些年多次荣获世界与国内杂技比赛大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安徽的文化艺术事业走向国际市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也是以朱建平团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提出“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翻身仗,四年创辉煌”战略方针后取得的可喜成绩。 (一) 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杂技已从昨天的街头杂耍走向今天的大雅之堂,直至是国际舞台,人们对杂技表演的要求已不局限于其单纯的技巧和难度,它已逐步发展为今天集现代舞美、服装、道具、表演等诸多要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此,团部成立了艺术科,新成立的艺术科积极做好全团业务的管理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文艺百花园里繁花似锦,姹紫嫣红。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日益频繁,作为中国文化艺术之一的杂技艺术,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较早走向世界。 中国杂技源远流长,杂技不仅是国内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且也为国外观众所喜爱。因此,杂技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在国际舞台上,不少杂技节目被誉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举世无双的艺术。在国际各大赛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要发展的,杂技艺术也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和发展,才能永葆艺术青春。本文试图对杂技创新问题,发表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杂技源远流长,杂技不仅是国内广大群众所喜闻乐 见的艺术形式,而且也为国外观众所喜爱。因此,杂技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在国际舞台上,不少杂技节目被誉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举世无双的艺术。在国际各大赛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要发展的,杂技艺术也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和发展才能永葆艺术青春。本文试图对杂技创新问题,发表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杂技自从1956年开始加入国际赛场以来,在历届的国际大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获得国际金、银奖的杂技团体,共有60多个,获奖节目参加者近1000人,这在全世界是独树一帜的。金牌库中囊获了所有国际赛事中的首奖,可以说中国杂技的金牌库就是世界金牌的展示厅。所有这些既与我们的杂技健儿拼搏奋进、努力进取有关,更离不开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交界处。这里的杂技以其历史久、根子深、绝招绝活多而享誉海内外。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吴桥杂技艺人足迹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欧14国,每到一处接见华侨时,总发现有祖籍吴桥的艺人,周总理高兴地说:“吴桥真不愧是杂技之乡啊!”近年来,随着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和  相似文献   

13.
解决杂技教师人才的问题,是保证我国杂技事业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战略之一,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杂技教师是学员技术形成阶段的关键 从某种具体角度讲,要想使我国的杂技艺术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必需有一批优秀的杂技教师,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名师出高徒,有了高水平的教师才可能培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杂技团从一九五六年建团时起,对杂技音乐就十分重视。当时有18位铜管演奏员组成了杂技乐队,这在全国专业杂技表演团体中也算是规模较大的一支乐队。当时为杂技伴奏的乐曲都是中外的成品音乐作品及中国民间曲牌。伴奏乐曲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杂技节目的情绪、气氛、节奏要求而选定的,比较单调。  相似文献   

15.
一杂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是以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家族式班社为基本组织形式,这是与农业经济为特征的小商品生产相联系的。家族式班社在农业经济社会起过重要作用,使杂技得以绵延和缓慢发展。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给杂技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夏之明 《文化交流》2014,(11):F0003-F0003
日前,由杭州杂技总团创排的《中国梦·飞天梦》大型杂技魔幻情景剧,在杭州红星剧院献演,新颖、精彩的演出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以往我们看的杂技,通常是杂技技艺,而这台演出,却是杂技"剧",在展示杂技技巧的同时,还有了剧情,有了故事,有了人物形象塑造。全剧从《序》开始,由《望月》《思月》《奔月》三个篇章构成。演出时长1.5小时,共有60多位演员登台,历经半年创作。该剧传递的是一种拼搏、激情、奋发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3日,由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泰中工商业联合总会共同主办的"同饮澜湄水共庆中国年"新春杂技专场演出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登台。新颖、惊险的中国杂技表演为当地民众带来了新春喜悦。此次杂技专场演出,浙江曲艺杂技总团的演员们为泰国民众带来曾获中国杂技"金菊奖"金奖的节目《梦  相似文献   

18.
文艺表演团体走向市场,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文艺自身规律的要求。作为文艺大家庭中的杂技,应如何走向市场呢? 一、杂技走向市场的有利条件 杂技走向市场,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意义,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杂技形成于民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囊括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诸因素,通过演员的舞台表演,构成完整的艺术形态,所以中国戏曲又看作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如果仅仅是这样,中国的戏曲和西文的戏剧如歌剧、话剧就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了,但实际上,中国戏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与西文的戏剧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包括风格在内的分野,便构成了中国戏曲所独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规律,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杂技艺术在全国和国际各类评奖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杂技人才不断增多,杂技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应该看到,杂技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应如何与现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杂技教育观念上的改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