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確地組織學生來完成家庭作業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關於消除學生家庭作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不能看作是一個新的問題。舉例來說,鳥申斯基分析記憶活動時,曾經列舉了在教育和教學的實踐中極爲重要的規則。他寫道: 「這裏還要舉出一條規則,即不要教給兒童所不能接受的課業,因爲兒童消化不了這樣的課業,它會損害兒童的記憶力,就像過重的體力負擔會損害身髓的道理一樣。」他又說:「每一天,教師如果能在課業上恰當地花去五個小時,並且能真正使兒童在教室裹工作;那麽,兒童們只在家裏復習學校裏所學得的課業就夠  相似文献   

2.
為了使教師們正確使用教学參考資料,八叉巷中心小學以各种小學參考資料的‘前言’作為第三週業務學習内容。十六日下午校内備課時間(每週四為蠨趥淇螘r間),各備課小組進行學習、討論,推定大組發言人。十八日業務学習時間進行大組討論。這次學習,使教師明確了不能依賴參考資料而削弱了鑽研教材的積極性。如五年級語文組代表發言說:‘當參考資料沒有來的時候,我們很盼望參考資料,這裹面多多少少帶有依賴思想。学習了“前言”以後,使我們進一步明確怎樣正確使用參考資料,正如前言中所說:“……在備課時,首先鑽研教材,  相似文献   

3.
我校教師在學習了總路綫及全國中學教育會議文件後,思想水平提高了,不少教師重視了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向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有的還能把課内、課外較好地結合起來,因而收到較大的效果。從下面兩個事例可以具體說明: 生物科有三位教師,平時對政治、業務理論學習较積極,所以能根據自然科學為生產實踐服務的基本目的來領會勞動教育的意義,並進一步體會到知識和勞動的正確關係,從而也認識到進行勞動教育必须使課內、課外適當地結合起來。他們教「達爾文主義基礎」時,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課堂上講述偉大的自然改造者米丘林的生平與其科學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動而有力的熱愛科學,熱愛勞動的教育。在講米丘林學說的基本原理,米丘林學說在國民縱济上的意義及威廉斯的草田輪作制各節時,注意講明科學是怎樣和生產實踐緊密地結合着,而這種先進的學說又是怎樣通過艱苦的勞動創造出來的道理,並結合我們祖國社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十月號「語文教學在改進中」一文提到各地語文教師在試行遵照普希金專家的指示所進行的教學改革中,提出了許多普遍性的問題,其中有一個是文學作品教學中的辭彙教學問題。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樣解決,現就我的教學實踐及個人看法提出一些意見。首先,我覺得應該從辭彙教學的目的性談起。普希金專家先後兩次論語文教學都著重談文學作品的分析,沒有專門提到辭彙教學。但這並不等於說辭彙教學是可有可無的。然而目前很多語文教師在學習和試行新教學法時,卻很容易忽略了辭彙教學,特別是容易忽略了文學作品的辭彙教學。在北京師大實習生試教「紅領巾」的過程中就表現了這種情況:全課十八個新詞,只在第一課時孤立地講了一遍,而且講得不夠深入(因爲第一課時四十五分鐘,除了組織教學、介紹教材來源、解釋題目、學生講述大意及教師補充引導等過程所需時間外,餘下來給講生詞用的時間決不充分),以下又沒做任何鞏固和復習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的中學語文課裏應該怎樣進行詞語教學的問題,對我們北京市許多中學語文教師來說,還是改進教學實踐上的一個新課题。最初,我們為了加强過去在教學中所忽略了的語言因素,就單純地多講詞語。備課時曾為一詞一語的孤立鑽研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課堂教學中也為一詞一語的孤立講解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考試時也有出題偏重於詞語,孤立地釋詞、填詞之類的情况。後來,我們從檢查教學效果上發覺:這樣單純地多講词語並不等於加强語文課中的語言教育,相反地,這却是我們為了「明確語文教學目的、任務」和「相應改進教法」必須解决的問題。 現在,把我們的一些初步認識和在實踐中的體驗,提供出來,和大家研究。一初步認識到的一些基本原則 (一)明確詞語教學的目的: 詞語教學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達成語文教學的目的,從而要注意下列三點: 1.應明確進行詞語教學不但是發展學生語言,並且也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手  相似文献   

