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个馋虫,最爱吃的是棉花糖。棉花糖松松软软的,而且一到嘴里就溶化掉了,甜滋滋的,可好吃了!可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棉花糖一到嘴里就溶化了呢?我疑惑不解,便去请教老师。老师笑了笑说:“自己解决!”于是,我回家拿来一块冰糖和一袋棉花糖,先称一称,它们都一样重5克,接着拿来一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许下承诺,就必须坚决履行,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反之,就没有人会信任他。小时候,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棉花糖,一下子都快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马上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棉花糖!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许下承诺,就必须坚决履行,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反之,就没有人会信任他。 小时候,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棉花糖.一下子都快“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马上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棉花糖!”  相似文献   

4.
正时间的分量16岁的一天与6岁的一天,同样的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所带来的时间感受却是截然不同的。6岁的时候,你可以坐在公园的草坪上吃一个下午的棉花糖,闻玫瑰的芬芳,然后等待一场缓缓而至的日落。当金黄色的余晖映照你的脸庞,你高兴地拍手跺脚,纵声欢笑。是啊,你还只是个小孩子,理应享有小孩的全  相似文献   

5.
<正>不管什么样性格的人都是一样要吃的,但吃与吃不同,你一吃,你的性格就泄密了。一个人要想对外不泄密自己的性格,还真的是很难,不但言谈举止会泄密,面相手相会泄密,就是日常生活中吃的方方面面,也都能泄密。而且通过吃看性格,泄密也是实实在在的——你爱吃的东西和味道,就能泄密早些时候,俄罗斯研究人员就发现,可以根据人们日常对某种水果的喜好,来判断出一个人的性  相似文献   

6.
那天给学校一个同事的孩子补习中文,这个孩子13岁,正上中学一年级。孩子学校的老师出了一个谜语让学生猜:“吃以前是绿色,吃的时候是红色,吐出来是黑  相似文献   

7.
逝去的童年是我们几时手中的棉花糖,纯纯的,甜甜的、曾几何,斜阳下的巷口却再也没有了那个和我手牵着手分享棉花糖的人。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的脸上长了很多青春痘。一个朋友告诉我,多吃蔬菜就可以让痘痘消掉。我最近一连几天都拼命吃蔬菜。可是痘痘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多吃蔬菜真的能治疗青春痘吗?(初二女生)  相似文献   

9.
正姨妈来我们家玩,给我和弟弟带了两个大大的柚子。我和弟弟都很喜欢吃柚子,没用多长时间,我们就把一个柚子吃得光光的。今天,"吃货"弟弟又双手捧着剩下的一个大柚子,嚷着让我剥给他吃。可是弟弟今天身体不舒服,医生说要忌吃生冷的食物。这可怎么办呢?有了,我脑子中灵光一闪,可以用热水泡一下,然后再给弟弟吃。我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11,(5):24-26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之本性,但“怎样吃”却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无师自通。面对纷繁芜杂的加工食品诱惑和防不胜防的食品安全风险,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以及孩子成长第一个环境的家庭教育,要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营养知识,更要让他学会“自己吃”。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革新》2011,(3):16-16
要培养出善于创新的人才.需要“一对一”的精英教育模式。钱学森先生当年在美国留学时。就经常接受他的老师冯·卡门教授“一对一”的教育。我所提倡的“一对一”模式,并不是说一个老师只能教一个学生.而是说一个老师可以教多个学生.但必须抽出时间进行“一对一”。  相似文献   

