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一个突出的差异是其灵活的词序变化,变化词序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和凸显句子中的信息焦点。文章将信息焦点理论引进古汉语语法研究领域,并初步尝试运用该理论解释古汉语灵活的词序变化现象。受事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词序变化,作者认为,在宾语前置结构中,只有当宾语后有焦点标记词时,前置的宾语才是被强调的对象,即句子的焦点;没有出现焦点标记词的宾语前置结构中,前置的宾语不是焦点。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常常出现宾语在动词之前的句式。这种宾语前置是古汉语词序问题中的主要部分。宾语前置,即宾语不在原本应处于谓语之后的位置上,而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倒装句中宾语前置有六种类型。宾语前置不仅是一种明确存在的语法现象,而且有着渊源的背景和多样的形式,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此外与此相关的宾语位置变异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国志》代词宾语的词序进行了考察。笔认为,与上古汉语相比,词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宾语的位置上:(1)否定句宾语一律后置;(2)疑问句宾语虽遵循前置的规则,但已出现了后置的趋势;(3)肯定句宾语由于押韵需要而前置,是修辞上的仿古用法。  相似文献   

4.
与上古汉语相比,《三国志》和裴注中代词宾语的词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宾语的位置上:(1)否定句代词宾语一律后置;(2)疑问句代词宾语虽遵循前置的规则,但已出现了后置的趋势;(3)肯定句代词宾语由于押韵需要而前置,是修辞上的仿古用法。  相似文献   

5.
试论状语后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状语后置荆贵生古今汉语的词序基本上是固定的,但由于语言习惯和表达的需要,有时也发生些变化。把谓语放在主语前的叫谓语前置,把宾语放在谓语前的叫宾语前置,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的叫定语后置①。有没有补语前置?没有。因为如果把补语放在谓语前,就成了状语。有...  相似文献   

6.
宾语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动词之前,是上古汉语中最突出的特殊词序。掌握这种特殊词序,对学生准确理解句意,提高高考应试能力都大有裨益。然而,由于宾语前置大多出自先秦以前的作品,且形式多样,使文言阅读量不大的中学生感到难以捉摸。如何教学,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这种...  相似文献   

7.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而又常见的词序。这种词序的出现是有一定的条件的:除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提在谓语  相似文献   

8.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第三章"词序的发展"一节中说:"主——动——宾的词序,是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词序.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是宾语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结构是有条件的.总的条件是:这个前置的宾语必须是一个代词."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当王先生讲到"由指示代词'是'字构成的另一种凝固  相似文献   

9.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词序的发展》(以下简称《史稿》)中说:“主—动—宾”的词序,是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词序。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宾语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结构是有条件的。总的条件是:这个前置的宾语必须是一个代词。王先生所举的例句有“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僖四年)。解云:“‘是征’,要这东西,‘是问’,质问这件事”。这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论衡》的词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疑问代词宾语位置的变化、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位置的变化、介词结构位置的变化、数量词组位置的变化等方面考察了《论衡》的词序,并与《史记》、《世说新语》等书的词序进行了比较,发现《论衡》的词序处于上古后期向中古后期的重要发展阶段;词序的历史发展是渐进的,内部存在着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不是宾语前置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的词序中最突出的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之前。这样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三是宾语用代词复指时前置。这一类的特点是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放在动词前面。但电大现行教材的一种观点认为,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这宾语也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就是说,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也是宾语前置的条件。(见朱振家先生主编的《简明古代汉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257…  相似文献   

12.
词序问题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古汉语特别是先秦汉语而言,一般的词序是:主 谓,谓 宾,定 中……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本文主要以先秦、汉魏语料为依据,简析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及其他有关成分(短语)的位置等几种特殊的词序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语法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从《马氏通》开始,对此讨论就比较热烈。近年对宾语前置的性质做探讨的,比较突出的是石毓智、徐杰等,他们认为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表达焦点的一种类型特征。在此观点的基础上对宾语前置的分类、性质、发展阶段等进行回顾与分析,探讨了宾语前置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性质;从焦点性质和句式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宾语前置应该分为两类三种,即陈述句类和疑问句类,陈述句类内部又分肯定句类和否定句类;宾语前置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各阶段还有内部的不平衡,疑问句宾语前置的规则最为严格,其次是否定句,再次是肯定句,不平衡的原因是因为否定句受到肯定句的类化,而疑问句受到的类化则相对较小,这是因为疑问句和肯定句不属于一个大类。最后,对以前宾语前置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纠正了一些与语法事实相悖的看法,并对更深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古时期是汉语宾语前置句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段,通过对《后汉书》进行穷尽调查以及与相关文献比较研究,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汉语宾语前置不同句式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二是各句式内部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三是《后汉书》中出现的特殊宾语前置句式,一部分特殊句例是模仿时出现的偏差,反映作者使用这些句式已经没有口语的支撑;另一部分特殊用例则反映了宾语前置句式在此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古今汉语的词序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很大变化,基本相同。一般而言,主谓结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述宾结构述语在前,宾语在后。述补结构述语在前,补语在后。偏正结构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时也有语序颠倒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宾语前置。  相似文献   

16.
漫谈古汉语宾语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语序变化会使词组的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发生变化。语序是汉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古今汉语的语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一般说来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补语在中心语后。这种一致说明了语法的稳固性和古今语法的继承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今汉语的语序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其中宾语前置就是一种特殊的语序。下面就谈几点关于古汉语宾语前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鹤窈 《学语文》2012,(2):64-66
一、引言 上世纪70年代,随着语序类型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汉语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的语序模式,其中工具介词词组的词序变化问题受到关注。张赪根据大量的语言资料从历时的角度对这种词序的演变发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和展示。(《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古汉语疑问代词宾语的句法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问代词宾语由前置发展到后置是汉语语法史上的一件大事,本通过对中古时期十种献中疑问代词宾语的统计、描写与分析,认为中古时期是疑问代词宾语由前置发展到后置的重要阶段,但后置并未最后完成,而是呈现前置与后置共存并用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宾语位置变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语后置是远古汉语直到今天的现代汉语共同使用的标准结构,但从商代起,这种结构出现了变异结构-宾语前置,由此引发了两种结构之间的竞争,最终在汉代宾语后置获得了胜利。成为汉语最稳固和最有代表性的标准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主题化、左偏置话题结构都属于主语前有其他前置成分的句子,在英、汉语中都存在.本文是对汉语主题化、左偏置话题结构英译策略的实证性研究,旨在考察汉英翻译中的词序转换问题.研究发现:(1)汉语主题化、左偏置话题结构不用英语主题化、左偏置话题结构对译;(2)当原文词序体现特殊的篇章(discoursal)、信息(informational)或文体(stylistic)意义(meaning)时,译者没有将主题化或左偏置话题放回句中,而用反成表达、被动语态、拆译等手段保留这种词序;当不能保留这种词序时,则采用补救措施再现原文词序体现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