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南宁举办的’93科技图书订货会上,我社参展图书289种,其中定价20元以下的订出17341册,码洋13万元;其中定价20元以上的订出2509册,码洋10万元。两者的订数比是7:1,码洋比是1.3:1。无订数图书99种,占34.3%。按照订单分类,其中无订数率最低的中医药类图书,为5.5%;无订数率最高的是军事医学类图书,为100%;其次是工具类图书,无订数率为66.7%。透过这些数字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卫生图书出版单位只有冲破传统出版、经营模式的束缚,才能生产适销对路的图书,才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面是我们的分析与思考。一、对医药卫生图书市场的分析中央对出版社出书范围放开以后,过去所谓的专业出版社的界限将会逐渐冲淡,跨专业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出版业陷入困境。学术著作的征订数固然没有上去,一般读物征订数也上不去,甚至连一向被社店共立为“看家书”的工具书也前景不佳。据河南某出版社统计,1989年上半年征订63种新书,95.5%要赔钱,其中47.7%的征订数不足1000册;就连一般的学生用书,也竟然达不到3000册的起印数。其他地方也  相似文献   

3.
百种爱国主义教育读物订数逾百万 由中宣部、国家教委、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共青团中央联合向全国中小学推荐的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经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向全国统一征订,截至10月底报订总品种达114种,总计数量为100余万册,总码洋为1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业的长足发展,是世人有目共睹的。连续20年的高潮迭起,几乎把编书人推到逼仄地步。当每年13万种70多亿册图书粉墨登场之际,出版工作者一方面感到欣慰:文化建设的高潮,科技建设的高潮,终于在我们手下出现了;一方面又感到恐慌:好像什么样的书都出过了,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一本本样书推出去,回来的订数寥寥无几,是不是市场已经饱和?一个个出版社的仓库爆满,积压的数十亿码洋的产品把老总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是不是老百姓的需求已经得到完全满足?做书人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市场经济下出版业没法做了,任什么书,就是不上订数,加上教育系统的“减负”,教材教辅市场需求锐减,出版业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5.
从1985年以来,我们出版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图书订数急剧下降,有的书订数仅有几百册或一、二千册,短版活高达70—80%,工厂的机器无法开印,出版社的资金周转不灵……。面对着这一堆严峻的困难,我们社的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中央的有关文件,切实研究了我们面临的客观形势,认识到:只有顺应形势,立志改革,才是唯一出路。那么,改革应该从哪里着手呢?我们紧紧抓住“两个效益”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从思想观念上更新,在实际行动中开拓。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社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技出版事业呈现出兴旺发达的局面。但是到了1985年下半年,科技图书的出版发行形势急转直下。图书征订印数大幅度下降。仅以辽宁科技出版社为例,1984年图书的平均印数近5万册,到1985年下半年,由于科技图书订数萎缩,平均印数下降3万册左右,到1986年平均印数则不足2万册。我们对1986年的87种新书征订印数作过分析,万册以  相似文献   

7.
王涛:新闻出版署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管理司司长北京书生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互联网开架交易平台──书生之家网络,我认为它的切入点非常好。中国现在既有体制性的弊端又有机制性的弊端,目前的出版业还处在传统出版业向现代出版业转型的过程中,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中国出版业的发行渠道不畅通,无论是物流信息还是商流信息。比如1999年,全国出版物的总印数是73亿册,12万种图书,就等十每种图书平均印数是6000册。但实际上除去发行量很大的教材和普教图15,统称的一般图书印数不到2000册。而全国现有县以上的行政区域是近3000个,就是说现在一种…  相似文献   

8.
随着日本地方自治体逐年紧缩预算,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购置费亦随之递减。因此,图书馆被迫减少订数和品种,危机不安之声四起。国民读书机会日见减少,图书馆存在的价值正在动摇。此外,随着公共图书馆订书大户订数逐年滑坡,使徘徊不前的日本出版业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9.
论电子网络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电子网络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武汉大学徐丽芳赫伯特·S·贝利在他的出版学经典著作《图书出版的科学与艺术》中,把“按照订数即时生产图书,使当天的订数能够当天印刷,第二天发货”称为“理想中的事情”。不过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个理想已经成为现实。德国...  相似文献   

