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为了加强对学生运动损伤的防治工作,我们对江苏省41所高校1—2年级的750名男女学生(男405名,女129名)。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一、运动损伤的总体情况在抽样调查的750名学生中,运动损伤的人数达534人,损伤占调查总数的85.96%。由此可见,学生的运动损伤是相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1.为片面迫求升学率,不少学校削砍高中的体育课,导致学生体质弱、体育基础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山西四所高校6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学生产生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学生身体素质差、场地状况不佳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强化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尽可能减少并避免损伤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唐山体育运动学校某一年级部分学生在校三年学习期间教学、训练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一、调查结果:从调查情况看,被调查的72名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发生损伤受伤原因主要集中在技术运动错误、准备活动欠缺、身体疲劳三个方面,分别占29名、23名、16名。  相似文献   

4.
对参加2006年湖北省第6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68名“蹴球”运动员和参加2006年浙江省第3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40名“蹴球”运动员共108名“蹴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蹴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以大腿肌肉拉伤为主、其次是膝关节髌骨劳损病;局部负担过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技术动作问题和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蹴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体院新生运动损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训练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我院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运动损伤的存在,极大地干扰了正常的运动训练。为了对体院新生的运动损伤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以利于更好地预防损伤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自1995年9月至1996年6月,通过伤情检查和建立门诊日记,笔者对95级体育运动一系165名新入校学生进行了运动损伤的临床调查。1调查对象体育运动一系95级新生165人,其中男生133人,女生32人。平均年龄20.4岁,训练年限为1至8年,平均3.5年。2结果与分析自1995年9月入校至1996年6月,受伤新生共135人,…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城市中学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已见报道,但农村中学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尚缺乏研究,为探讨其产生规律,我们对山东省沿海、山区、平原地区的9066名乡镇中学学生(男:5784人;女:3282人)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计伤标准为体育运动中造成的各种伤病。调查形式为复查医院病历、体育教师记录,运动损伤调查表和分组座谈等。 1.运动损伤整体概况:在调查的9066名山东省农村中学生中发生过运动损伤者共784例,发生率为8.65%,其中男生为514例,占男生调查人数的8.89%。女生为270例,占女生调查人数的8.23%,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与男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次明显高于女生,且在无教师指导下体育活动较多有  相似文献   

7.
关于花样滑冰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和种类以及伤后导致停训的时间,几乎未见文献报道.目前仅见两篇文献综述,一篇是Davis和Litman的报道,侧重论述足损伤;另一篇的作者为Smith和Micheli,研究了19名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各种损伤问题.方法采用询问填表法调查了64名加拿大国家A队和B队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自1982年n月1日至1983年n月1日所发生的损伤和训练情况。具体询问的内容为:(1)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江苏省第18届大学生运动会的68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运动损伤的现状,分析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根据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减少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青少年的运动损伤是十分常见的,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的学生,大都没有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而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于2002年1月对在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几种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研究。1.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福建省明溪城关中学与职业高中全体学生。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等,对2200多名中学生进行问卷,以班级单位,由各班班长每月发收问卷一次,回收的问卷约占发出的97%。并对明溪县城关…  相似文献   

10.
王杰青 《精武》2012,(20):16-16,29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会给学生带来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负担,并直接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的形式对500名高中学生课余体育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对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预防措施,作出简要分析,提出一些相应预防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陕西省4所体育院系,即延安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理工学院280名健美操专修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得出:陕西省高校健美操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正确;运动损伤多集中在1-3月份和10-12月份(冬季);运动损伤易伤部位主要是踝关节和大腿内侧、手指;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是韧带拉伤和肌肉拉伤。针对这些现存问题,文章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体育运动损伤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及课外活动中时有发生,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为了解我区近年来小学体育运动损伤的基本情况,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我区小学2001—2002年在校学习期间的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进行调查分析,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井为运动损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8年第三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2009年世界啦啦队锦标赛中国选拔赛的80名啦啦队队员进行运动损伤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啦啦队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肩、颈、腰部、膝关节和踝关节,其中受伤率最高的是腰部,占到22.1%,其次是膝关节17.3%、踝关节17.3%、颈部15.4%、肩部13.5%。通过对损伤情况分析,找出啦啦队队员在训练及比赛时的损伤规律,提出啦啦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预防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省6所大学73名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周期进行了调查和病因分析。结果表明:大一、大四和赛前封闭训练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多发期,发病率列前3位的运动损伤依次为:腰肌劳损、半月板损伤、肩袖损伤。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训练缺乏科学性、身体机能不佳、训练水平不足、心理状况不良等因素。指出应从运动训练学方面、组织管理学方面、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技工院校(以下简称技校)学生在运动中的运动损伤现状,减少运动损伤对锻炼者的身心损害,本文针对汕尾市技工学校2017级和2018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现状,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人实物考察法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对技校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常见运动损伤部位、运动损伤的防治等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提出了相应的有效预防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在体育活动中受伤的316名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人的生物节律与运动损伤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人体生物节律关系密切:生物节律与运动损伤发生的类型、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体育运动中的伤害事故,是中学开展体育活动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了伤,不仅损害身体健康,也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为了进一步了解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搞好预防工作,我们于1985年9月至1986年9月调查了70所中学在这一年中课内外体育活动中的全部损伤者,共计408人(男279、女129),占总学生数的6.40%一、运动损伤原因根据我们调查,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原因如表1所示: 二、中学运动损伤的特点调查发现,中学生的运动损伤与体工队和业体校  相似文献   

18.
王飞 《体育世界》2013,(11):25-26,14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农业大学415名网球选修课学生进行了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网球选修课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且多发在模拟比赛期间;网球选修课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依次是:腕、肘、踝、肩、背、腰和大腿;网球选修课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是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网球选修课学生运动损伤的引发因素主要有准备活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装备。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校园运动损伤的情况,提供预防对策,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省普通高校学生参与校园运动时出现的运动损伤成因及特征进行调查。调查显示:云南省普通高校学生在参与校园运动时遭遇擦伤、拉伤、扭伤、挫伤、脱位、骨折等运动损伤的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学校安全教育有待提升,大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且体育技术动作缺乏合理性,未进行科学的准备活动,缺乏基本运动损伤知识等;科学实施损伤预防、康复知识等教育手段,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育,重视运动理论知识学习等是预防大学生校园运动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选择沿海、山区、平原地区的9038名城市中学生和9066名农村中学生,对其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运动损伤概况、发生时间、种类、部位和原因诸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我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了有关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