6.
上學期,我們在貫徹學校工作計劃的過程中,感覺到有以下四個問题,須提出來加以研究。第一,貫徹全面觀點,克服急躁情緒。上學期教師在學習市委决定後,都是情緒飽滿地迎接新的學年。在「授課計劃綱要」(下稱綱要)、「參考資料」到手後,都積極鑽研教材,埋頭備課,一致要求提高教學效果。但是不久,我們就發現在教師辛勤工作的新氣象裏,潛伏着急躁情緒。教師在工作裹體現的不是全面發展的方針,而是簡單地用考試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指標,要求學生把課本內容死記住,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具體表现,這樣在教學中就出現了如下的現象: (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是把教材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而是把教材硬塞給學生。最突出的是語文課中的詞彙教學,教師備課時間大都用來搬字典,在教案上逐條地寫詞彙定義,講課時就把詞彙的定義孤立地機械地搬給學生。例如離開課文把「從容」解釋做「經費不充足,還有些困難」,「地位」解釋做「官職」,學生若用這樣的定義解釋「從容就義」和「國際地位」是要鬧笑話的。甚至於有的詞彙,教師也摳不出定義來,解釋「緣故」是「因為什麼事」,「原因」是「推究什麼事」已是很牽强,而「怪不得」「越來越」教師也實在下不了定義。其他課程也都是如此,教師在鑽研教材時不是考慮如何貫徹總的學科目的和這一課的目的任務,而是要求學生把書上有的材料統統記住。因為教師最大的顧慮是怕學生在考試時答不出。有一次歷史課的觀摩教學,講各族人民反清起義裏的白連教起義、天理教起義、維吾爾族起義,教師就會把課本上的每一個人名、每一個年代都一無遺漏地作了講述。教師備課不是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研究如何更好地組織教材,只是按照「綱要」分配材料,填註解釋。  相似文献   

7.
完成家庭作業是學生學習工作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如果說學生教室內的工作是在教師的監督之下來進行的話,那末,家庭作業就需要他們獨立地去進行了。仔細研究學生的理解、記憶、回想、系統的復習以及牢固地掌握實踐技巧等,證明由於教材的關係使學生負擔過重的現象,是在一上課時就開始的。如有些教師,由於沒有充分準備就上堂講授新教材,兒童在上課時力不勝任的學習,就使他們沒有把知識牢固地掌握起來,就會把夾生的東西包括到家庭作業裏去。因此,學生們不得不在沒有教師領導與幫助的家庭中,來掌握他們應當在課堂上所掌握的東西,這就是學生家庭作業負擔過重的第一個原因。  相似文献   

8.
如此觀摩     
觀摩教學是學校研究教學、交流經驗的很好的方式,但是,如果態度不對頭,也就會流於虛僞的形式主義。 讀者浮漾同志反映:他們學校最近舉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物理觀摩教學,不單有本校許多教師參加,而且也有許多外校、教育局的人來觀摩。於是事前物理老師大力預備,並且把他所要提問的人都佈置好,把準備在課堂上提問的問題也都事先發給被提問的同學去準備。目的是等到觀摩謀提問時,學生能夠「完善」地回答出來,以示他的教學「效果」。也有這樣的情形:有的教師平時對教學不認真、不夠負責,而到舉行觀摩時才來「表演」,才來「顯身手」,講得十分起勁,十分熟練。提問時故意只找好的同學來回答。  相似文献   

9.
我教「社會科學基本知識講座」一二兩册已近三年,開始時学生反映:「道理太深,聽不懂」。另外,入學新生一般認為「是來学技術的」,對政治課学習不够重視。同時我個人對政治课教学的任務和要求也不很清楚。這樣就在我的政治課教学上存在着三個主要問題:(一)学生不重視政治课,教師努力不够,因而学習积極性不高;(二)教材深,教師講得不好,学生聽不懂;(三)教師對於政治課教学總的任務和具體要求不明確,不知道怎样貫徹政治思想教育,完成教學任務。在學校黨和行政的領導和帮助下,經過二三年的摸索,我才體會到这三個問題基本上都是教師的問题,都應由教師來负責解决。现在把我解决問题的不成熟的辦法介紹於後: 一、怎樣培养学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開始以為學生学習不積極,是單純技術观點在作祟,後来我認识到:即便学生有單純技術觀點,教師也應該教育他們,使他們纠正錯誤,因此問題還  相似文献   

