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成果的产出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R&D投入与高校科技创新产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进行检验,分析R&D投入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影响的区域差异,有利于推动各高校和地区制定措施提升R&D投入产出绩效,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社会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研发(R&D)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将高校创新绩效定义为科技创新、学术创新和经济创新三个维度。以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的相关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指标面板数据因子分析对R&D投入"降维",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高校R&D投入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全国总体水平而言,高校R&D投入对其创新绩效有高度显著的促进效应。其中,对经济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科技创新绩效次之,对学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弱。对区域水平而言,东部地区的高校R&D投入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高校的创新绩效受R&D投入的影响不明显,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在考虑地理空间因素的前提下利用知识生产函数构造模型,分析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政府行为以及研发机构数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作用不显著,而研发项目数的增长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产生反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的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分析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我国高校2000-2015年的科技创新数据进行的分析,结果发现:高校用于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投入和产出效率都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设施要素主要有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性经费投入、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  相似文献   

5.
该文选取湖南18个主要产业园区资本、劳动、R&D经费支出为投入要素,应用DEA模型测算全要素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及各要素冗余。按照R&D投入强度分类,测度不同R&D投入强度园区的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报酬、R&D投入要素冗余情况,分析R&D投入对园区技术效率影响并寻找提升园区技术效率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强度与产业园区产出技术效率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D投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有明显的冗余。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2—2014年文化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R&D活动数据,构建中国文化制造业R&D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BC-DEA模型和SE-DEA模型对各细分行业的R&D创新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文化制造业整体效率水平较高,但没有达到最佳状态;3年内R&D效率小幅波动上升,部分行业波动幅度较大;不同行业之间效率差异较为明显,大部分效率较低的行业,R&D规模特别是R&D经费投入上有待提高。为此,应当做到: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优化R&D资源投入配置;提高R&D人员综合素质,完善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推动行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BCC模型,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数值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安徽省整体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部分地市科技创新投入积累较多,科技创新潜力较大;科技创新效率具有区域不平衡性,除少数几个地市效率达到最优外,其他地市创新效率均比较低.建议安徽省各市应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调动研发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全省的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新工科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目前地方高校融入区域经济创新体系的过程受到地方高校与区域的协调机制、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应通过创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完善校企与校地合作机制、推进制度和体制创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等措施,深化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的力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相似文献   

9.
以2012—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省域物流主体为研究对象,构建创新知识溢出对物流业发展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省级层面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拟合关系模型,并利用DEA-BCC模型分析其时空外溢关系。结果发现:创新知识溢出与物流业发展效率呈现强相关性;创新知识溢出效应对省域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具有波动性,但在时序效率上呈现一致性;七省域的平均综合效益值差距较小,但各决策单元的松弛变量差距较大;按平均综合效益值高低排序为“云南>青海>重庆>广西>四川>甘肃>贵州”;七省域平均产出不足率略低于投入冗余率,且投入指标中科技论文数的溢出效应呈现出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04—2019年我国30个省份为调查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法测算科技创新综合得分,进而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制度距离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创新水平逐年提升,但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优势省份科技发展水平走在前列;区域之间科技创新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整体呈“东强西弱”现象。制度距离对科技创新水平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中,财政分权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较大,产权制度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较弱。对此,要坚持走差异化道路,积极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健全边缘地区产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获得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该文在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和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意义,以及分析创新系统的特征、功能、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区域创新系统概念为切入点,论述了区域创新系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培育途径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淄博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现辖五区三县和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总人口418万,现有小学379所,初中169所,普通高中42所.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确保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淄博市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省级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市和首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2001年4月,淄博市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基础教育面临改革发展的新一轮机遇与挑战,如何基于教育信息化,谋求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本刊记者专程赴淄博采访了淄博市教育局分管教育信息化的张景春副局长.  相似文献   

14.
《太原大学学报》2017,(1):14-18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不同创新主体的研发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无效率现象普遍存在;创新失衡问题突出;教育水平是影响区域研发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技术市场成熟度对区域研发创新效率有积极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与研发创新效率负相关。政府应从加快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等方面提升区域研发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5.
区域高校以服务地方为理念。协同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经济、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区域高校实施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有校校、校所、校企、校政、国际五种协同创新模式。实施协同创新提高区域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应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培植创新团队,精心选择和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以政府保障完善协同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合作创新是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以安徽省为例,基于2000—2018年合作发明专利数据,借助Gephi、Stata等定量分析工具,研究安徽省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特征,探讨创新网络演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安徽省合作创新网络规模日趋扩大,但网络结构尚未稳定;安徽省城市群重视外部知识获取,跨区域网络成为重要的合作途径;地理邻近在网络影响中作用淡化;高校和研究所在创新网络中的桥接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集群的作用不容忽视.经验证明,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往往最先在产业集群特征明显的地区形成.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评述,剖析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内在互动机制,明确产业集群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结合成功案例,提出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标与对策,目的在于推进我国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为增强我国区域经济竞争力,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理论指南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8.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近2500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更是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和全国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之一,"数字扬州"已经深入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这座文明古城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2005年,江苏省做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确立自身优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 扬州市教育局抓住了将教育信息化向纵深推进的发展机遇,选择了"数字化校园区域整体推进"作为发展战略.本刊围绕这一话题,采访了扬州市教育局分管教育信息化的周应华副局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创新能力是与区域创新过程密切相关的组织、机构、实现条件等组成的社会系统的功能体现.遵循综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一套评估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区区域创新能力差分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人才是决定区域创新能力强弱的根本因素,技能型创新人才是区域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可通过构建区域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调整区域高等教育的比例、促进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培养更多的创新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