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亚麻油中分离不饱和脂肪酸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饱和脂肪酸在亚麻油中含量很高,其在医药、工业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广泛用于保健食品及石油制品添加剂、橡胶、涂料等方面.本文采用低温结晶法,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得到理想产率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2.
《文山学院学报》2014,(3):17-20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花生和紫苏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花生的含油率为34.60%,紫苏种子的含油率为39.40%。GC-MS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组分,即: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10-十八碳烯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紫苏种子油中共检测出5种脂肪酸组分,即:棕榈酸、亚油酸、α-亚麻酸、硬脂酸和10-十八碳烯酸。花生油中脂肪酸的主要组分是亚油酸53.05%、油酸31.74%、棕榈酸7.95%;紫苏种子油脂肪酸的主要组分是α-亚麻酸80.06%、亚油酸11.83%、棕榈酸5.37%。花生油和紫苏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85.21%和92.81%。  相似文献   

3.
探索了从商州产核桃叶中提取挥发油的条件,结果表明理想的提取条件是:水浸泡1-1.5h,水蒸汽蒸馏4-5h(蒸出液680-720mL),等体积乙醚分三次萃取、干燥后蒸发乙醚.得淡黄色挥发油,产率为0.46%.  相似文献   

4.
核桃叶中挥发油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从商州产核桃叶中提取挥发油的条件,结果表明理想的提取条件是:水浸泡1-1.5h,水蒸汽蒸馏4-5h(蒸出液680-720mL),等体积乙醚分三次萃取、干燥后蒸发乙醚,得淡黄色挥发油,产率为0.46%。  相似文献   

5.
制备多种酸性沸石,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对沸石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试验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选定了HY9沸石作为理想催化剂,选定了沸点较高的二甲苯作为理想溶剂。在理想条件下,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有着较高的产率和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条件下植物激素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比较Hoagland营养液和Amon营养液在紫苏无土栽培中的功效。结果表明:紫苏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25,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激素为1×10-6mg/l的赤霉素;Amon营养液对紫苏的无土栽培优于Hoagland营养液。  相似文献   

7.
1.这篇短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二部分从____段到____段,三部分的大意可以概括为_____紫苏、怜爱紫苏、____紫苏。(两个横线上各填两个字)2.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表现了对紫苏的怜爱之情?(各不超过10个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为什么反复提到“清贫的童年”“童年再枯黄的日子”?这与写紫苏有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大量地运…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地区3种玉米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的方法提取3种玉米油,对3种玉米油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3种玉米油的产率分别为:黄玉米4.85%、白玉米3.25%、黑玉米6.7%.分析结果表明,黄玉米脂肪油中鉴定出9种脂肪酸,占黄玉米脂肪油的93.97%,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2.56%;黑玉米脂肪油中鉴定出7种脂肪酸,占黑玉米脂肪油的89.7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56%;白玉米脂肪油中鉴定出6种脂肪酸,占白玉米脂肪油的76.34%,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2.61%.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采用固体酸Zr(SO4)2·4H2O为催化剂合成苯甲酸异戊酯。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率可达96%以上。该工艺具有产率高,生产过程简单,反应时间短,无腐蚀,无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用桃金娘烯醛在Cu/ZnO催化下异构制备紫苏醛,重点考查了反应温度、真空度、空速的影响。在真空度为10mmHg、反应温度为185℃、空速为3h-1的条件下,桃金娘烯醛的转化率为90.2%,紫苏醛的选择性为53.3%。  相似文献   

11.
对五味子脂肪酸的组成和主成分亚油酸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对五味子中脂肪油进行提取,并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由五味子中分离鉴定出9种脂肪酸,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成分亚油酸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索氏提取方法提取柞蚕蛹油,用KOH/CH,OH酯交换法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共鉴定出13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以亚麻酸(LNA)、棕榈酸(P)、硬脂酸为主,柞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总量的66.63%.  相似文献   

13.
柞蚕蛹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方法提取柞蚕蛹油,用KOH/CH3OH酯交换法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共鉴定出13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以亚麻酸(LNA)、棕榈酸(P)、硬脂酸为主,柞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总量的66.63%.  相似文献   

14.
对酿酒后山葡萄皮和籽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酿酒后山葡萄皮和籽中的脂肪油,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脂肪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酿酒后山葡萄皮鉴定出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脂肪酸总量的72.59%,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4.98%、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5.35%;酿酒后山葡萄籽鉴定出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脂肪酸总量的87.30%,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9.58%、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90%.  相似文献   

15.
醋浸后花生脂肪酸的变化及其营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间有关于服用醋花生预防疾病的说法,文章在通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醋浸后花生脂肪酸变化的基础上,探讨醋花生作为保健食品的作用机理。认为,在醋浸过程中,醋花生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下降,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相对含量显著升高,从而说明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醋花生有更显著的功效,降血脂的作用更突出。  相似文献   

16.
以山里红果肉与核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山里红果肉与核的脂肪酸进行提取,并应用GC-MS技术对山里红果肉与核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山里红果肉与核中的脂肪酸均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以乙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对产于辽宁鞍山茄子籽油提取后,采用氢氧化钾一甲醇法对其进行衍生化.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衍生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检索NIST98谱图库,最后从茄子籽油中分离确定了13种脂肪酸,其中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测得各化学成分在脂肪酸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真鲷鱼肉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其营养价值,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样品中脂肪油进行提取,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从真鲷肉中鉴定出16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6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37.68%.不饱和脂肪酸10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63.32%.真鲷鱼肉的∑PUFAω-3/∑PUFAω-6的比值为6.35,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气相色谱法(GC)分别对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棉铃虫不同时期血淋巴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棉铃虫血淋巴的软脂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的含量都比其它类型脂肪酸的含量高得多;感染和未感染棉铃虫血淋巴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均在80%左右,感染1~3d,感染组血淋巴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逐渐下降,饱和脂肪酸情况相反;4d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逐渐上升,而饱和脂肪酸情况又相反.上述研究结果将为研制接近于宿主血淋巴成分的体外培养液,促进中华卵索线虫体外培养获得成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