10.
從自己的教課過程中,我感到如何启发同学对历史课学习的积極性,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问题。有的同学说:‘歷史課最難,不好学。’也有的說:‘史實、年代太多,記不住,容易亂,’因此多数学生對历史課的学習兴趣不高。為了解决這個問題,自己在改進教學過程中,曾在這方面作了些努力,今願提出初步摸索的點滴體會,和同志們共同研究,並希望提出意見。关於怎樣在历史教學中提高同學的學習积極性的問題,我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的。一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使同學明確學習历史的目的性,是提高同学学習积極性的根本辦法和首要前提,因為不論教師講得怎樣有興趣和富有吸引力,但僅僅這一點还不能养成学生完全自覺的学習歷史,凱洛夫‘教育學’曾這樣告訴我們:‘……對兒童的求學並非一切都得照着引起直接興趣的方法去作,也有許多事是應  相似文献   

11.
平時,從廣州、北京、哈爾濱等處給我寄來了充滿着熱情的信;假日,我的屋子裏往往沸騰着來自武漢大學、華中工學院的青年們的談笑聲。他們那是一九五四年畢業的,我曾經是他們的班主任。他們用書面或口頭告訴了我他們的新的生活、新的快樂和困難;有的告訴我已申請入黨;有的告訴我體重增加了五公斤;有的說,他們在軍事學院裏一切很好,保衛祖國的决心更加堅定;有的說,他原想學造船,但被分配在機械系了,他一句話也沒說,因為你告訴過我,「說一句話都要考慮到是否對黨和人民有利,有利就說,無利就不說。」……我的心頭上往往浮起蘇聯電影、油畫、小說中的教師形象,我經常反覆默誦着馬卡連柯的一些名言。這些形象、名言永遠是我的方向、榜樣、座右銘。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自問做得很不够,但我的確曾經誠實勞動,而這些,就給我帶來了許多許多未曾想到的快樂。有人說,這是不必要的:在運動場上,何必整天跟學生們一起蹦蹦跳跳呢!在遠足的時候,何必跟他們一樣爬山骑車呢!但是,我却在這些活動中了解了學生們的性格上的特點,也和他們共同渡過了歡樂或緊張的時刻,所以,常常有學生把日記悄悄地拿來給我看,把他們生活中的「秘密」吐露給我聽……要深入學生們的內心世界,掌握他們生活中的性格特徴,那就不應只是從課堂上觀察他們,而且還應在課堂外、家庭裏、社會活動中去系統地觀察、了解他們。一個班主任,首先應該愛他的學生,應該了解他們,尊重他們,同時還得嚴格地要求他們。三年前,我剛做班主任的時候,一位老師搖着頭來告訴我,蕭昌耀是一個固執的學生,他在上課的時候,對着老師大啃燒餅,當老師責備他時,他竟大搖大擺走出教室。他一向宣稱,他是不入團的,却要暗暗地與團員比個高低。但是,我終於看出他的勤勞、耿直、負責的特點:他每天在家裏挑水;他在學校  相似文献   

12.
有一個學校,全面推行課時計劃以後,為了「有計劃」地掌握課堂教學時間,便採用了一種「新」的措施。這不是加强課前準備與授課計劃,而是每節課到十五分鍾時就打鈴一次,用以表示「提问完了」;下課前五分鑪再打鈴一次,用以表示「佈置作業」。為了使教學環節符合打鈴時間,教師在课堂上「戰職兢兢」。還有一个學校,也是為了便於教师「掌握」課堂時間,每節课按五個教學過程打五次鐘。教師的授課環節,符合打鐘鐘點的,才算教的「成功」,「符合」先進教学經验。另有一個学校的某位教師,費盡「苦心」,「研究」出一种掌握課堂時間的「方法」:上課拿一根燃着的香,香上刻着五分钟、十分鐘的記號。把它裝在玻璃管内,放在講桌上。說這是「發明」,起名叫「課时計」。據說还要推广起來。  相似文献   

13.
本刊這一期刊載的普希金教授等關於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幾篇文章,值得我們所有的教師同志們注意。現在我們有些高等學校和中等學校的某些學生、學習方法不好,獨立工作的能力很差,對所學的功課或者消化不了,抓不住最主要的東西,或者不能鞏固,不會在實際中運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各方面予以極大的注意,改進我們的教學工作,藉以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給學生以鞏固的科學知識。 據說,清華大學水利系有一位同學,在聽了蘇聯專家的幾堂課以後,感到非常滿意。對人說,他從來沒有像這樣的當堂把所學的功課消化理解得既透徹、深刻,又能運用。「過去老師只是教我們比著葫蘆畫瓢,結果還是畫不好,可是聽了專家的課以後,我覺得各種各樣的瓢都有把握畫好了。「這位同學是  相似文献   

