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颖 《湖北教育》2003,(1):21-21
又到了学期末,按照惯例我拿出孩子们的学生手册,给他们写一学期末的评语,回想起孩子们平时的学习和班级生活的点点滴滴,我认真地把他们的优点、不足、希望写在“班主任评语”一栏内,写着,写着,突然之间,萌发了一个念头,作为老师,我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如果让他们给我写个评语会怎样呢?平时,孩子们好像挺喜欢我这位老师,可是我从老远看见我的躲躲闪闪中感到了他们的一些惧怕,从挤出的“老师好”三个字里感到了一些距离,我真的应该让他们给我写个评语,了解他们眼中的我是个什么样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讲"这一语言技巧的含义广泛,既是用说话表达意念、感觉和述说生活经验的技巧,也是生活各个环节在口语上的应用。学前幼儿借助说话发展人际关系,尤其是当他们的口语能力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时,他们会话不停口。幼儿从生活中学会说话并不难,但是,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懂得运用优美的语言,就一定要学习一些技巧了。那么,如何促进幼儿说话的技巧呢?  相似文献   

3.
正走楼梯,是一日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却一度成为了班级常规和安全的"绊脚石"。我一次次地发现:不管是上楼梯还是下楼梯,无论是散步还是做操,一到了楼梯上,孩子们的队伍立刻就会变得吵吵嚷嚷、乱七八糟。先是调皮好动的孩子厌倦了无数次的一格格走楼梯,或一步迈两三个台阶,或双脚并拢跳着走。身边的孩子看到了,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  相似文献   

4.
静谧的午后,我独自在六楼的长廊上,从南走到北,从北走到南,数着脚步,数着心跳,数着悠然独处的点点情怀。俯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竟有一种莫名的怀想和感动。感动于阳光灼热下孩子们欢呼雀跃的脸,感动于校园的生命依然生机勃勃。这是一个学习创造的地方,是师生成长发展的摇篮。当这一定义又一次震撼我的心灵时,我却强烈地被失落所包围。初三的学生毕业了,长廊上空无一人,他们每天苦读守候的楼道变得那么落寞寂聊。通透明亮的空间,让夏日的风如此凉爽、迷人,而我的心却仿佛被毕业的学生带走,虽然他们的离去仅仅在昨天。突然想起中考语文作文话…  相似文献   

5.
一、在数物结合中培养数感 孩子们未上一年级时都会数数。而且数到100几乎都不成问题。但数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却是模糊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只会“背数”。  相似文献   

6.
1950年,老舍夫人带着孩子们从重庆回到北京。老舍先生在站台上,郑重地喊着孩子们的学名问好一声:”你好,舒乙!”永远留在了儿子的记忆中。老舍爱孩子,无论是朋友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子女。他没有美好的童年,总是以欣喜和慈爱的目光注视着身边天真烂漫的儿童:“每逢我路遇幼儿园的孩子们,一个拉着一个,说着笑着唱着,像清早睡醒的小鸟那么活泼,我总要站住,细细地端详他们,数一数他们梳着几种小辫儿,穿着几种花样的鞋袜。我是那么欢喜,总想把他们都领到我的家去,陪他们痛快地玩耍半天!是的,由孩子们健康的小苹果脸上,我看…  相似文献   

7.
<正>一那天天气不错,和往常一样,吃过午饭便到塑胶操场上走一会儿,不多久孩子们也下来了。孩子们到沙坑处玩,旁边是健身器材。我到健身器材处玩起来,不一会儿孩子们也像小蜜蜂般飞了过来,就开始攀爬起来,我说只能爬三个梯子那么高,不然会摔倒(其实我不是怕他们摔倒,是顾及到学校安全方面的要求,只是怕孩子们玩野了,万一出事也不好)。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礼物     
我在一个小镇长大,从我家到小学只要走10分钟;就在那不久前的时代,孩子们可以回家吃午饭,并且发现他们的母亲在等待着他们。  相似文献   

9.
"绘画"似乎有着神奇的魔法,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如痴如醉。从他们开始学会拿笔那一刻开始,不少孩子就开始了他的"涂鸦"时代。小学低年级孩子亦是如此,他们对画画特别感兴趣,在绘画时不少孩子还会自言自语,时常会画好后讲述自己的作品,这样孩子的话自然而然地就多了起来,他们就有话可说,也就有东西可写了。那么,我们的语文写作是不是就可以借助于"绘画"的力量,调动起孩子写作的欲望呢?  相似文献   

