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高校师生文化冲突指持不同性质文化的高校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对立、对抗,它具有冲突的多样性、冲突的隐藏性和冲突的复杂性等特点。高校师生文化冲突反映出社会文化转型期的文化冲撞。大学生日渐成型的独立意识和判断挑战教师文化权威引起双方文化的对抗,大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各自存在不合理因素影响双方文化的对话,师生交往方式的时空变换导致文化沟通不畅。分析高校师生间文化冲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使高校师生文化朝文化整合的方向发展,淘汰旧的师生文化对抗冲突,倡导学校多元文化对话,以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文化各自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师生彼此接纳的教与学的方式、习惯和行为准则,形成了课堂的行为文化。由于受机械论范式的影响,职校课堂上部分师生互动行为失衡、师生建构行为失效、师生适应行为失当。在对这些行为进行诊断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对话行为、教学做合一行为、师生生命自觉行为,可以不断改进与重塑课堂的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3.
直播教学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已成为在线教学的重要形式,其师生对话互动的特征与规律是在线教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然而已有分析框架或工具大多只从某一个或两个方面对师生对话进行研究,未能全面挖掘并揭示课堂师生对话的全貌。基于互动模式、知识建构与课堂文化的三维师生对话互动分析框架,对一门小班直播课师生互动特征与规律进行深入考察发现:直播教学中师生对话包括无技术参与、技术辅助反馈、技术操作回应以及被中断的对话等12种互动模式,但以无技术参与的一对一单向三元对话为主,技术在促进师生对话互动中的作用不明显;知识建构主要发生在教师学术性提问引发的师生对话中,且以教师低层次认知类问题和学生的简单认知回答为主,缺少深层次认知加工与集体知识探究和创造;课堂文化呈现出知识讲授式的权威控制型特征,基于社会建构的集体探究与创新文化尚未形成,师生相互尊重与支持、平等友好、民主参与的文化特征开始萌芽。未来直播教学中,教师还需深入挖掘直播互动技术功能,发挥直播课新空间优势,探索直播课课堂文化中自由与约束、自主与控制新的平衡点,激励和支持高质量课堂对话,推动直播课从知识讲授式课堂向知识建构式课堂转变。  相似文献   

4.
课堂交往是指作为自由主体的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相互之间所达成的对话、理解和沟通,从而达到每个人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在对话和沟通中师生对课程教材文化的理解、筛选、培植都体现了课堂交往形式的多样性。因此,课堂交往的有效实现也必然建构在这种多样性的路向上。  相似文献   

5.
课堂交往是指作为自由主体的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相互之间所达成的对话、理解和沟通,从而达到每个人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在对话和沟通中师生对课程教材文化的理解、筛选、培植都体现了课堂交往形式的多样性。因此,课堂交往的有效实现也必然建构在这种多样性的路向上。  相似文献   

6.
采用现象学的方式收集资料,研究学生的发言体验.学生的发言体验与学生对待发言的态度紧密相关,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影响学生课堂发言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文化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问题的特点和班级容量等.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有助于建立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互动对话的课堂.关注学生发言体验有助于探寻和建构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动力情境、建构学生主动发言的课堂文化以及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文化.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文化冲突是指代表成人文化的教师文化和代表儿童团体文化的学生亚文化在传播和彼此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中小学阶段是从儿童迈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师生文化冲突已成为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一个较为突出的文化现象。学校正视师生文化冲突,协助建立新型教师角色,搭建师生对话的桥梁,有助于师生文化冲突的化解,创建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对话教学是师生交互合作的教学,是学习者在不断地与他人交流、互动、沟通和合作中习得知识,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视觉文化课程采用了集"课堂教学—论坛交互—创作协作"于一体的"三重对话教学法",注重课堂实时的师生平等交流、基于论坛的交互合作和创作协作的共同实践,有效地促进学生由个体知识建构到集体知识建构与集体智慧发展。  相似文献   

9.
师生课外对话有其不同于师生课堂对话的解释学意蕴。首先,师生课外对话不仅在对话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不同于师生课堂对话,而且在对话对象上也有所不同。前者少受甚至不受限制,而后者则针对个别学生或少部分学生。其次,在师生课外对话之"课前或课后师生由于学习、生活等方面而进行的平等交流"之涵义下,"伪对话"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与价值的。第三,师生课外对话必须在拥有自己的对话域和对话自我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对话中的理解、共识与分享、精神建构,乃至塑造与创新自我。  相似文献   