14.
阮鴻莊又名阮景孟,江蘇淮安人,三十九歲,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個人教職員成份,一九五二年三月被招聘到熱河,分配到凌源中學任教,一九五二年調到承德師範學校任美術教師。阮鸿莊自到熱河省工作,表現就不好:不遵守國家政策法令,壓制學生,謾駡教師,經常和領導吵鬧;打擊諷刺工農子弟。由於上述情况,在凌源中學無法繼續工作,才調她到承德師範學校。其閒雖經過思想改造和各種社會改革運動,但她的惡劣思想作風,仍無絲毫改變;在承德師範二年以來,辱駡、壓制同學比從前更厲害了,甚至惡意報復,變相體罰學生。如:三年一班同學劉明生給她提過意見,雖然一舉期來劉明生的作業都是五分,學期末她却給劉明生評爲三分。全班同學意見紛紛,而她還說;「凡是給我提意見的人,將來在分數上找齊,我這樣作是叫你們覺悟覺悟,」在籌備「五一」展覽會時,有的同學到展覽室裏去,她駡同學:「你們滾出去,」三上三班趙正達給她提出意見,她上課就把他「尅」了二十分鐘。體、音、美組召集各班科代表會議徵求同學們的意见,同學們對她的課提了些意見,她對科代表大發雷霆,追問都是誰給她提的意見,而且不讓同學午睡,「訓」了一個午休,弄的科代表直哭。她還質問三年四班楊長恕說:「你反映的意見是誰說的?」楊回答:「全體同學們的意見。」她駡揚長恕是混蛋,楊長恕被她駡哭了。後來有些老師把楊長恕勸走了,她還追着要打。有一次,她辱駡初二第二班學生楊志新,還拉着他找校長,到了校長門口,用手使勁一推,把楊  相似文献   

15.
親愛的同志們: 今天是我這次來中國和大家最後一次見面了,雖然我來的時間不長,但仍有些依依不捨,我還想多做些工作,但時間不够了,我希望今後還可以為大家做些工作。今天談談到中國的觀感及參觀學校後的意見。我訪問的學校不多,而且都是好的學校。這是我有意識這樣做的,因為要真正了解新型學校,首先要看些好的學校,以了解其總的方向和前途。在中國我的確看到這樣新型的好的學校,特別是上海的一所中學和瀋陽高坎村小學給我的印象最深。為什麼我要舉出這兩所學校,把在這兩所學校中所看到的好的事情向大家說呢?因為上海這所中學除了辦理得很有條理,教學工作作得很好外,我還看到一些新的東西。這些是其他學校應該學習的,應該加以推廣的。我曾參觀了一個年青女教師的課堂教學,我對這節課感到很驚訝,這堂課的確達到了現代新的水平,甚至在聽完課後,我提不出意見,這節課可以說做到了盡善盡美。最使我讚嘆的是什麼呢?首先是我不懂中文,但沒有翻譯的幫助,我完全了解了這一節課。通過這節課看到教師有聲有色地叙述教材,很自然地使用直觀教具,很好地進行教學。這些充分地說明教師準備得很好。她在事先並不知道我們聽她的課,我們是偶然地選擇聽這一節課的。所以首先給我一個强烈的印象是她的工作態度,她那樣勤懇地、認真负責地對兒童進行教育,使我很感動。 這一節課的內容是講授幼苗的生長。這位女教師在上課兩週前開始備課,她準備了種子萌芽後幼苗生長的各個階段的直觀教具,她的講台上真正做到了像一個小實驗台那樣豐富,這位女教師給全班每個學生準備了圖片或其他教具。她讓學生看幼苗生長的過程,並且很清楚地加以說明,學生在課堂上都很  相似文献   

