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从生活的本质对人的自我生成的规定性,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心理学学科的发展逻辑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这四个方面来看,"生活化"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的必然性,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幸福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心理不正常,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就将成为了心理障碍。这种障碍必将影响学习,生活,工作。从这个角度讲,人的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所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得。  相似文献   

3.
张忠 《基础教育研究》2012,(17):53-55,59
从生活的本质对人的自我生成的规定性、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要求、心理学学科发展的逻辑必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诉求等四个方面来看,"生活化"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的必然性,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幸福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途径来实现。校园作为学生生活的一种外在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一、优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无产阶段革命家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同样创造了人。"校园环境分  相似文献   

5.
<正>在现代社会身心健康的人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品德与生活课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儿童心理,这样才能使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培养出品学兼优、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课提倡"活动、综合、开放",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具有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个飞跃,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薛小利 《快乐阅读》2011,(19):110-111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个人只有先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健康"的人,也才会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  相似文献   

8.
心理问题,重在指导.最近某校中学生的"跳楼事件"让我们惊异,震撼之余,迫切引起我们蘑视的便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了.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健康与否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作为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实施良好的心理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真正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而且,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是否真正健康的重要标志。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识渊博、心理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健康是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当前,在新形势下,在保障学生生理健康的同时,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尽快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尤其是心理健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小学教育处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对一个人思想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而语文学科因其具有的丰富人文思想教育素材和发掘培养学生心理感情的教学方式,在塑造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渗透心理教育的主要学科。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在其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现代的健康概念是指一个人除了身体健康之外,还应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符合社会基本要求,并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态度。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及参加社会工作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培养和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但应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应抓住课堂上的契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使语文课堂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使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统一起来,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塑造完美的人格,让学生的生活焕发出夺目的生命光彩。  相似文献   

13.
国家要强盛"强人"是前提;要"强人"首先要"强心",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灵。这就要从学生抓起。从教育角度来理解"强心"就是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从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还是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等各方面来说,只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拥有身体、心理双重健康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同时,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渐渐成为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教育又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幼儿健康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心理健康的幼儿长大以后才能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全国中小学开始实施以来,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的健康不单单指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保持持久、稳定的健康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广泛关注及重视。对于中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娟 《考试周刊》2013,(49):187-187
人的"全面健康"的三要素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其身体健康而忽视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要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放到重要位置上,切实抓好。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由此町见,作为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的学校体育教学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被列入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让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成为学校教育的关键。作为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间的渗透,成为了教育必然的抉择。那么,美术教学如何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渗透于美术教学之中,更好地提升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健康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就理应成为美术教师不可回避的话题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注重人的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求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和健康的人格,做一个健康的人。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健康在三因素中占首要地位。一个人只有先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人,也才能成为具有高素质的真正的人才。本文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把爱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丰来 《教学随笔》2013,(18):130
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学到足够的知识,更是要让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我们要善于抓住有关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一定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