10.
课堂文化是指师生以学校文化为基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互动形式形成的具有多样性的、师生共同接受的、开放民主的价值观体系。中学课堂文化冲突原因主要表现为在社会多元文化状态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角色定位、语言范式、教材文化解读等不一致而产生的多种文化理解与认同的差异。而消解这种差异可以采取树立教师威信、转换立场、改变教师自我角色认知、构建新的课程文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课堂文化是指师生以学校文化为基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互动形式形成的具有多样性的、师生共同接受的、开放民主的价值观体系。中学课堂文化冲突原因主要表现为在社会多元文化状态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角色定位、语言范式、教材文化解读等不一致而产生的多种文化理解与认同的差异。而消解这种差异可以采取树立教师威信、转换立场、改变教师自我角色认知、构建新的课程文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把课堂理解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其本质是要在对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新型课堂教学生活世界.课堂教学活动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生活世界活动,更是一种在此基础之上的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的专业世界活动.要使课堂中的师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通过向学生赋权、对话协商及培育课堂文化等途径来形成群体之间的共同精神、文化价值与心理倾向,并通过不断的社会化互动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共同体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3.
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凸显出来,对教育活动产生严重影响.而社会中存在的不同文化塑造着不同的人群,教师与学生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使得他们成为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两个不同的群体.因此,基于多元文化的视野,从文化、师生文化的概念及特征入手,探讨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明晰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影响,旨在寻求解决师生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使师生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以创建和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师生冲突是学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师生冲突,有助于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师生文化冲突指的是持不同性质文化的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对立、对抗。社会转型期的师生文化冲突,呈现多样的具体形态,且复杂难解、激烈速变,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师生文化冲突尽管会损害冲突双方的健康、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削弱学校教育的实效,但是它在协调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进步、推动学校变革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卫勤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133-136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康定地区,民族学校的课堂管理存在极其特殊的文化问题,即课堂上师生间的民族型和代际型的双重文化冲突问题。本文从文化视角对民族学校课堂中师生间的民族型和代际型两种文化冲突进行剖析,并阐析其影响,期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学校教师选择并建构有效的课堂管理模式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课堂文化是社会宏观文化的一种映射,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主要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的思想观念、教学行为方式和教学思维习惯. 由于课堂文化的差异,虽然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口号、标准,甚至与国外科学教科书的学科知识结构非常相似,但培养的过程和结果却存在着巨大差异. 这种差异很多植根于课堂文化的差异,而课堂文化又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且课堂又是再生产社会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课程改革牵动着文化与社会的神经,从课堂的文化的角度比较中瑞两国科学课程的实景差异,既有利于课程理解与对话,又能深入思考科学课程改革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课堂沉默来自于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组织等多方面的原因。要让真正的教学发生在课堂,必须重建民主平等的师生课堂交往关系,用爱和理解构筑师生对话共同体。课堂是生生、师生间关系和意义发生与建构的场所;教学是师生间共生共长,构筑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学习是教学活动之后学生内部状态变化的过程,师生之间关系在课堂中是关联融通的,教学的目的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文化的和谐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在和谐宜人的课堂文化交互中,变教与学的过程为师生共同享受课堂生活的文化交往和生命的运动过程是新课程对英语课堂文化的新要求.英语课堂文化的和谐建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教学内容的体验性和生成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多元性,师生交往的情意性和激励性,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尊重.  相似文献   

19.
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域,规约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对话学习以平等对话为前提,以文化智力为依据,以工具性学习为必要构成,以创造意义为目标。课堂教学须秉承对话建构认知观念,倡导生成性思维,营造学习共同体,谋求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以重建课堂文化,使课堂成为倾听学生声音的场域,促使学生智慧生成的场域,学会对话与交往的场域,关照学生生命养成的场域。  相似文献   

20.
课堂追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预设的生成和重新建构,也是课堂效能的关键所在.有效追问是建立在教师的学识魅力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技巧,适时恰当的有效追问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也是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 一、在何处追问 课堂上有效的对话是在学习过程中,师生脑海里固有的知识、经历、观念、信息与文本的碰撞,是师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和升华,它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与美好生命的共享,具有生成新思维、新思想的特质.教师的“追问”与学生的“答”作为课堂上对话的一种形式,就显出了它特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