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初学写新闻时,得知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随着实践深入,中稿率日趋提高。经一段时间之后又停滞了,自认为一个县内“新发生”的新闻事实不多,没有什么新闻可写。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从“新闻是事学”这个角度来看,新闻报道可以分为事件性报道与非事件性报道两大类。事件性新闻报道一般都具有明晰的发生时间和事件的起始标志。如美国“9·11”事件、印尼海啸事件、驻伊美军的“虐囚”事件、伦敦恐怖爆炸事件、敦煌机场男孩坠机身亡事件等。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不是仅仅报道一个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而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非事件性新闻“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或者说,由一件以上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的,有鲜明…  相似文献   

3.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有新闻事实发生,才会有报道出现,这是一般的新闻常识。那么,何来带有先入为主色彩的报道策划呢? 策划,说得通俗点,就是有计划、讲谋略。报道策划,也就是有计划地组织报道和经营版面,即由“来料加工”那种无计划、被动型的编辑方式改进到“点料制作”的主动型的编辑方式上来。 分析一下新闻的定义就可看到,内中其实包含了策划的现实要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句话中,“新近发生的事实”是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对事实所作的报道则表明采编者的主观参与及其结果,是第二性的,但无须讳言,采编者在新闻报道形成过程中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就同一事件的报道而言,可以因出手各异或褒或贬、或深或浅、或生动或枯燥,均可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1.在“新”字上下功夫。新闻要“新”,但是真正做到记者、编辑采编的每一条新闻都是新的,实际上很难。也就是:让记者采访一件新近发生的事很容易,但是在新近发生的事中发现新意并加以报道却很不易。那么怎么办?我们引导记者、编辑认识这样一个道理:要善于在重复发生的事件中发现新的变动。俗话说:变动出新闻。真正的好新闻并不是只包含“新近发生”这一个概念。它还包括:报道观点的新变动,报道角度的新变  相似文献   

5.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子媒体的兴起,传播方式方法的提速及“第五种媒体”——手机短信的普遍使用.尤其是广播、电视现场直播的同步反映.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时间概念,有人便提出“新闻是能引起人们关注的真实事件的及时报道”。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是以可视的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再现新闻事件的.形象是传播的主体,形象是新闻“语言”,文字只是形象的补充,形象的典型程度直接决定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正因如此,要搞好新闻摄影报道,必须首先在“形象”上做文章.改善了形象效果,也就提高了报道质量.由于是形象报道,所以在对象的选择上有别于文字报道.文字报道在选择对象时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对于摄影的形象报道来说,这只是标准之一,是基础.只有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又不乏其形象特征,才是摄影报道选择的最佳对象亦即摄影报道的生命所在.不具有形象特征的新闻,可以形成文字报道,甚至成为优秀的新闻报道,但却不便于形成摄影报道,更不可能成为摄影佳作.所以新闻事件的形象性,是摄影报道在对象选择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与事件相连——这个世界上每天发生着的重大的、独特的事件构成新闻的首要部分。此外,那些令人关注的“点”——热点、难点、亮点构成新闻的大部。所有传媒理所当然地愿意报道那些最大的、最先的和最特别的事或人。但是,近几年来,另一种意味的新闻也在不断升温,这就是以普通百姓生活为新闻源的写实类新闻——姑且称之为“原生态新闻”。  相似文献   

8.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①新闻失实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事件情况与实际发生的情况不相符,主要表现为故事情节上添枝加叶、因果关系上牵强附会、隐瞒事实、无中生有等.特别是随着当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样主观和客观原因导致的新闻失实现象有了逐渐增多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我从1975年加入新闻队伍,至今已有12年,没有出过一次假报道,其原因是自己有防假“八法”。坚守“雷池”法。陆定一同志说:“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一直为新闻界所公认。这个“新近”和“事实”就是新闻的生命,也就是写新闻的准则。如果说搞新闻工作有什么“雷池”的话。这就是“不可逾越一步”的“雷池”。我多年没出假报道,头一条办法就是坚守这个“雷池”,恪守真实的原则,宁可不写,也不写假报道。破私立公法。此话虽是老生常谈,各行通用,但对新闻工作者尤为重要。因为一篇假报道在社会上造成的危害,远比一般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个别行  相似文献   

