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微博短评     
正●真正的道德行为必须建基于心之自觉。心之自觉,既意味着要知道什么是道德,更意味着行为必须自觉听命于道德,不受制于他物、他人及外在环境,而仅仅以道德为最高目的。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使人们达到心之自觉,以此祛除"蒙昧之心"、疏通"疏离之心"、涤荡"蒙蔽之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个人心里安家。只有内化于心、心有自觉,才能外化于行、行有自觉。  相似文献   

2.
孔子思想在其年50之际,得一突进.业已明确体悟其所言之"仁"之超越的存在,并积极付诸于道德之实践.在其尚未明确表述的道德体系内,其所认定的道德含义,即对"仁"的理解是积极的,不同于朱熹所作的理、气二分体系中"理"静态的存有.因此可言其学说近于象山、阳明.  相似文献   

3.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门道德的最高标准.纵观整部《论语》,仁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其内涵表现为在孝悌的基础上泛爱他人,具体来说体现在刚强、果断、诚实、聪慧、忠诚等一些优良品质.然而仁却要复归到礼上,礼以仁为基础,礼为仁的外在表现,仁礼合一,构成了孔子心目中完美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4.
任义 《考试周刊》2014,(99):17-18
周礼非徒具外在之形式,更有其内在之根本,此内在之根本,孔子以"仁"当之。仁就是人对于亲人及其他人以至天地万物的仁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孔子"以仁释礼",指明周礼根源于人内在的"仁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并实现"仁心"内在的需要和要求。这就为人们履行周礼指明了内在的驱动力,从而使履行周礼具有了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融的道德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契合点一直被探寻。朱熹以"心之德、爱之理"释"仁",把标示情感之"仁"提升为道德本体,唯"仁"能承载沟通"天、人"的重任;以"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扩展了"仁"的主体指向为人和天地,凸显"仁"是"天、人"的终极价值表现;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彰显求"仁"为贯通万物的过程,践"仁"为"天人合一"的实现路径。朱熹的"仁"成为"天人合一"价值意义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6.
现代视域中的儒家德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包含丰富而深刻的德育思想.在现代视域中考察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德育思想,应当将其加以创造性地转化以正义为前提,将涵养仁爱之心作为德育目标的重要维度;以文化涵养德性,重视引导主体的道德自觉、自省、自律;提供相对道德的小环境,或者帮助学生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建构道德共同体,从而造就自愿、自觉的兼具正义与仁爱之心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7.
明代哲学家薛碹以“物镜之喻”阐述心与理的关系,对心和理作了区分,被黄宗羲评论为“犹二之也”。但他实际上最终却是要达到心理合一的境界,实现超越的本体境界。他指出了心理不能合一的原因是气禀、人欲使心昏而理不能明,并提出了依靠“敬”的道德修养方法来实现心理合一。他更多地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强调心理合一。  相似文献   

8.
明代哲学家薛碹以“物镜之喻”阐述心与理的关系,对心和理作了区分,被黄宗羲评论为“犹二之也”。但他实际上最终却是要达到心理合一的境界,实现超越的本体境界。他指出了心理不能合一的原因是气禀、人欲使心昏而理不能明,并提出了依靠“敬”的道德修养方法来实现心理合一。他更多地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强调心理合一。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既不是单纯的"道德"境界,也不是单纯的"审美"境界,而是人们在"乐以行仁"的自觉努力中实现的一种特定存在状态,一种既包含道德又超越道德、既包含审美又超越审美的"美乐"境界。  相似文献   

10.
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儒家思想里,"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核心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由此看来,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运用同理心原理进行教育了。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对“自我”的认识是建立在道德主体及其道德体系和规范的符我人格的实现;其次还要求将仁爱之心外推,强调在社会集体的土壤中获得自我完善。因此,儒家合之上的,认为“自我”的本质是仁,首先是对己之德的要求,即修身,通过自我修养去追求理想自的“自我”是作为一种过程而存在的,表现为道德自我的造就过程以及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性过程。  相似文献   

12.
所谓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持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一个人道德意识的产生和他用来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是从小学时期开始的,在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道德行为还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布伯的"我—你"思想把他人、他物看作是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这是一种以仁爱相待、互为主体的思想,其中蕴涵着对"利他"思想的独特见解。孔子的"利他"思想正是"我—你"关系的体现,"仁"的实质就是"我—你"关系,"忠恕之道"是"我—你"关系的实践,它超越"人"与"己"的对立和利益的冲突,实现人与人的情感交融。  相似文献   

14.
从儒家仁之乐的言说困难入手,对王阳明"乐是心之本体"进行情感现学象的分析,并揭示王阳明这一伦理命题中所蕴藏的良知境界与道德情感的关系,阐释其对人生际遇和社会评价的超越及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儒学包含丰富而深刻的德育思想。在现代视域中考察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德育思想,应当将其加以创造性地转化:以正义为前提,将涵养仁爱之心作为德育目标的重要维度;以文化涵养德性,重视引导主体的道德自觉、自省、自律;提供相对道德的小环境,或者帮助学生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建构道德共同体,从而造就自愿、自觉的兼具正义与仁爱之心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16.
陆建华 《天中学刊》2001,16(1):9-14
庄子人学包括人生困境的追溯、人的本质存在、人由非本质存在向本质存在的转化三个方面.庄子认为人生困境在于物对抗我、我异己而存在,表现为"有待"、"有己"的失"性",困境之因在于认识上的"芒",即仁义是非的阻隔,"芒"又导源于我之"成心"--主观一己之意志;人的本质存在是人的无待、无己、胜物、自由、对他人的"无用",是物我矛盾的超越、本性的完满实现("足性");从困境走向自由--逍遥之路,在于消除仁义是非,进而"得道",其一般方法是"忘"("外"、"虚")"心斋"、"坐忘",但"得道"的具体途径因人而异,且只是一部分人的"专利".  相似文献   

17.
儒家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仁学理论体系,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态哲学内涵,可支持一种人学路线的环境责任伦理学.其以"仁爱"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普遍价值,通过"一体之仁"的同理心证成环境责任,通过"克己复礼"的"仁礼互发"融贯个体环境责任与公共环境规范,以"践仁成善"之"智"协调道德动机与实践后果.这种以主体道德情感为基石的义理结构和相应的责任伦理方法,对回应传统环境伦理学的"感性与现实性"缺失问题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以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丰富高校人文教育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仁、义、礼、智、信”是人内在超越的根本之道。高校教育中应当启发学生的内在自觉,唤醒学生的内在生命意识,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践行,追求德性的圆满。  相似文献   

19.
仁,是人作为人存在的理性法则,不仅是个人美德之要,也是政治德性之魂,彰显着治国育人之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根.大学生思政与法治教育,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探究与传承,探索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效对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力和个体道德自觉心,理性践行“我的中国梦”信念.  相似文献   

20.
<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世称他为"圣人",语录见之于《论语》。星云,德高望重,当代佛学大师,修炼之作《厚道》。孔子提倡"仁",阐释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激励后人,千秋万代。星云大师,倡导"虚空"境界,乃海纳百川之雅量。"仁"与"虚空"不谋而合,字字句句贴心暖人。一、理想境界"仁",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境界。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主要指爱他人,对他人表示仁义和慈爱。仁爱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