10.
《教书育人》2010,(6):9-9
健康向上的自尊心理是孩子们以后面对生活挑战的重要法宝,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孩子更容易处理生活中出现的矛盾,也更有能力抵抗消极的压力。相比之下,那些自尊心弱的孩子面对挑战就会变得焦虑不安、垂头丧气。如果他们再产生“我没有那么好”或是“我做什么都做不对”的想法,那么他们更容易变得消极、沮丧、孤僻。父母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尊呢?下面的几点建议也许会很有用:  相似文献   

11.
李军 《教师》2014,(27):33-33
小学习作教学中,当孩子们有话可说,一步一步扎实地从句子训练、片段训练中走来时,他们就会掌握一些习作表达的技巧,就一定会充满信心,快乐地进入习作乐园。  相似文献   

12.
七天特别日     
正不知从何时起,我感受到了教学生活的平淡,这种平淡让我感到莫名的惆怅与疲倦。尽管学生们个个乖巧听话,每天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我总感觉他们的眼神中少了一份明亮,少了那种源自心底的快乐。感受着孩子们的成长,我的心中却袭上一缕隐隐的痛。我更愿意看到孩子们像一只只小鸟飞翔在校园里,更喜欢听到他们银铃般的笑声。该怎样给孩子们的生活添点阳光,添点色彩呢?我陷入了沉思……一个灵感,享受"称赞"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其实,孩子们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引导得法,孩子们就会在不经意间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在生活中学会探究,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通过深入学习,不难发现: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探究的过程,往往比得出某个结论、出现某种结果来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你幸福吗?"是2012年的流行语。在听到别人无数次被问之后,我想问一下自己:"我幸福吗?"在答案从内心传递到嘴边的时候,我眼前浮现出孩子们灿若鲜花的笑脸和晶莹的眼睛,他们伴随着我的每一天,那份充盈灵动、心心相印的感觉是不是就是幸福感呢?"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若能和孩子们心心相印,教育就会变成一种幸福的生活。在班主任工作的每一天里,我都努力地把教育变成  相似文献   

15.
快乐学英语     
陈双梅 《青海教育》2007,(11):40-41
作为英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快乐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就像米卢所信奉的"快乐足球"一样,只要孩子们找到了英语学习中的快乐感觉,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并处于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那么,如何能让孩子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感受快乐,同时又乐而有  相似文献   

16.
在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往城市重点学校就读时,武汉有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让孩子们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一个山村的废弃小学内学习生活,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育孩子,过着类似"世外桃源"的生活。"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保护孩子们的天性,尽可能地给他们自由,给他们一片没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陪伴他们一起学  相似文献   

17.
【题记】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到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孤独地留下,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这个被称为"草样年华"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如何在没有父母温暖的呵护双翼下生活和学习的?在广昌二小,也有着这样一个孤单的群体,这些缺失父母温暖的孩子们在学校和老师的关爱下,快乐地成长着,他们变得不再孤独。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广昌二小,走进这些留守儿童中间去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18.
许凤新 《教师》2013,(15):51-51
一提起线描画,在人们的头脑中便会出现"黑白"这两个字眼,似乎黑白色调的绘画成了线描画的代名词。但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是多彩的,他们享受着色彩缤纷的画面给他们带来的视觉冲击,那么孩子的黑白线描画能否像多彩的世界一样绽放出艳丽的色彩呢?以"线描画:手"为例,看孩子们的手亮  相似文献   

19.
陈薇 《课外阅读》2011,(10):26-29
"妈咪!妈咪!"2010年12月的一天傍晚,当李星陆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教育机构时,一群刚下课的孩子们笑着叫着,冲进她的怀里。对每个孩子,她都会微笑着注视几秒。"如果你看了一个孩子,那么其他的孩子你也都要看到,"李星陆体贴着孩子的敏感",因为孩子会记得。如果你没有看,她(他)可能就会受伤。"他们都是玉树孤儿。地震前,他们的"家"是李星陆参与创办的位于青海省玉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孩子说起吃的自然是眉飞色舞。如果让他们说说食品的种类,那也肯定是张口就来:从主食、冷菜、热菜、汤羹到甜品、小吃等等,10个手指怎么也数不过来。那么,就让孩子把作文当美食吧。让他们去品尝这些作文美食,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