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语的优化教学是文言文优化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汉语成语的优化教学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引导学生集中学习涉及古汉语常识的成语;注重语意相近成语的辨析;联系汉民族文化加强成语的教学;在成语的应用训练中突出趣味性。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一种形式简洁,意义精辟,富有表现力的短语。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来使用,其结构形式一般不能随意更动,一字写错,就会影响文意的正确表达。成语中易错字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一、形体相近、音同或音近致误成语中有许多字,不仅形体相近,而且读音相同或相近,如果不仔细加以辨析,就很容易写错。现举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例:1“不胜而走”误作“不径而走”《’97全国卷)“不胜而走”是说没有腿却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地传播、流行。应是“胜骨”的“胚”川ng),不是“大相径庭”的“径”(…  相似文献   

3.
冯渝 《现代语文》2008,(11):159-160
2008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成语仍然是词语的考查重点,除湖南卷、宁夏卷外,其余各卷均有对成语使用的考查,其中福建卷题型有较大变化,要求考生续写成语并加以解释,强调了成语词义的掌握和语言的运用。天津卷、江西卷、浙江卷侧重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  相似文献   

4.
有些成语词义很接近,但是它们在某些方面仍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运用时若不仔细加以辨析,便会造成失误。下面试从几方面例谈这些成语的辨析。一从词义范围上辨析如粗心大意与粗枝大叶,两者都有马虎大意,很不细心的意思,但后者还有简略、不周密、  相似文献   

5.
在运用成语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该用甲成语却用了跟甲成语在意义上有细微差别的乙成语,导致误用。因此有必要学会辨析同义成语的技巧。下面介绍八种技巧。一.意义轻重不同。有些同义成语意义相同或相近,只是在意义上有轻重的不同。例如"自以为是"和"自命不凡",二者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  相似文献   

6.
成语的考查在高考语的能力阶层中为D级,一直是高考语基础知识考查的重中之重,年年必考。近两年各地的高考语命题大多侧重于考查对形近成语的辨析,因此,对那些“形”相近而“神”不同的成语,我们要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7.
成语一直都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经过“千锤百练”,形成了固定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意义,言简而意赅。使用得当,可使语言精练,鲜明生动,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如果理解偏差,使用不当,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特别是一些意义相近的成语,更是语文高考命题者的首选,因为这类成语往往“貌合神离”,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差别,但其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还大相径庭,我们在运用时要注意辨析,谨防“张冠李戴”。下面笔者整理归纳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代表性的成语辨析题,总结出成语辨析的几点注意事项,希望能对解这类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鹊”与“雀”读音相同,在成语中出现时很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加以区分。一、搭配不同鹊与鸠大小相近,都喜欢在高树上筑巢,因此人们常将二者并列,如“鹊巢鸠占”“鹊笑鸠舞”。雀与燕大小相近,都爱在房檐下筑巢,二者并列组成的成语有“燕雀处堂”“燕雀相贺”“五雀六燕”等。  相似文献   

9.
丁玉华 《语文知识》2002,(10):21-24
成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言简意赅,极具表现力。恰当地运用成语,能使自己的语言简洁、出彩。然而,有一部分成语,在“语形”“语义”“语用”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如不加细辨,很容易导致混用。本文拟对几组常见易混成语加以辨析,供同行和学子们参阅。  相似文献   

10.
成语的运用和理解是高考必考内容,尤其是近义成语,学生最易混淆,辨析此类成语的关键是分清细微差别,掌握其运用规律,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语法功能来理解。下面比较几组近义成语,略见一斑。一、不谋而合不约而同辨析:这两个成语结构相同,意义相近,都有“偶然一致”的意思,其区别在于:1、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多指见解、计划、理想等相同;“不约而同”多指(不同人的身体各部分)活动的相同,侧重动作。2、“不约而同”有动作、活动“同时”发生的意见,而“不谋而合”无此意思。3、语法功能不同。“不谋而合”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不约而同”…  相似文献   

