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高原沙化土地研究进展及问题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原是中国沙化土地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促进西藏高原沙化土地的研究进程,文章主要分析了近年来西藏高原沙化土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西藏高原沙化土地研究的不足,并因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西藏高原沙化土地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2008年11月25日刊发的一则消息:我国是世界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8.1%,我国每年因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已影响到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导致沙化的根本原因是缺水,治理沙化的根本之策也在水.  相似文献   

3.
<正>土地沙化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土地沙化的治理是当今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人们不合理开发,开采,以及自然因素干旱,土地沙化区域逐步加大,速度也越来越快,人类面临的问题,如何保护植被,防止沙化。治沙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重点。我们要不断地科学地进行沙化治理。  相似文献   

4.
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目前最大的水电站.本文概述了龙羊峡库区周围沙化现状及其对库区的影响,分析了沙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沙化土地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目标,摸清自然保护区受威胁因素、优化保护地体系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如何有效开展沙漠化防治,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是该保护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此次调查通过卫星地图的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取证,采用景观指数运算软件分析了该保护区的沙化情况及治理效果。结果表明:若尔盖温地自然保护区沙化总面积为23162.91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3.9%,其中沙趋地面积最大,为21102.36公顷,占沙化总面积的91.1%;流动沙地面积最小,为385.08公顷,占沙化总面积的1.66%;治理沙地总面积为467.35公顷,占沙化总面积的2.0%.沙化程度空间差异明细,嫩哇乡和辖曼乡沙化程度高于其他乡镇,核心区西南沙化程度高于东北区域。景观格局分析表明保护区内沙漠化程度整体呈现出减轻的趋势,少数乡镇治理效果显著,但沙趋地面积的扩大意味着潜在沙化风险增大,需坚持沙化治理。该研究为湿地型自然保护区沙化治理策略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受沙化区域影响的脆弱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减贫发展的难点与重点。文章梳理了我国沙化土地防治利用方式和节水措施,指出了沙化区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始沙地,缺乏沙化土地整治利用背景下新造土地的节水研究。以榆林市沙化土地整治与区域农业发展实践为例,阐述了水资源约束区域,利用红黏土对沙化土地进行结构化整治,增强土壤持水性和保水性;结合种植模式优选和现代灌溉技术,测定了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生长季的灌水量分别节约41.72%—61.49%、25.57%—34.43%和63.92%—70.05%,实现了水资源缺乏区域的水土资源耦合与高效利用。从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人地系统协调、生态文明建设、适宜性评价等方面展望了水资源约束下的沙化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扎鲁特旗土地沙化的成因和危害,以期为更好的控制沙化蔓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point本文根据局部区域土地沙化的特点,结合传染病模型的理论,建立了沙漠扩散模型,详细分析了数学模型,得出了阈值定理,从理论上分析了阈值的变化与沙化面积最大值的关系,通过增加隔离项措施,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在假设的条件下,提出的模型符合局部区域沙化的特点,分析得到的结论对预防沙化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遥感和GIS成像技术技术,选取不同年份青岛市沿海地区绿色植被遥感影像,综合该区地形图、各期沙化监测资料以及绿色植被种植情况,综合遥感监测数据和外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市的青岛沿海绿色植被急速沙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非稳态三维流动特征分析方法,实现了青岛沿海绿色植被急速沙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实验分析表明,青岛市沿海绿色植被沙化土地面积处于稳定,其扩展过程缓慢波动。其空间分布特征呈现缓慢波动-大幅波动-逆转的变化趋势。在沙化程度上表现为波动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10.
洛桑加措 《西藏科技》2003,(4):49-50,56
本文对草地退化、沙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我区草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方法有效治理退化、沙化草地。在沙化和退化严重的草地上建立人工种草,种草前必须灭鼠,以防沙退化,同时后期管理和保护利用草场进一步施肥和灌溉,清除杂草和毒草,以解决草右矛盾和保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阿尔乡与内蒙古科左后旗相毗邻,是科尔沁沙地南缘的一部分。随着人类过度的放牧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土地沙化现象愈演愈烈,围栏封育以其投资少,易实施的特点成为治理沙化现象的主要措施。本文以阿尔乡围封的沙化土地为研究区域,运用恢复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土壤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试验及数据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运用综合指数法对生态恢复潜力进行综合评价,证实了围栏封育对阿尔乡沙化区域的生态恢复效应显著,揭示了围栏封育对该区域生态恢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钱智 《今日科苑》2010,(1):171-171
新疆气候干旱少雨,沙漠浩瀚,全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43%。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生态效益第一”的思想,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全力推进。“十五”期间,全区森林覆盖率由1.68%提高到2.94%,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14.95%,沙化土地面积扩展速度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本文综述青海湖周边地区沙化的现状及其对湖区的影响,分析了沙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沙漠化治理的三种措施:工程固沙、生物固沙和化学固沙。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沙化是全球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的土地沙化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西藏自治区雅江中游地区土地沙化形势更加严峻。该文从我区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用大量的事实和列举的数据分析论证了我区雅江中游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和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及潜在的危机,以警示全社会重视,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防治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中强 《今日科苑》2010,(1):174-174
我部驻地杭锦旗,沙化、半沙化面积占59.3%,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1992年,部党委提出“兴建沙漠万亩林”规划,征得1万亩沙地,签订了为期30年的土地使用协议和自主经营权,开始了治沙造林工程。  相似文献   

16.
沙化是个全球性问题,在我出生的内蒙古,笔者的感受最为直接。由于内蒙古的畜牧业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牧民要想富裕只有增加存栏数、或大面积开荒,这就导致牧区草原退化、沙化日趋严重。近年来,全国草原的退化沙化不断加剧,荒漠化面积日趋扩大。现在,自治区政府正在实施包括“休养生息”、“生态移民”等政策,已初步产生了一些社会效应。笔者旨在对这些措施作一些经济学思考。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化土壤性质及分形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该文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为对象,研究了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较深时,土壤含水量与土壤不同层次土壤的质地粘重程度呈正相关;在有胡杨林存在条件下,林下灌木生存与否与40cm~60cm深度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最大,当此层土壤水含量低于16%时,胡杨林下灌木开始消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在研究中还应用分形理论以及相应的分形模型,对沙化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细颗粒含量越少,土壤分形维数越低,表征沙漠化程度越高.土壤分维数与各粒级颗粒组分间的关系差异较大,分维数与小于0.005mm组分的相关关系最好,因此组分是土壤沙化的重要指示性粒径.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与土壤分维数成正比关系,表明分维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土地沙化演变中土壤物理性状和养分状况以及沙化程度,因此土壤分维数可作为评价土壤沙化演变的定量指标之一.对沙漠化土壤结构进行定量化描述研究,分析研究土壤风蚀沙化对土壤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状况的发生,土地沙化日益严重。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对土地进行退耕还林是改变土地沙化情况的重要措施也是根本性手段。本文将通过青海省大通县在退耕换林方面采取的策略对退耕还林中所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在山东禹城沙河地区所进行的风沙化土地开发性应用研究为基础,从基质、气候、人为不合理利用3方面分析了风沙化土地的形成条件,对沙害防治途径及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做了探讨,以期在黄淮海平原同类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大庆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退化严重.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日趋严重,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剧了土壤沙化,本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建立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光农业以及增大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