16.
我擔任後師一年級的達爾文主義基礎課程。經過一年來的教學,初步得到下面一些體會。 從備課中我深深體會到鑽研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只要能抓住教材的本質,分清主要與次要,便能給課堂教學做好準備。要掌握教材的本質,首先必須鑽研教學大綱。在去年備課時,雖然也知道教學大綱是教學的依據,但思想上並不重視,認爲只可做擬訂教學工作計劃和講授每章每節時的參考,用不著仔細研究它的章節內容。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當準備物種起源基本理論單元時,便脫離了大綱的指導,認爲只要說明達爾文物種起源的學說是進步的,和指出他只看到量變和種內競爭的錯誤就行了,而對於達爾文學說是生物科學上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四年六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佈了「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其中指出:「今後我們的中學教育既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又要重視系統的科學知識的教學,同時還要注意體育衛生教育。」我們全國的教育工作者,一般都在為貫徹政務院這一個指示而積極努力。各地區的教育行政機關進一步加强了對中學的领導,有些地區組織教師編製出一套教學綱要和政學參考資料,有些地區還建立起教學研究室舆教師進修學院,為教師在職學習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許多學校校長更加注意領導教學工作;廣大的教師積極學習,認真備課,加强了知識考查並認真批改作業。半年來各地已取得不少成績並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但各地在執行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中,有些問題尚須進一步研究。現在只就我所了解的幾個問題來談談: (一)關於廳、局領導方面的幾個問題 第一、統一考試的問題。蘇聯有國家統一考試的制度,我國將來也會逐步實施。目前在某些大城市選擇一兩個科目先作試行(不把它當做一種普遍施行的制度)是有其積極意義的,可以藉此了解各校的某些情况並取得一定的經驗。當然初步試行就免不了發生一些問題,我們應該重視這些新的問題和經驗,以便作進一步的研究。有的地區在半年試行中發現主要的問題是:如果各個學校具體條件相差很大(例如各校學生原有文化知識基礎相差太大、教師及教學設備的條件懸殊等等),統一考試的要求標準就難於適應全部學校的現况。還有統一考試之前,必須進行充分的宣傳教育工作。如果對於這些方面估計不足,準備工作不足,在試行統一考試時就會造成廣大師生的思想緊張。有不少學校因為統一考試成績太低發生了思想波動。有一個學校,因為統一考試成績不好,校長未敢把這個「不幸」消息向師生宣佈,當這個消息從校外傳來之  相似文献   

18.
工作三年來,我自始至終保持着充分的学習時间,也確實看了不少書,自覺有了一些進步。有人說:‘他是高級教師,担課少,有時間學習;我們一天到晚的上課,那來時間学習!’也有人說:‘他的水平本來就高,學習容易,我們不行,沒有辦法。’其實,我也担任过初級教師,同時我本身的文化水平並不如大家所說的那麽高;開始工作的時候簡直二年級也不能敌。那麽,我的學習時間從哪裹來的呢?讓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經驗吧。首先是直接的利用時間。我最初做二年級級任的時候,担任的課務在時間上說是比較重的:每週有廿六至廿八節課,並担任過學校的總務工作险n時間雖然多,可是作業的處理是比較簡單的,所需時間是比較少的。這樣早晚的時間便是很好的學習時間。這樣利用時間必須生活正常,每天按起身時間起身,按睡覺時間就寢。因為一且生活不正常,學習便會受到影響。所以,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地堅持。  相似文献   

19.
「老師,貫徹勞動教育就是為了動員一部分學生參加勞動生產,對不對?」「對,我想大概對。啊,但我可不保險一定對,這或者是過渡時期的辦法吧!我弄不十分清楚,你還是去問問政治老師吧!我教地理,對政治懂的不多,我準備到暑假系統地把政治學一陣。」另一個學生來問這位老師:「老師,我們自然地理課本中關於『褶曲山』和『斷層山』兩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不是已在『人民教育』一九五四年四月號作了重要更正嗎?怎麼您還是照原樣講呢?』「啊!重要更正?在哪里,你趕快把這個材料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吧!」接著又說:「到暑假我要把這些新的地理知識系統地學一學。」今天,教師要對學生全面負責。而上  相似文献   

20.
一位原先教三年級的老師,這學期擔任二年級的課。教了幾課後,同學對她提出了一些意見:「你這樣教我們不太懂。」「老師,你要向黃老師(新教師,原來教二年級的)學習一下教法!」這位老師聽了這些話,就在課堂上氣忿地說:「我難道三年級教得來,二年級教不來嗎?難道大學生(自己)不如高中生(黃老師)嗎?你們要知道,黃老師是你們的老師,不是我的老師!」新教師的業務水平一般的是要比老教師差一些,這方面新教師要虛心地向老教師學習,然而由於新教師的熱情、肯鑽研、虛心學習,在教學上也創造了一些經驗。上面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