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刘伟 《世界文化》2007,(10):12-13
威廉·布莱克1757年11月28日出生于伦敦,他的父亲是一个小本经营的袜商。从童年开始,布莱克就声称见到过幻象。4岁时,他看见上帝“把头放在窗户上”。大约在9岁的时候,一次在乡村散步,他看见一棵树上栖满了天使。尽管他的父母努力阻止他“说谎”,但他们还是注意到他与其他孩子的不同,没有强迫他进入正规的学校而在家里自学。10岁时,布莱克表达了希望成为一个画家的愿望,于是父母把他送进绘画学校。两年以后,他开始写诗。14岁时,父亲打算送他去一位著名艺术家门下当学徒。  相似文献   

2.
在西班牙,一直流行一个传说:一名放荡的浪子,他的生活就是天天都以诱惑女性并和她们的保护人展开战斗来取乐。后来,在一处墓地,他巧遇一座死者的雕像,那死者生前是曾被他诱惑的一个女孩儿的父亲。浪子邀请他共进午餐。雕像愉快地接受了。随后,死者的鬼魂来到他的家中与他一起用餐,并回请他也去他墓地共进午餐。  相似文献   

3.
陆家齐  苏音 《世界文化》2007,(12):33-33
安德烈·德尔·萨托是佛罗伦萨的画家,他的绰号“德尔·萨托”是“裁缝”的意思,他的父亲是裁缝。从1518年到1519年,萨托在法国为弗兰西斯一世工作,除此之外,他基本上都在佛罗伦萨度过。在那里,他作为16世纪初叶的画家,和巴尔托洛梅奥一起,成为引领当时画坛的人物,作的作品主要题材是宗教画,包括一系列壁画;他最著名的祭坛画《圣母和弹竖琴者》,其庄严优美可与拉斐尔媲美。可惜他的绘画缺乏活力和深度,否则,他可以跻身于绘画大师之列,艺术史家兼画家瓦萨里认为这一点与他的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4.
他也有感受挫折的时候,因为他没法玩篮球,没法滑冰,实际上很多事情他都不能做。不过,他有一套自己的处理办法。他能够在头脑中想象自己在篮球场上奔跑的情景,就像他把乐境痴迷地糅入琴弦一样。这就是世界小提琴大师依萨克·帕尔曼。帕尔曼1945年出生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其父母是波兰人。3岁半时,他开始拉小提琴。一年后,他患小儿麻痹症致双腿瘫痪。没人知道,疾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阻碍或激发了他的音乐天赋。人们看到,9岁的帕尔曼开始在音乐会上演出了。但还是有人认为,对帕尔曼来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开独奏音乐会实在…  相似文献   

5.
石静 《寻根》2009,(5):106-109
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被称为蔡中郎。他是东汉未年的名士,关于他的传说颇为丰富。他精通音律,流亡吴地时发现焦尾琴;他工于书法,自成“飞白体”;他将万卷藏书赠给王粲,留下“蔡邕之赠”的美名。从汉末至魏晋,蔡邕在士林中极有声望,为乡里所宗。南北朝隋唐时期,他因“事董”开始受到讥讽,在宋代更是遭到丑化,  相似文献   

6.
幽默二则     
幽默二则尤末(一)一个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人总是为头上出现白发而不安。有一天,他的女秘书来到他的办公室,让他签署文件,女秘书站在一旁等着。他突然意识到,女秘书一定在看他头上的白发。“你在看我头上的白发吗?”他略带不满他说。“不,先生,”女秘书回答道,“...  相似文献   

7.
父父子子     
熊焱 《大理文化》2013,(12):38-42
我的父亲曾在他年少的时候把我的祖父当成他的敌人。 那时他在暗中使劲,想要一次次地打败他的父亲。在他们一次次明里暗里的较量中,我刚愎白用的祖父多是最后的胜利者。如果某一次我的父亲在言语或行动上占了上风,那他将会高兴上半天,得意地吹着口哨,或是高声唱歌。  相似文献   

8.
每一位艺术家在心底里都清楚,他在向观赏大众诉说着什么。他不但希望他所诉说的形式能打动人,而且内容也是独一元二的。他希望观赏大众乐意倾听他的诉说,并理解他的一番苦心——他要借艺术启发他们,教育他们。  相似文献   

9.
斯蒂芬·金:恐怖小说之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蒂芬·金是当今读者最多、名气最大的美国小说家,被奉为“恐怖小说之王”。在美国及欧洲,他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他也是最有钱的作家之一,在《福布斯》2008年10月公布的全球作家收入榜单上,他排名第三。他的每部小说发行量都在100万册以上,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最畅销的25本书中,他一人便独占7本。  相似文献   

10.
戴蕾 《世界文化》2010,(2):14-16
他年轻时有着一头浅金色的头发和深邃的琥珀色眼睛,唇角微微上翘,当闭上嘴沉默的时候,显得又傲慢又性感;他的眉间有一道蹙痕,不笑的时候显得非常严肃,然而笑起来时又是一派沉静温和。他是英国戏剧界的瑰宝,年轻演员的导师,他的发音方式在英国戏剧界是一个“专有名词”,他的名字在好莱坞代表着具有某一类特质的角色,他常常令人大跌眼镜地拒绝重要的电视电影角色,只是因为档期和他的舞台剧有冲突。  相似文献   

