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道找规律画图填数的题,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师可先说明题意,再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规律:第二个图形比第一个图形  相似文献   

2.
期中考试刚刚落下帷幕,学生就来找我,说:“老师,这次考试数学试卷蛮难的.有些题目,我连题意都没有读懂,我怎么做题……”我说:“你们先说说看是哪些题,我们共同分析读不懂题意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再寻求怎样才能读懂题意.”  相似文献   

3.
分数应用题特别是分率不直接对应的稍复杂的应用题 ,学生无法找准单位“1”的量对应的分率 ,往往束手无策。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解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呢 ?一、分析题意写数量关系式分析题意找正确数量关系是列方程的依据 ,也是列算术式的依据。在教学时 ,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 ,写出题目中所求的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写出题目中已知数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数量关系 ,再把数量关系式用等式表示 ,对未知所求的量用“ ?”表示。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就会这样地去分析 ,并列方程或列式进行解答。例 1  …  相似文献   

4.
解题教学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都需要教师讲解、点评各种题目,而解题教学应该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开始,它是解题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对题意理解是否恰当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所以理解题意应成为解题教学的核心.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关键信息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进而有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时有,到了初中,从现行课本来看,贯穿于整个初中教材,在初一,初二,初三均有.对于应用题教学,是教材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难就难在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而关键是分析弄清题意.当今教学改革,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而应用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重要的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审题不清,读不懂题意,找不到题目的突破口,等等."图解法"是一种辅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作图,学生不仅可以清楚地理清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使得学生豁然开朗,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题意 ,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可有的同学忽视这一环节 ,常常是一见到题目就拿起笔来 ,“唰唰”地做 ,结果常常出错 ;还有的同学不懂得怎样理解题意 ,怎样找数量关系 ,对着题目束手无策。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题型 ,采用各种有效的途径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培养并提高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一、画图画图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的有效手段。它有画线段图、画集合圈、画图形等方法。1 画线段图有些应用题的数量交错 ,数量关系较为隐蔽。我们须看清题目 ,依据题意画线段图 ,使数量关系暴露出来 ,从而…  相似文献   

8.
<正>应用题对许多学生来说可谓是"蜀道之难",在平时的应用题学习中常常出现读不懂题意,写不出代数式,找不准等量关系等现象.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生解答应用题感觉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不会写出与未知数有关的代数式.鉴于此,本人在探索出一种"抓三量"的分析方法.现引用以下一例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和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9.
杨燕 《初中生》2005,(31):22-24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感到困难的是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常常在此"卡壳".现在介绍一个找等量关系的好方法,用表格法分析题意和找等量关系.请看以下实例.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材第12页,练习三9-16题)第6课时,练习课 思维训练设计 1.基础训练。出示练习三第9题:食品店有95瓶汽水,上午卖了45瓶,还剩多少瓶?(用两种方法解答。) 读一读: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读懂题意。 找一找: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一直是困扰他们的一个难题,首先数学本身就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很多内在逻辑需要学生分析推理才能获得,这是很多学生都读不懂题意找不到解题的要领。主要探究了如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复杂的数学概念中寻找解题思路,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12.
一、高中数学复习考试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在高中数学复习中,老师应寻找适合学生复习的科学性方法,让学生在复习中吃透教材,复习策略和经验要经历三方面来复习:基本点——交汇点——制高点;思路上应分三步曲,指从例题复习教学、审视题意、找思路等方面来进行复习:依循套路——转换视角——先行猜测;心理适应三步曲,指心理训练的三种状态:自在——适应——自信.  相似文献   

13.
一、多渠道理解,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1.多读,学生理解题意的首要条件。一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不多,自读有困难,开始可由教师代读,必须要每读一句停顿一下,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之后,逐步过渡到学生试读、独立默读。不管是教师代读,还是学生自己试读、独立读,都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2.操作,扫清学生理解题意的障碍。应用题中有一些概念成为了学生理解题意的拦路虎,可  相似文献   

14.
当一个新的概念、新的知识学会了,余下的大量时间和任务是应用解题。大部分习题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自己解决有困难,为了让学生学会解题,老师们都在探索研究取代“题海战术”的好方法。 我通过对数学课本中例题与习题的研究发现,只找几个结论所需的条件,不如把题意中的所有的内含、隐藏、潜在的条件全部都找出来。  相似文献   

15.
对于无机框图题,许多同学觉得解题时找不到方向,破题无门:所学知识与题意联系不上.现结合几道高考试题,浅谈这类题的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固体和液体压强(一)固体产生的压力或压强思路与方法:由于压力是垂直作用于受力物体表面的力;固体有压强是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的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所以,解答此类问题时,通常要需要先根据题意找出题设条件直接给出的压力或根据题意计算出压力,分析找出物体的受力面积,然后利用  相似文献   

17.
高军义 《山东教育》2020,(11):38-38
一提到方程,教学流程一般是先读懂题意,然后从题目中找等量关系,最后列方程解答。其中的难点往往是找等量关系。往年我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授课,但效果并不理想。现在再次教授分式方程应用题,我决定改变传统的授课思路,先让学生读完应用题,针对题目内容,让他们找出自己的困惑。  相似文献   

18.
杨惠翔 《教师》2014,(36):116-116
正【案例描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出示案例1:图略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请学生读题后,出示讨论要求。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师:题目要求我们先理解题意,谁来说一说照这样摆下去是怎样摆下去?  相似文献   

19.
杨燕 《初中生必读》2007,(11):26-28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一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同学们感到困难的是:难以从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常在此"卡壳".本文介绍一个找等量关系的好方法,即用列表法分析题意.  相似文献   

20.
刚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常因不会审题,或理解题意不深,找不到正确的相等关系,而列出错误方程,造成解答错误.现举例剖析如下:吞黔夕粼弊撇娜撒麒竭粼瑞端共犯份井兹补兹巢厂衬错解设该厂要用二个月才能完成.依题意得 5只2火了一60. 解之得二-一6. 答:该厂要用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