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指游戏具有易操作、有趣、好玩、简便等特点,重视手指游戏的价值,将手指游戏运用起来,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作者就手指游戏的价值进行了阐述,手指游戏对孩子的情绪情感、手指灵活、智力、社会性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应正确选择手指游戏内容,真正发挥手指游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陆甜静  朱姝 《文教资料》2010,(33):145-147
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幼儿健康地成长.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而游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也是必要的条件。未来的幼儿教师对怎样设计快乐的游戏、怎样通过游戏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怎样正确指导幼儿游戏等都需要好好思考。从而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做准备。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课程教学要重视游戏的作用,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与成长。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应该引导幼儿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存在一定的误解。针对幼儿园课程教育的短板,就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亲子游戏     
游戏一:捡运豆子 游戏创意:锻炼幼儿的手指、手腕,培养其动作协调能力。 准备道具:准备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呼啦圈,参与游戏者每人一个;准备豆子若干粒。  相似文献   

5.
目前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主要在室内开展,教师提供并布置场地,准备各种游戏材料。教师开展游戏很累,孩子们玩得也不尽兴,他们的创造力、主动性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幼儿的长远发展,幼儿教师应多开展户外角色游戏。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游戏设计实施的效果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的游戏实施与创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以A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界定准幼儿教师游戏实施与创编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对准幼儿教师游戏实施存在的问题、游戏创编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列举,并针对游戏实施与创编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谈到角色游戏指导,幼儿教师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有些教师对于进入儿童游戏的时机如何把握、何时进入儿童的游戏才能保证不破坏儿童的游戏并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觉得有一定的困难。本文试从游戏指导的悖论、游戏可被有限指导、游戏指导的切入点、游戏指导的策略、游戏指导的观念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一、游戏指导中存在一个悖论对儿童游戏的指导必须始终以对游戏规则及游戏中儿童言行的准确了解为前提。在游戏活动中,儿童有自己的规则,即游戏规则,他们说着只有在这一游戏活动中的人才能听懂的话,做着只有在本游戏活动中的人才能弄懂的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事件取样的研究方法,对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中熟手型幼儿教师的指导行为进行实地观察,以量化描述的形式从总体上呈现熟手型幼儿教师角色游戏指导行为的现实情况,并结合具体的游戏情境与活动实例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分析与思考。研究者认为,熟手型教师要更好地指导角色游戏,须充分考虑幼儿的游戏需求,借助观察或参与等待介入时机,注重游戏材料与同伴的支架作用。  相似文献   

9.
叶素芳 《教师》2023,(34):75-77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引入手指游戏,可在增强幼儿音乐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的同时,开发其音乐表现力。为增强手指游戏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文章以手指游戏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从游戏内容、游戏时间、游戏形式三个方面汇总手指游戏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手指游戏的特点,提出游戏的设计与应用原则,即直观性、匹配性和趣味性原则;此外,从丰富手指动作、设计多元化、创编个性化手指游戏的方向出发,制定手指游戏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实施途径,以期为增强手指游戏应用效果、确保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稳步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梁娟 《教育教学论坛》2020,(12):117-118
为了解当前美育视域下幼儿体育游戏设计的现状,自编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针对幼儿园一线幼儿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幼儿教师美育知识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对幼儿体育游戏具有的审美特性认识不足;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美育理论基础,但缺乏渗透意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纲要》的颁布,手指游戏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分析了手指游戏的教育价值,对小班幼儿手指游戏的开展与实施进行研究,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开展手指游戏次数少;玩法单一,没有定时更换手指游戏;没有意识到手指游戏的重要性。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从教师、幼儿园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提高对手指游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手指游戏;丰富玩法、定时更换手指游戏。  相似文献   

12.
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幼儿教师课程游戏化实施能力。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乡村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实施方面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较多,城乡之间、园所之间,甚至同一所园中,教师的课程游戏化实施能力差别也比较明显。文章以苏北Y市乡村幼儿园为主要研究范围,对乡村幼儿教师课程游戏化实施现状和影响乡村幼儿教师课程游戏化实施能力的因素做出调研和分析,并提出涵养教师乡土情怀、放权赋能提升教师能动性、理实一体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庆 《早期教育》2013,(12):36-39
【摘要】幼儿园时期是幼儿发展主动性的关键年龄,游戏是促进幼儿主动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的游戏指导对其有直接影响。从探讨游戏的本质特征和作用入手,对比分析幼儿园游戏指导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发展幼儿主动性”为目标,尝试从儿童中心游戏治疗中寻找启发和参照,从而在观念和技术两个层面拓宽幼儿教师的游戏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戏剧表演游戏是一种创新性游戏,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想象力、表达理解能力以及交往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无法独立完成这一活动,需要幼儿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分析了幼儿教师在戏剧表演游戏中指导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师是幼儿开放式创造性游戏得以良好实施的有力保障,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观念、态度、技巧和策略直接影响着幼儿游戏的性质、水平和走向。具身认知理论是社会认知研究的新领域,它能有效提升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指导效力,为创造性游戏的环境建设、游戏中幼儿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steam理念综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五个方面的内容,为幼儿建构游戏的实施和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基于幼儿建构游戏的综合性和包容性,steam理念完全符合幼儿建构游戏的实施要求。基于此,幼儿教师可以steam理念为指导,在建构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多样的游戏情境、制定适宜的游戏计划及任务,并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使幼儿在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助力幼儿园建构游戏的高效推进。  相似文献   

17.
民间游戏以其独有的特点,在完善现代幼儿园游戏体系的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促进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教师应在幼儿园中有效地组织民间游戏,并在游戏中给予恰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孙静 《教育导刊》2013,(5):44-47
角色游戏区网络图是幼儿教师进行角色游戏区域指导的重要帮手,可以呈现幼儿的游戏状况,反映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以及多种能力发展情况。文章以某园中二班上学期两幅角色游戏区网络图的呈现和解读为例,说明绘制适宜的角色游戏区网络图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研究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建构中班角色游戏区网络图:一是绘制整体"蓝图",二是打造"活水"环境,三是通过解读游戏中幼儿的行为,适时调整网络图。  相似文献   

19.
李静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335-335
促进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几点策略:教师必须明确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理念、加强教师对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有效指导、加强教学活动游戏化环境的创设等。以期对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指导下,能够具有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游戏观察能力是一种内隐的专业能力,观察行为是幼儿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是幼儿园教学与管理的起点,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乡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对游戏的观察水平较低。教研片管理中忽视对乡镇园教研的指导,通过建立“以督促导”的片区联动教研机制,构建学习共同体,拓展互动式研讨思路,把脉问题跟踪指导,完善多元化的教研模式,切实提升乡镇幼儿教师的游戏观察能力与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