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学生评教工作的具体做法是: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和评教指标体系,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评教前对学生进行分层动员和培训;评教时由监督员与学生信息员一起深入计算机房对学生进行指导;网上评教结束后,采取计算机与人工相结合的统计方式对评教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评教结束后,做好信息反馈工作;评教结果与教师年末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挂钩.评教结果由督导室存档.  相似文献   

2.
刘双 《天中学刊》2010,25(2):68-70
学生评教的最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教师改进教学,学生评教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评教工作也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对评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评教指标体系和评教方式不科学,对评教结果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学生评教最好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学生评教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评判,分析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一些问题,讨论教学对评教结果的应对以及管理者对评教制度的设计,提出优化和完善学生评教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生评教体系。  相似文献   

4.
学生评教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完善学生评教.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学生的评教态度、师生关系、对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的理解、评教方式、评教活动的组织、评教结果的反馈等因素影响到评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要完善学生评教,以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需提高学生评教的主体意识,端正其态度,提高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完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使之更为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帮助学生理解评价指标、掌握评价标准:合理安排评教时间,及时提供评教反馈信息;采用多种评教方式;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结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对甘肃农业大学参与到评教活动中的大二到大四三个年级各个专业的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该大学网上匿名评教学生性别对评教指标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性别在评教目的和评教信度上存在着差异。在评教目的上,绝大部分男生肯定了评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为了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但大多数女生更倾向于认为评教的目的是为了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甚至认为是为了给教师晋升提供参考依据。在评教信度上,有一半多的女生认为评教的信度很高,而不到30%的男生认为评教信度较高。绝大多数男生认为评教信度并不高。大部分同学认为,学生写的评教意见并不是发自肺腑之言,不是对课堂教学的真实反馈,仅仅是泛泛而谈或信手涂鸦而已。  相似文献   

6.
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学生评教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增进师生之间互动,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发挥好学生评教的作用,必须提高对学生评教作用的认识,科学制订评教指标体系,严密评教过程,采取多元的学生评教方式,有效反馈评教结果。  相似文献   

7.
学生评教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高校学生评教工作中主要存在评教指标体系设计不科学、评教实施过程不严谨、评教结果缺乏反馈等问题。而设计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规范学生评教的过程,目的是发扬优势、克服不足、扬长避短,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文结合学校实际论述了学生评教要解决的问题,评教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生评教结果应用是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关键环节,其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评教工作的效果。c学院调查表明,高校内部各群体不能完全信任评教结果的客观性;对如何公开评教结果分歧明显;对评教结果是否与教师人事决策挂钩争议最大;评教结果用于改进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学校需从细致检测、合理反馈、慎重使用等方面加以改进,有效提高学生评教结果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魏锋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242-243
学生楚教学过程的在场主体,通过学生并依靠学生反馈和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学校考核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的、也是必要途径。然而,许多学校在让学生评价教师时,诸多具体做法并未能够充分发挥制度本身的积极作用,操作适当。科学有效的学生评教制度应该是一种标准把握适当,管理者直接参与,立体、多维、全面的评教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评教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高校学生评教工作中主要存在评教指标体系设计不科学、评教实施过程不严谨、评教往往是一次性的、评教结果缺乏反馈等问题。而设计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规范学生评教的过程,改一次性评教为两次或多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