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亟需基于传统以PC互联网服务为主转向为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本文研究了高校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呈现出轻量化、个性化和即时化等新需求,针对这些新需求,提出了基于现有信息系统资产和移动信息门户(移动APP门户和微信公众号)构建面向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移动应用建设框架以及该框架应用集成思路,最后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移动应用建设实践案例验证移动应用框架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及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传统的数字校园的应用难以解决用户查阅信息的实时性与用户的移动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对基于移动终端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相关技术的分析,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的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一站式服务。提高智慧校园接入的终端类型、智慧校园的信息化、共享化和实时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终端应用越来越普及。与传统互联网平台相比,移动终端有利于信息集中化管理,其带来的便携性、时效性、个性化是其它工具无法媲美的。针对校园信息服务APP需求,采用移动通信技术和Android开发平台,对应用平台总体框架进行了规划,重点研究了系统实现中涉及的几个关键技术,实现了登陆、注册、招聘信息、活动信息、课程安排、学校新闻、分享等功能,提高了学校信息化管理运行效率与层次,加快了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移动学习开始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以"带传动"教学案例为例,运用蓝墨云班课APP,尝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机电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讨了翻转课堂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优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校园一卡通系统中,校园卡只是一个被动的信息载体,用户界面的缺失导致系统无法与校园卡用户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并且存在卡片易被克隆和携带不便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NFC技术和云服务的手机校园一卡通系统。系统使用智能手机中的NFC功能,通过APP方式与位于学校私有云的手机校园一卡通系统进行数据通讯,不但实现了传统校园一卡通的全部功能,而且丰富了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校园跑APP在监控学生体育活动、提高体质健康及体育课程考核等方面功效显著。为解决使用过程中违规代跑、考核失衡、课时代偿等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校园跑APP功用为提高体质健康与运动表现、增加体育锻炼行为与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丰富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2)校园跑APP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有价值与功效界定模糊、挤占常规体育课堂时间、骑行代跑、功能单一等。3)干预措施为切实明晰校园跑APP功效与价值、加强中后期校园跑APP监管、适度开放引导发展APP社交功能。研究建议:根据体育健康课程需要合理使用校园跑APP,强化过程监控、后期反馈及整合协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学习在人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日渐深入,移动学习终端APP的设计开发技术也日趋完善和多样化,然而学习者在进行移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移动学习应用平台的资源形式单一、缺乏交互等。为提升用户的移动学习体验,实现人机交互,通过对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结合移动学习终端的使用特点,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移动学习终端APP的交互模型,旨在为人机交互和移动终端交互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移动终端APP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为数千人甚至数万人提供教育、生活、餐饮等服务,让学生能够在大学当中愉快地进行生活、学习,获得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使用用户的壮大,让更多人从手机APP、手机客户端获取知识,得到便利。本文立足于当今校园APP的运用情况的分析和运用,探索其在校园应用当中的潜力和前景。根据实际需求,研究分析出校园APP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结合在大外"掌上课表"开发实现过程中的多种实践及经验,对移动应用平台架构、尤其是对开发实现APP时如何获取外部数据给出四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以供校园APP开发者熟悉和了解该平台,共同开发种类繁多的校园APP,推动移动校园的使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指自带设备办公,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等,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这些智能移动终端接入内网搜索资料、访问资源和处理业务。而这一切应用在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既为师生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包括内部资料的丢失、内网安全等方面。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当前BYOD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实现BYOD所遇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而智能设备的出现,则使人们的用网习惯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当代大学生是主要的网络使用人群之一,也是使用移动智能终端主要群体。因此,在高校校园体育活动中使用智能APP具有广阔的空间,其能够改变传统的校园体育活动方式,使高校的校园体育活动管理更加智能化。本文对高校校园体育活动智能APP的功能设计进行分析,并就其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移动终端技术APP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当代大学生使用APP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出在移动终端技术下大学英语学习的新型模式,并进一步阐述其特点意义和价值,为学生、老师、APP开发商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2015,(10):73-79
MOOC已经在国内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热潮。然而,关于MOOC的移动学习方式研究鲜有报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使用手机、PAD等移动终端上网的比例越来越高,探讨移动环境下的课程学习十分必要。文章拟从用户的视角,评价国内外主流开放课程平台的移动终端(APP)应用,选取网易公开课、清华学堂、TED、Coursera四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开放课程平台,以安卓系统为例,通过手机APP的安装进行评测。文章还采用归纳整合的"MOOC移动终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维度对比分析,评价了MOOC移动终端的运行和服务质量情况,提出了移动终端平台优化对策,以期为MOOC移动终端应用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是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统称“移动应用”或“手机客户端”。随着移动软、硬件的不断发展,原本作为人际间信息交流中介的智能手机,现正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并逐渐演变成手机媒体[1]。手机媒体体现着不同以往任何媒体的传播功能,简称移动新媒体。随着移动新媒体的与时俱进,手机终端APP在高校的应用,如由自动唤醒系统、新闻中心、课程系统、食堂管理系统、云空间、朋友圈分享功能、图书馆系统、IM系统,二维码应用等等组成的智慧校园,即是当前情势下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在不断的改变着高校学子们的生活。它在高校的应用具有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课堂教学信息化提供了支持,借助移动教学APP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为扭转传统课堂的低效提供了契机。通过以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为例,分析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该课程基于移动教学APP的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并借助大数据对传统课堂与移动终端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横向与纵向对比,最终得出移动教学APP对于让学生真正学起来大有裨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推进“三走运动”的开展,引导广大在校大学生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部分高校引入了“校园跑”APP,以固定周期、一定距离的跑步打卡获取学分等模式开展校园跑活动。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融入“校园跑”APP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校园跑”APP的使用规则、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使用“校园跑”APP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校园跑”APP的使用,体育教师应加强对APP及数据的管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运动规则,在坚持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学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每个学生手里的智能手机都可作为移动终端,即时、准确、便捷的获取、传递信息.为了提高校园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学校可以考虑在原有学生管理网站和网络模块管理中,拓展手机移动校园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为落实教育部"数字校园"的意见,针对当前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局限性,宏暮集团借助国外成功经验,组织力量打造出全新一代"宏暮移动无线网络教室",使计算机不再是单纯的被学习的对象,而真正成为辅助学习的工具,作为"班班通"的高级模式,移动网络教室势必成为未来"数字校园"建设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移动宽带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移动终端的数量已经超过有线终端,移动互连的需求日益增大,随着无线网络建设在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持续建设,校园移动终端应用已经逐步形成数字校园的应用趋势。城市热点结合10余年与广大高校的合作经验,推出了支持iOS、Android等业界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的客户端,将移动门户、校园认证、资讯发布、内部信息交互多种应用融为一体,实现智慧校园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移动校园出现的背景以及移动校园的概念。其次,论述了构成移动校园的基础的移动平台建设所需具备的特性。最后,论述了构成移动校园的上层应用的移动应用建设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