12.
正妈妈说:鸡蛋黄每天至少吃一爪。小时候,妈妈经常要我和哥哥多吃鸡蛋,尤其是蛋黄,说是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对小孩子最好了,每天至少吃一个。她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时她在新疆支边,哥哥不到1岁,家里请了个新疆阿姨照顾哥哥。一天,妈妈煮好了30个鸡蛋准备大家慢慢吃,出门之前她跟阿姨说:你可以把蛋黄剥出来用水捣碎混匀了喂给宝宝吃,蛋白你就自己吃了吧。下班回家后,她发现阿姨居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07,(1)
吃火锅是许多人冬季的最爱,但火锅吃多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一、反复腹泻竟是“附红体”作怪Linda最爱吃涮羊肉,嫩嫩的羊肉在锅里稍微一烫,吃起来入口即化,她一个人就可以吃掉一盘。最近,Linda发现自己老是拉肚子,开始以为是吃了不新鲜的东西,但后来发现自己的不适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9月,我接受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班来了一位六岁多一点点的小学生,叫王同学(以下简称"王")。经过一些简单的问话后,第一天就回家了,头脑中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第二天来到学校,一会儿教师办公室来了一名学生,我一看这不是昨天报名的学生吗?怎么到老师办公室来了,只见一脸笑嘻嘻的模样,说要东西吃,我就顺手拿了颗糖给他吃,然后,他回到教室去了,我也没太在意,但一会儿又来了,又要糖吃,我这会儿奇怪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阳光和煦的周末,娃坐在沙发上,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榴莲酥,一边看着《西游记》,电视正巧播到孙悟空师兄弟背着师傅唐僧偷摘镇元子的人参果。瞧瞧《西游记》中的人参果:长得如同又白又胖、眉眼俱全的婴儿,从开花到果子成熟要一万年,吃一个就可以活四万七千年,果子一掉地上就消失了……这下可把娃馋坏了,他扔下榴莲酥,抓着妈妈的衣襟,吵着非要吃人参果。妈妈说:"你确定要吃?好,妈给你买去,哈哈哈!"娃从妈妈的大笑里感到一丝不安,但也毫不动摇他要吃人参果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一个在家倍受疼爱的小男孩,只因要吃几粒进口糖,而堂姐则让他留几粒给父母吃,于是就觉得大受打击,而上吊自杀;一个学生只因在校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而跳楼自杀.这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血的教训,不得不令我引起了这样的思考:这些孩子的心灵是否太脆弱了?一些小事尚且如此,假使他们长大后,遇到更大的挫折,又会如何?而造成他们这样的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其原因和父母在家的疼爱,和老师在校的庇护是否又有某些联系呢?我们这些园丁们是否应该在给予孩子们关怀、表扬的同时,还应该对我们的孩子们进行一些耐挫折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7.
江春 《今日科苑》2006,(1):54-54
一年前,因为喝酒和吃油炸食物的缘故,张老师的喉咙很痛,而且还发烧。医生诊断他得了急性咽炎。打了三天的青霉素和吃了三天的头孢氨苄后,他的不适症状十分去了八九。由于咽部只剩一一点点不适,他以为过几天自然就会好,  相似文献   

18.
郑国忠 《科教文汇》2007,(10X):50-50
一个在家倍受疼爱的小男孩,只因要吃几粒进口糖,而堂姐则让他留几粒给父母吃,于是就觉得大受打击,而上吊自杀;一个学生只因在校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而跳楼自杀。这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血的教训,不得不令我引起了这样的思考:这些孩子的心灵是否太脆弱了?一些小事尚且如此,假使他们长大后,遇到更大的挫折,又会如何?而造成他们这样的原因究竞又是什么?其原因和父母在家的疼爱,和老师在校的庇护是否又有某些联系呢?我们这些园丁们是否应该在给予孩子们关怀、表扬的同时,还应该对我们的孩子们进行一些耐挫折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健康小常识:病从口入,可别因为在外旅行就忽视了饮食卫生。不要吃受细菌、毒素等污染的食物。在吃鱼肉,海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否煮熟,就连奶制品之类的食物也不可以随便吃哦。  相似文献   

20.
西方文化造出一个与现世对立的来世,印度文化造出一个与此岸对立的彼岸,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对来世与彼岸不感兴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国文化中既没有游离于感性的理性,也没有脱离肉体的灵魂。重生务实,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吃”就一向为中国文化所看重,从中国人的“吃”也可以分析出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