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文化现象,"锦鲤热"兴起是互联网技术、自媒体时代和网络化营销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性审视"锦鲤热"现象,应既看到个体借助转发锦鲤寻找精神寄托、引发群体共鸣、舒缓社会压力的心态,也看到"锦鲤热"作为流行文化和"安全阀"的社会效用。如果任其自发性过度发展,会对社会心态、价值取向及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对"锦鲤热"现象进行有效引导,需要从现实关怀、舆论引领和价值观涵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是"锦鲤"最热闹、最红火的一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官方微博开展了一个抽奖活动,从转发此条抽奖微博者中抽奖,抽中的人为"中国锦鲤",吸引300多万次转发。10月7日支付宝揭晓了抽奖结果,幸运的"中国锦鲤"获得了"中国锦鲤全球免单大礼包"。"锦鲤"立马走红,网络上掀起了转发配有"锦鲤转运""锦鲤祈愿""锦鲤保佑""锦鲤还愿"等文字的锦鲤图像的热潮。"锦鲤"于是成为"好运"的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学生"锦鲤"刷屏现象为焦点,分析其所折射出的大学生社会心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与引导的建议,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靶向推进并促使大学生的社会心态走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4.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逃课",即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隐性逃课虽然不违反校规、校纪,但却比"显性逃课"更加普遍,其危害远比显性逃课来得隐蔽和严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西师范大学24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隐性逃课行为与班级团体动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理性逃课行为、娱乐逃课行为与班级心理氛围相关显著;随着年级的上升,隐性逃课行为增多,班级氛围降低。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0月7日,微博"支付宝"账号开奖,网友"信小呆"成为"中国锦鲤",获得160余个全球品牌提供的新款手机、购物免单、豪华邮轮旅行等超级大礼包,羡煞旁人。随后,众多网友转发"中国锦鲤",想沾沾锦鲤的好运气。锦鲤诞生于日本,但是锦鲤的祖先,是中国北方常  相似文献   

6.
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娱乐",是审美游戏中具有溶解性功能的特殊的审美体验,它既在审美的意义上秉承了"自由的游戏"的精神内涵,给紧张的心灵以慰藉和缓释,又在弥合感性与理性的过程中显现出理性的刻意。这是启蒙时代语境下诞生的审美文化对于娱乐的精神植入,也代表了娱乐文化对启蒙思想的辩证解读。  相似文献   

7.
休谟否定了理性成为道德判断的基础这一结论,主要是从理性不能成为行为的原动力、理性不能为道德提供认识对象、理性认识对行为不具有约束力和"是"推不出"应该"这四个方面的论证得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呈现出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过多的课堂活动和过多的图像视频消费等。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娱乐化倾向的深层原因包括:社会中"娱乐至死"风气的影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师对"寓教于乐"的误解。为了应对高职英语课堂中娱乐化现象,教育管理部门要坚持理性的教育政策导向,教师要坚守英语课堂的规范性、教育性和科学性,并且坚持适度原则,学生要增强课堂鉴赏能力和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泛娱乐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呈现出一定的"娱乐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重感性轻理性、重形式轻内容、重叙事轻分析和重过程轻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守理论品位,把握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才能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正>"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两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研究人的行为时提出的。工具理性看重人所选的行为手段是否最有效率、成本最小且收益最大,核心是追求效率。因此,工具理性又被称为"效率理性"。价值理性注重行为本身的价值,即行为对社会公平、正义、道德、宗教等所具有的意义,从某些具有实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语言使用频率的不断提高,网络流行语丰富多彩,不断产生新的网络热词。本文通过搜集"锦鲤",从"锦鲤"的来源及词义、用法及使用特点、语用价值说起探讨其语言层面内容,并且拟总结其背后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201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的"锦鲤"属于典型的"旧词新用",本文从语里意义、指称对象、使用语境描写了"锦鲤"的泛化表现,从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分析其泛化的主要原因,并从路径和特点总结出网络流行语"旧词新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一、解读"交往理性"与道德交往行为 "交往理性"是由哈贝马斯在研究人们交往行为和社会化问题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交往主体间认识、理解、认同、遵从和修正交往规则的思想形式或活动."交往理性在主体间的理解与相互认可的约束力中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正>一条条"锦鲤"游来游去,所到之处,应者云集。关注网络热点的人,大都知道锦鲤这个典故。2018年10月,支付宝在微博上高调发起有奖转发的锦鲤活动,中奖者"信小呆"不仅收获丰厚奖品,还在一夜之间成为"新晋网红"。从发起者到参与商家,无不如愿获得高度关注。受此启发,一些商家有样学样,纷纷玩起类似套路;与此同时,无数网友转来转去,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5.
公共选择理论用理性行为模型解释了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所存在的困境问题.唐斯以"理性的无知"的模型论证公民不参与投票具有合理性,但是现实当中又存在着大量公民积极参与的投票困境,为此公共选择理论从获取利益的角度、节约成本的角度以及因人而异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公民投票参与的原因.为了使参与和不参与的行为都得到理性行为的解释,公共选择理论又试图对理性行为假设进行批判与修改,提出了新理性行为论,这种理性行为既包含利己主义,也容纳了利他主义,从而可以更有说服力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已经司空见惯,手机游戏已逐渐成为小学生课余娱乐的重要部分。很多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沉迷手游的行为嗤之以鼻,但又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认为孩子打手机游戏,应该分两方面看待:一方面,长时间沉迷严重伤害小学生身心健康,这种行为不可取;另一方面,手机游戏从内容到设计都能够牢牢地抓紧小学生的心,其中一定有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借鉴和学习的部分,把这些经验适当地迁移到教学中去,不失为转"危"为"机"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理性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当前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难以真正提升高中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影响了学生行为实践能力和品格的形成。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的理性精神,为培养学生的理性行为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网民构成的主体,上网是为了娱乐、人际交往和信息搜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是基于其追求好奇、时尚、自我认同、自我满足及补偿的心理产生的。不良的网络行为会使个体角色混乱,人格扭曲,道德感弱化。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理性的、健康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9.
教育研究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描述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行为、改进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的三项基本功能。描述教育现象即回答教育"是什么"、解释教育行为即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以及"何以如此",改变教育实践则需要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是"属于理论理性,"应该"与"做"属于实践理性。长期以来,教育研究在理论的层面仅回答"是"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不能满足实践者对"应该"与"做"的迫切需求。因此,教育研究需要从理论理性上升到实践理性,从对"是"的认识延伸至对"应该"与"做"的全面把握,实现与教育实践和谐、理性地统一起来,构建出真、善、美的理想的教育客体,从而提高教育研究质量,提升教育实践品质。  相似文献   

20.
人的理性并非是"完美理性",而是一种"有限理性"。作为人为发起、推动的改革实质上是一种"有限理性"行为。"有限理性"决定了改革者制定出的改革计划难以完备。任何改革者都希望自己的改革计划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并且相信自己的改革计划对改革活动有着潜在的价值,但是改革的结果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