11.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安徽合肥西乡(今肥西)人。他出身寒微,在那个恶霸横行、干戈四起的年代里,生活的艰辛和求生的本能驱使他奋力拼搏,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一步一步地走向他人生的顶峰,由游击、参将、总兵而至提督,成为晚清军界一颗耀眼的新星。后来,他又因抗击法国侵略、保卫宝岛并领导台湾开发而声名显赫,流芳史册。然而,在翎顶辉煌的背后,他的内心真的那样洋溢着自豪和荣耀吗?透过繁华的表象,拾读他遗留下的诗篇,人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在无限风光的背后,他的内心正承受着极度的焦灼,还潜藏着些许的无奈。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183;斯坦内尔是挪威著名音乐家。在梅地亚楼大宴会厅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的穿着极为随意,具有北欧人特有的严谨和克制,无法将他与著名国际音乐人的概念相连。但当他坐到白色的三脚钢琴前,音乐的旋律从其指间汩汩流出时,你才能发现他的真情真性。时间,仿佛在这刻凝固,只有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声。  相似文献   

13.
岳力 《世界文化》2008,(7):32-32
保罗·克利的绘画由一系列矛盾的特质构成,即他的作品体现出一种对立与统一。譬如,他的画风具有儿童画的特点,单纯而富于情趣,但内涵却相当丰富,技法也异常圆熟老到;他的作品极富幻想性,在制作上却又像数学一样精确;他的部分绘画中有着抽象和变形的因素,但与他的好友康定斯基等人不同,这些作品仍未脱离具象绘画的范畴,而是在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此外,他的作品既有完美的视觉形象,又有很强的音乐性。而理性与荒诞、温情与冷竣等诸多矛盾因素都和谐地统一在他的绘画中。我认为,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克利绘画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黎巴嫩的穆罕默德先生是1994年我随中国青海杂技歌舞团访问中东时结识的朋友。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贝鲁特大学学院剧场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的时候。那天,天气十分炎热,我们坐在观众席上稍事休息。这时,我看见前排有一位黎巴嫩朋友全神贯注地低头写字,他满头大汗往下淌。“呵,他写的是中文广我见他在自己的名片上一笔一划地写上了“穆罕默德·塔哈;”在他旁边放着别人给他写的他的中文名字的范本。他临摹得似乎很吃力,手中的笔好像有千斤重。我走近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要过纸和笔,给他示范了一s。他点头笑了奖表承感谢,接过纸笔…  相似文献   

15.
赫尔岑是俄国19世纪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著名的政论家和作家,他于1812年4月6日出生在俄罗斯古老的贵族世家雅可夫列夫家族。他是私生子,不能继承父亲的姓,但他的父亲很爱他,给他冠以“赫尔岑”的姓氏,即德文“心”的音译,意为“心爱的儿子”。在具有进步思想的家庭教师的影响下,赫尔岑从小就向往自由,憎恨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16.
周嫄 《世界文化》2013,(11):I0001-I0004
画家段守虹的本职工作是一家杂志社的美术编辑,至今他仍忠于职守地坚持在他的岗位上。之所以这样说,是他的朋友们早已谋得“自由职业”而飞黄腾达了,然而他还是一名“草寇”。段守虹平日出门不喜欢坐车,无论远近他总是会骑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朋友或家人常常让他坐车,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道:“这样有利于我不停地思考问题。”或许这就是艺术家的自由,他要利用不停地思考来刺激他对艺术的敏感反应,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激情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心灵之约     
布兰德上尉从长椅上站起来,整了整身上的军装。中央车站人来人往,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他在寻找一个女孩儿,一个他从未谋面但心灵相通的女孩儿,一个戴玫瑰花的女孩儿。  相似文献   

18.
暮秋时节,杂花生树的江南金桂飘香,鱼蟹肥美。在文化名城苏州,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油画家、苏州爱德艺术院王荣院长。王荣,1962年生于苏北建湖,在其母亲所生的10个儿女中,只有他上到了高中。贫寒的家境并未磨灭他飞翔的梦想,1979年他参军入伍,1983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成为艺校唯一穿军装的大学生。1987年,王荣获学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在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论述作家和作家的工作的书《金蔷薇》(新译《金玫瑰》)中,有一篇题为《夜行的驿车》,文章中写道:一天夜晚,安徒生去拜访一位在驿车上认识的年轻的太太。他深知,他已经狂热地爱上了这位太太。可是,自卑感使他没有勇气向这位太太求爱,因为他知道自己长得丑;同时他又担心,他那颗敏感的心无力承受爱情带来的过多的痛苦和幸福、欢乐和眼泪。  相似文献   

20.
陈师韬 《世界文化》2009,(6):26-26,27
一个老头,一个惨淡的冬,一个孤单的背影,一段让人心酸的内心独自。他原以为自己对孩子们来说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他原以为轻轻的离开就是他一个平凡人的宿命。然而当他经过那个转角,拾起从天空中飘落的纸飞机,看到孩子们稚嫩的笔记,听见孩子们唱着那首他们曾经一起唱过的歌,感受到他们小手挥舞的温暖……马修老师的这辈子算是知足了,因为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他在这个最平凡的岗位撒下了最不平凡的种子。在这部影片的高潮,我们被一种最平凡而伟大的力量感动了——那就是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