10.
方达 《新闻传播》2009,(12):95-95
所谓灾难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能否做好灾难性新闻的报道是我们有没有做好新闻报道的重要衡量标准。灾难性事件的新闻价值就在于:通过对灾难程度和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程度如实的报道,表现人类是怎样与灾难进行抗争,从而战胜灾难的。  相似文献   

11.
谈新闻由头     
新闻写作中令人头痛的事很多,譬如,有些事件性新闻在事件发生时漏报,事隔一段时间后被记者或通讯员发现。报道吧,已是旧闻,不报道,又有些可惜;又如,一些非事件性新闻,有很多是报道实际工作、生产、经营或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获得或形成,写这类报道真让人有点“斗大的馒头不知从何下口”之感。 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新闻由头”。那么,何谓新闻由头? “新闻由头”包括两层意思:一、它是寻找一个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为由头,把旧闻赋予“新闻味”的借助手段;二、它是以借助一个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为由头,对一个专题或一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层次挖掘,进行综合分析,向人们揭示一个宏观事实或新的思想认识问题。 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究竟如何寻找“新闻由头”呢?下面笔者就事件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分别谈谈“新闻由头”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这个世界,有阳光也有乌云,有欢笑也有哭泣,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发生灾难性事件。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事实”理所当然地包括了灾难事件。这是我们新闻工作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概念,似乎注定了非事件性新闻让普通读者瞩目的难度。 工作性报道,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非事件性的。像水利建设活动,企业发展呀,计划生育呀等。这种工作性的东西,一般不是独立的主体事件,没有明显事件属性,地点也比较宽泛。它的发生、发展,是渐进的,人们对它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与那些突发的,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的事件性新闻相比,它不是一眼  相似文献   

14.
对于记者、通讯员以及所有爱好新闻写作的同志来说,“独家新闻”太富有魅力了。同时,从新闻事业的特性来讲,“独家新闻”对任何一家媒体来说,它的多与少、大与小、重与轻,直接影响到这家媒体的声誉和竞争力。 顾名思义,独家新闻是地地道道的“本报讯”、“本台消息”,是其他新闻单位都应该报道,都可以报道而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抓到,没有报道的新闻。它具有一般新闻所共同的特点、共同的要求,即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者说都是反映新近发生  相似文献   

15.
时彬 《新闻窗》2011,(1):95-96
将“新闻”和“策划”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讨论,粗看起来,似乎有悖于常理。的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策划”是通过精心安排的手段,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操作。但是,相对于社会新闻而言,教育新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发生、事实、报道是定义的三个基本要素。那么,把新闻说成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和“正在报道发生的事实”,是否成立呢?答案是肯定的。“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正在报道”的“事实”之间除了存在时间上的差异外,都是在报道“事实”。依据对新闻事实的时态分析,“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和“正在报道发生的事实”三种报道形式所涉及的“事实”具有什么样的时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非事件性新闻是区别于事件性新闻而言的。事件性新闻具有强烈的时间性、独立性。而非事件性新闻并不一定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般不是在一个时间或一个地点发生的独立事件。因此人们很难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个有价值的新闻,通常它是记者缜密的调查研究和精心提炼主题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赵斯江 《军事记者》2002,(11):54-55
美国新闻学者亨利·鲁斯曾把求新与求深的报道称之为“快新闻”和“慢新闻”。顾名思义,所谓“快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快捷的报道出去,而“慢新闻”则是对新闻事件做深入的调查,从中预测它的发展趋势,搞好追踪和深度报道。我们在报道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慢新闻”这类素材,充分利用好新闻资源,选择宣传时机十分重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我抓“慢新闻”的体会是,没到收获的季节千万莫忙着扬镰收割。在共和国的版图上,找到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也就找到了阿拉善。驻守在这“生命禁区”的一代代边防军人,为了祖国和人…  相似文献   

19.
顾鹏 《新闻窗》2013,(2):95-95
新闻是新近发生新闻事实的报道,在新闻的现场报道中也可认为是新近发生的新闻或是正在发生的新闻的报道,特别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的新闻事件,受众应该第一时间对新闻现场的情况进行了解,新闻现场的报道更能展现新闻报道的感染力,满足人们对新近发生新闻或者是突发性新闻的求知欲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新闻现场中的记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们应该充分的提高新闻现场报道的能力、记者的表达能力和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新闻就是让受众了解最新、最快、最活的新闻事实,要抓一个“新”字,在“新”字上做文章。过去,新闻界曾争论过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性,认为事件性新闻是以新近发生的事件或一个独立的事实为中心组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