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特色鲜明的社会方言,模因论是理解文化发展,阐释语言及其相关语言现象的新理论,模因作为一种文化信息单位,具有通过信息交际和交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解读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方少华 《现代语文》2013,(7):122-124
模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网络新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语言模因论,着重探讨网络新词模因的形成原因、传播方式及其对网络语言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现象的新理论,为研究语言以及文化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运用模因论作为理论依据,对网络语言模因进行分类,并且进一步探讨了网络语言模因发展的外部及内部原因。以期加深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作为一种解读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为研究语言及文化传承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文章试图从模因论角度揭示“xx体”这一网络语言传播现象成为强势模因的原由以及语言复制、传播和意义演变的过程,以揭示网络交际时代的言语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得以迅速复制和传播。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展开分析,从强势模因的特征、模因复制过程及传播类型来探讨网络语言得以迅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量的英语新词应运而生。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核心是"模因"。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词汇模因则是最为积极活跃的语言模因。词汇模因通过各种构词方式得以被创造、复制和传播,其中传统构词法是英语新词构成最主要的途径。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最能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英语新词构词的模因特点,能帮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了解英语新词的形成,并加深对英语新词产生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语言而进行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框架,着重探讨网络语言模因的类型和特征,变异现象及网络语言模因的认知要素和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是网民在网络社区通用的一种语言变体。模因论是阐释语言现象的新理论。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模因也被寓于语言之中。以模因论为视角,通过某一谐音模因进行构造、借用外来语言模因仿造、直接使用某一方言模因进行构造、缩略模因进行构造网络词;用标点符号的“超常”书写,忽略大小写规则;以固定句式去诠释不同的内容解读网络语言的变异,为研究网络语言创新了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是阐释语言及其相关语言现象的新理论。网络语言是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通过重复和类推的方式获得广泛的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网络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变异,可以为研究网络语言变异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语言变体,最能体现这一语言变体特色的是其词汇变异。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理论,它为研究网络语言成功复制和传播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阐述网络语言词汇变异的表现,进而从求简求快心理、叛逆创新心理和从众时尚等方面探讨它们得以复制和传播的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1.
谭丽珍 《教师》2014,(10):128-128
网络语言是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是网民们在网络社区使用的一种语言变体。本文从模因论角度出发,对网络语言模因现象进行了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新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语言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模因论对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迅速蹿红网络的现象进行研究,指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语言模因,并且通过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媒介复制和传播,成为最走红的网络流行语。它的传播和影响也揭示了网络流行语与文化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3.
李新娟 《考试周刊》2011,(85):29-3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一种全新的言说方式——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已初步形成其鲜明的特征。本文从网络语言的主要构成形式出发.尝试借用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的研究成果来研究分析网络语言的模因特征。  相似文献   

14.
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模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交际的工具,闯入了人们的语言交际世界,丰富了人们的语言,同时也引起了各方面专家的强烈兴趣。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当前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提出"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是模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汤仁云 《文教资料》2012,(18):53-54
网络词汇结构独特,语义丰富,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而进行传播。模因论理论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为研究语言、交际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给力"(gelivable)作为强势模因的形成、复制和传播过程,并就相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以新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揭示了文化进化的规律。作为文化信息单位,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复制与传播方式有两种: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它们为丰富语言发展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反映并影响着大众的文化意识。模因论是与语言和语言学有关的一个重要课题,用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为分析语言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分别对"马伊琍体"的复制传播周期、复制传播类型、复制传播动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视角。根据模因论,所有的个体语言都可成为模因,不断地被模仿和复制。模因论可以用于外语教学、翻译和文化的研究。语言模因一般分为"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为研究语言提供了新的视角。语素是语言中的活跃分子,是构词的基本要素。语素本身也是一种模因。语素化的过程,即是语素模因产生和传播的过程。根据在构造新词过程中的自由程度,语素模因可以分为词缀类型的语素模因和缩略类型的语素模因。  相似文献   

20.
李西 《英语辅导》2008,(2):74-76
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语言而进行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从网络语言的三方面——网络词语的幽默性、网络表情的形象性、网络数字的经济性探讨网络语言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