11.
成语因其言简意赅、运用频繁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其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成语的正确运用和近义成语的辨析,下面我以几组不字成语为例谈谈易混淆成语的辨析。《新华成语词典》中以不为字首的成语共223条,其中有几组非常容易混淆,也在历届高考试卷中多次出现,下面我就给  相似文献   

12.
在成语使用是否恰当的辨析中,我们常常碰到某个成语与另一个成语只相差一字的情况。命题者往往利用相差的那个关键字的语素义所造成的成语意思不同进行干扰,这就需要我们有准确地理解语素义及把握成语义的能力。现就几组常用的一字之差的成语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季明春 《语文教学之友》2000,(8):40-40,F003
高考语文卷中每年都有成语运用的题目。这类题目的基本考查点有二:一是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二是正确选用成语。无论是辨析还是选用,都离不开对成语量的积累,但光有积累和识记还远不够,还得寻找解题的技巧和突破口。为了帮助同学们快捷、准确地识别误用的成语,本文拟介绍八类误用的成语,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孟祥印 《学语文》2012,(6):64-65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以下简称《词典》)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工具书。目前,市面上有1998年修订本,2003年修订本两种版本。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几处瑕疵,录于此,并加以辨析,供词典使用者参考,同时也供辞典编写者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成语阅兵场     
【考纲解读】成语使用是2010年高考的一大重点,全国18套试卷中有9套考查了该考点。对成语的考查常见有三种题型:一是判断成语使用恰当与否,一是辨析近义成语,一是根据语境选择相应的成语选项。考查重点是在鲜  相似文献   

16.
有些成语,解释起来不会出错,但实际运用起来就可能产生错误——一种不知不觉重复语意的错误。下面,我们通过错误造句来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习用的现成的语言材料,它的语法作用虽大致只相当于一个单词,而它的表达力则极强,能言简意深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因此,颇乐为人们所用。由于成语的数量很多,有些又有近似之处,容易造成混淆;所以,若将易混的成语搜集起来,分组加以解释和辩析,在比较中向读者指明其异同,这对于人们正确理解成语、提高语文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可是,这样的书,在解放以来三十年间,却罕有所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倪宝元先生所著《成语辨析》一书,真可说是应时之需,弥补了这一缺憾,为读者提供了成语学习的良师益友,是值得语文学界欢迎的事。这部新书,内容丰富,语言流畅,共选录了易混成语373个,分成175组,每组独立成篇,各篇结构大体相近。它的体例是,先概括出每组成语的共同之点,说明其意义,用法上的共同的基础。接着,详加分释,广列例证,做到义自例出、义例并重。  相似文献   

18.
傅家洪 《现代语文》2009,(1):156-157
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提出了一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核要求。针对此项要求的考查形式之一便是相近词语的辨析,其中尤以相近实词的辨析居多。在绝大多数实词无法通过精确的词义加以辨别的情况下,能否另辟蹊径,寻求其他的可行性解题技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四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实战技巧。  相似文献   

19.
一、把握字义每个汉字都有其固有的字义和在具体语境中的语境义,我们只要明了这个字的字义,把它放到语境中结合词语来整体把握,就不会误读误写了。二、明确字音许多汉字读音尽管相近,但其声、韵、调还是有细微区别的,只要能准确读出这些字的读音,就能比较轻松地辨析这些音近字了。三、辨析形旁汉字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因此我们通过辨析其形旁,就能比较准确地辨析汉字了。四、明白结构汉语中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往往结构对称、词义对应,甚至连偏旁也相同。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一特点来辨析其书写是否正确。五、了解来源有些词语如果不明了它…  相似文献   

20.
1.基础知识复习要强调一个“用”字,着力训练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应以集中强化训练为主,字词部分突出常用词,尤其是常用成语。语音部分,应将常用词语中易读错的字加以归纳整理,并从多音字、形近音不同、声旁代替本字等几方面设干扰项,多作辨误练习。成语复习应予高度重视,近几年的高考成语题出现次数多,涉及的成语绝大多数取材于初高中12册课本,因此要立足课本,留心课外,广识博见,注意积累。对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需特别重视,还有那些仍活跃在当今的有生命力的古汉语成语。语病修改的复习应归纳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