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静农以爱情小说的创作走上坛,而真正确立了他在现代小说史上地位的是乡土小说的创作。他的乡土小说描写了古老乡镇的风俗人情画面,展现了乡村百姓的悲剧命运,揭示了老中国儿女灵魂的愚昧与麻木,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后期的小说创作重在青年知识分子革命形象的塑造上,属于早期革命学的范畴。他走了一条从爱情小说到乡土小说,到革命小说,再从革命小说回归到乡土小说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2.
巴金创作标举“真”的旗帜,历经半个多世纪。如今,他愿意在他新近出版的《日记编》和《书信集》中.更充分地展示自己,“准备再到油锅里受一次煎熬,接受读者的批判。”(《书信集·致李济生》)如果他的灵魂在他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中还涂沫上一层文学色调的话,那么在书信和日记中无疑更直接更朴素地向读者展示。这需要作家极大的勇气。如果说《随想录》是他日记式散文,那么《日记编》和《书信集》则是他散文化的日记和书信。它们具有散文的美质,但首先是日记和书信。 日记编——真实灵魂的内省 巴金最早的日记是1926年在上海所写的那两三页,不意间被巴金带到法国,成为《灭亡》中主人公杜大心的日记,写进小说的第12章。而1931年创作的《灭亡》的续篇《新生》,整部小说用主人公李冷的日记构成,日记体成为巴金的一种文学样式。作者在为主人公写日记,实际上也在为自己写日记。自1952年起,巴金有意作日记,《日记编》收入的日记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1)赴朝日记:1952年3月15日——10月15日、1953年8月10日——1954年1月10日;(2)成都日记:1960年10月9日——1961年2月8日;(3)上海日记:1962年11月1日——1966年9月30日,其中1965年7月9日——8月29日在越南所写,1965年9月——10月的日记,原稿在  相似文献   

3.
李涵秋的<雪莲日记>是我国第一部日记体长篇文言小说,真实地记述了"武昌变乱"后满族女子雪莲的家庭变故,星莲、雪莲姐妹逃出南京城后沿途辗转的见闻感受,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对辛亥革命的思考,它应是一部"社会"小说.就当时的小说创作水平来说,<雪莲日记>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有它独特创新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左翼意识形态文学的创作潮流中,革命意识和阶级性洗刷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质,但柔石的小说是一个例外,特别是其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其独特之处是政治性的题材在他的笔下并没有界限分明的政治化处理,而是从真实的人性出发进行书写,彰显人性,他结合当时的时代潮流,同时又巧妙的把阶级意识和人性真实融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呈现了别样的风貌。  相似文献   

5.
黄药眠的小说《陈国瑞先生的一群》等作品被视为抗战时期讽刺文学的代表作,但他在创造社时期创作的一批小说却长期湮没无闻。这批作品中,短篇小说《毒焰》、《A教授的家庭》、《工人之家》以及中篇小说《痛心!》、《一个妇人的日记》,它们的内容和主题都烙上了彼时作者生命体验、革命信仰及文艺主张的印记。同时,它们在题材选择、情节模式及主题升华等方面,与蒋光慈式的"革命文学"若合符节,但在书写重大事件、表现革命动力等方面,则与蒋氏革命小说颇有参差,也因此不被当时的读者青睐。然而,这批作品在思想主题、人物刻画、讽刺手法和批判意识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贯穿于黄药眠小说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也成就了其小说批判现实主义的总体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十七年经典小说中,革命叙事话语的夹缝里赫然地镶嵌着情爱叙事。一方面,革命叙事压抑了情爱叙事,情爱叙事打上了政治烙印,呈现出被简化的屈从地位;另一方面,革命叙事借助情爱叙事完成对宏大主题的书写,情爱叙事使人物形象丰满、细腻、真实,使小说结构紧凑、有悬念,也使小说变得生动、耐读、有人情味。情爱叙事在革命话语缝隙中的存在,既来自于作家从现实出发的创作态度,也是对民族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叙事经验的吸收融会,它使十七年经典小说具有超时代的价值,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政治化文本。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小说创作呈现出早年创作早熟、中期几乎中断写作、后期成果丰硕的晚翠特点。分析他各时期的生活经历与小说创作过程的联系、其早期创作与后期创作的联系,可以发现,边缘化的创作特点导致他各创作阶段的不同状态,生活边缘化使他的小说创作无法进入主流,而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则使他自甘于主流之外。  相似文献   

8.
张诚文 《甘肃教育》2009,(22):59-59
关于阿Q革命,说法众多,实质上都是不同程度地肯定这一革命。当联系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了解了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并深入作品内部,真正把握住人物的思想性格时,就会对阿Q的革命性发生疑问。  相似文献   

9.
情深似海动人寰——读《阳翰笙诗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著名革命老作家、中国现代文坛卓越的领导人之一的阳翰笙同志,从事文艺工作已经64个年头了。几十年来,他已创作出版了700多万字的作品,包括小说、戏剧、电影、评论、杂文、散文、日记等各种体裁,但诗歌一直是个空缺。如今,《阳翰笙诗稿》已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这不仅填补了他创作体裁的空白,也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阳翰笙研究者带来了喜讯。  相似文献   

10.
亨利·詹姆斯生于新旧价值观交替的时代,他一生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他的前期创作继承现实主义传统,并在借鉴前人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叙述视角的转变和心理分析的深化。他刻意求工的不是外部行动和细节的真实,而是心理的真实;并且,他摒弃了无所不知的“讲故事人”,而是通过小说中一个有洞察力的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本文就以他的前期创作为基点,追寻其小说风格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