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色布希贤是锡伯族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集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人于一身。他开创了锡伯族学校教育的先河,谱写了双语教学的新篇章。在教育活动中,他把德育思想贯穿始终,自力更生兴办教育,并体现出立体开放的办学原则。他对锡伯族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牵线搭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锡伯族教育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教育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锡伯族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锡伯族人民历来比较重视教育.解放前,在新疆少数民族中,锡伯族办学较早,有一定的基础.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广大锡伯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锡伯族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地发展,在全国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认真研究锡伯族教育,回顾历史,分析现状,了解和掌握锡伯族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发扬优良的教育传统,推动锡伯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锡伯族教育现状及特点葛丰交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教育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锡伯族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锡伯族人民历来比较重视教育。解放前,在新疆少数民族中,锡伯族办学较早,有一定的基础。建国以...  相似文献   

4.
锡伯族女子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伯族女子教育探析葛丰交孔淑瑞顾梅林锡伯族妇女教育是我国妇女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关统计数字和研究材料表明,解放40多年来,锡伯族妇女教育取得了较突出的成就,有些指标在全国56个民族中位居较领先的地位。因此,认真研究锡伯族的妇女教育,回顾历史,分析现...  相似文献   

5.
锡伯族教育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锡伯族各极各类教育的迅速发展,锡伯族教育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科研队伍扩大,研究机构增加,研究范围拓展,成果数量增加,对外学术交流日益广泛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新疆锡伯族双语教育开始较早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功的典范。在锡伯族汉语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锡伯族语言文字传承面临着挑战。锡伯族在清朝初年就通用了满语满文,锡伯语是在满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锡伯语的发展不仅关乎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关系到满文研究。本文在梳理锡伯族双语教育虏史的基础上,尝试探索一条既能保持现阶段锡汉双语教育的成就,又能传承锡伯语文的新的锡汉双语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锡伯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锡伯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作出了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锡伯族与其它民族专业和业余研究人员,遵循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从事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根据笔者手中掌握的情况和资料,将近十五年来锡伯族研究现状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锡伯族教育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一个方面.锡汉双语教育是锡伯族基础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新疆锡伯族学校实行双语教育已有较长的历史,它为提高锡伯族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本民族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以及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方面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沉痛的教训,当前在实行过程中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坚持实施锡汉双语教学,并以此为先导和突破口,大面积提高锡伯族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新疆锡伯族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认真研讨锡汉双语教学这一命题,并付诸实施,确实具有多重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语文原则,以党和国家民族语文方针、政策为指导,从锡伯族聚居地区和锡伯族中小学的实际出发,在认真总结解放前后百余年来锡汉双语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吸收国外和我国兄弟省、区、州  相似文献   

9.
锡伯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伦理思想。文章分别就锡伯族的生产生活、社会公德、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文体活动、宗教节日中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概述。这些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既是锡伯族文化和人民精神生活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对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以至于世界民族伦理思想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锡伯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锡伯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缔造和发展统上的多民族的国家作出了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锡伯族与其它民族专业和业余研究人员,遵循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从事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根据笔者手中掌握的资料,将近15年来锡伯族研究现状简要描述如下。 一、组织与活动 1980年以来,为开展锡…  相似文献   

11.
新疆锡伯族分布相对集中,民族特色突出,锡伯族新闻事业起步时间不长,但媒介种类齐全,发展相对较快。针对新疆锡伯族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崔英锦 《教育评论》2014,(5):132-134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单纯的家庭语言环境已被打破,传统家居环境日益改变。通过广设各种文化传播中心与机构及培训班等社会途径,积极开展学校锡汉双语教育,是各层级教育传承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构建多元和谐社会,积极面对问题与困难,不断展望未来,是新时期锡伯族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新疆锡伯族教育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锡伯族教育概述何坚韧锡伯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在18世纪中叶以前,锡伯族生活在东北地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政府抽调东北的锡伯族八旗官兵1020人,连同眷属共计3275人,移驻新疆的伊犁地区。从那时候起,这部分锡伯族及其后代就...  相似文献   

14.
赵超 《林区教学》2010,(6):120-121
以黑龙江省唯一的锡伯族学校——双城市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校为调查点,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借鉴他省的成功经验,研究锡伯族传统文化课程,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阐述构建一套适合黑龙江省的锡伯族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清代以后锡伯族美术的发展情况,分别从图案、刺绣、服饰、剪纸、皮影、书法、绘画等方面进行论述。这些不是很受人们关注,但确确实实是锡伯族生活中默默生息的艺术,一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从远古流传至今。纵观锡伯族的美术历史,无论是先人创造的石窟艺术,还是广大人民创作的民间艺术,无论是高雅的壁画、书法,还是广泛流传的民间刺绣和剪纸,既充分体现了锡伯族人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讴歌了现代锡伯族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聪明智慧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在悠久的历史民风中,锡伯族的广大人民用自己的才气和淳朴的民风在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并且创造出了美丽的民歌音乐,锡伯族的民歌,是锡伯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种类,民歌的音调动听又具有魅力,民歌所反映的是锡伯族的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朴实,简单的曲调,成为我国音乐民歌史上的瑰宝,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本文通过锡伯族的民歌的风格特点,从而对于其音乐形态做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锡伯族信仰原始的萨满教,萨满歌作为萨满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疆伊犁锡伯族民间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流传。在锡伯族萨满歌中发现了大量的程式存在,这为我们解开锡伯族萨满如何记忆和传唱萨满歌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8.
刘超建 《华章》2007,(11):57
通过对锡伯族西迁的时代、客观及主观原因的分析,论述了锡伯族在清朝统治时期,被迫进行了本族历史上的第三次迁徙.勤劳、勇敢的锡伯族人民,承担起了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重任,并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同时也反映了清统治者对锡伯族的民族压迫.  相似文献   

19.
《河西学院学报》2022,(1):61-68
当代锡伯族文学蕴含着强烈的家园意识,体现在自然家园、生活家园和文化家园等多层次的家园书写中,并凝聚为"牛录"和"察布查尔大渠"两个富有锡伯族文化特色的家园意象。在现代性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代锡伯族文学的家园意识中潜藏着作家们对返乡的渴望、对离乡的恐慌和对民族认同危机的反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锡伯族因现代性危机产生的离家焦虑,促使当代锡伯族获得真正的"在家"感。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锡伯族小说创作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到来,锡伯族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期,与创作队伍的壮大相应,新时期锡伯族的小说创作在题材的丰富、主题的开拓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艺术创作技巧不断成熟。尽管新时期锡伯族小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组成部分,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