10.
对改进出版社发行工作的几点设想王久安当前各出版社通过发行所征订的图书,订数一再减少,订货覆盖率不到5%,使新书难以出版,这是目前出版界最感困难的问题之一。据新华书店总店北京、科技发行所统计,1993年1─9月份征订了1万多种书,平均订数只有1700册...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出版改革的先行者,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以更名后的新形象盛装亮相书博会,本届书博会上,出版传媒近3500种图书与全国经销商见面,其中2008年以来图书1400多种,2009年新版图书和再版书超过1000种。  相似文献   

12.
尼尔森图书调查机构(Nielsen BookScan)2004年度跟踪了120万种图书结果显示,有95万种图书的销售量未达99册,20万种图书未到1000册,只有2.5万种图书的销量迈过了5000册大关。在英国,每年  相似文献   

13.
印度本国的图书出版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世界出版业的排行榜中已经跃升到第6位。每年在用本国不同的24种地方语言出版7万册图书的同时,还印刷发行了大量的英文版书籍,数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相似文献   

14.
经济危机不仅对西班牙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对其图书出版业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西班牙文化部最近出版的关于图书数字化的研究报告称,西班牙2011年新版和再版的纸介图书首次减少了15%,即从2010年的96238种减少到2011年的82495种.西班牙国家统计研究所近日公布的2011年西班牙出版业的数据显示,2011年西班牙全年共出版74244种新书,比2010年减少2.4%,每种新书的平均印数为1345册,比2010年下降22.4%,新书印刷总数虽然超过了1000万册,但比2010下降了24.4%.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新闻出版业取得丰硕成果.图书出版产业持续增长,规模快速提升,发行呈现多元化趋势.到2010年底"十一五"规划结束时,我国出版图书超过32万种,总印数71.7亿册(张),我国图书出版品种数和总印数已居世界第一位. 本文利用《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发布的图书出版统计数据,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以研究和反映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参加民进辽宁省委对辽宁省出版改革的调查工作。据各出版社反映,当前“出(好)书难”仍是最感头痛和不好解决的大问题。其表现如下: 一,好书稿竞争激烈。原因是竞争条件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付稿酬上。经济能力差的出版社竞争不过实力雄厚的出版社和个体书商。按稿酬标准,你给千字20—30元,人家出50—100元,作者当然愿把书稿交给稿酬高的出版。 二,订货萎缩。辽沈书社去年上半年征订古籍23种,最多订数2500册,最少的才8册。《历代纪事本末》,因订数少不能付印而夭折;颇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奉天通志》订数只8部,无法出版。虽然,该社每年能得到国家补贴10万元,但杯水车薪,出一两本书就得搭进去。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出版业十年沉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日的俄罗斯出版业已经是民营出版企业在市场经济震荡中经历重组获得再生的时代。回首十年前,苏联曾经是一个出版大国。解体前五年平均每年出版图书五万种,年均印数达十八亿册,国民人均七册书。苏联出版业一贯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出版社的任务就是完成由上而下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出版社的图  相似文献   

18.
据新闻出版总署计财司最新发布的《2007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共出版图书248283种,其中新版图书136226种,重版、重印图书112057种,总印数62.93亿册(张),定价总金额676.72亿元。  相似文献   

19.
英美读书俱乐部的销书术过去30年中,英美的出版业一直在迅速发展,以美国来说,1963年图书的总销售量是16.8亿册,到1991年增长到161亿册,销售量的增加是令人吃惊的,英美的出版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图书销售量居高不下,其中读书俱乐部是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新闻出版业取得丰硕成果。图书出版产业持续增长,规模快速提升,发行呈现多元化趋势。到2010年底"十一五"规划结束时,我国出版图书超过32万种,总印数71.7亿册(张),我国图书出版品种数和总印数已居世界第一位。本文利用《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发布的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