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周川在《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大学德行表现在大学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全过程,通过教师、研究者、管理者的实际行为呈现。大学德行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可以被观察、被感知的行为。教育德行是大学德行的核心要素,体现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的德行就是师德;教育的德行表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诸环节,一切为了学生,对学生的发展负责,是教育德行的根本,也是教育良知的基点。科研德行是大学德行的中坚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领学生构建幸福生活。所谓有福者必有德,因此德行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为了构建学生的幸福人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学生德行的养成。与说教式、灌输式的道德教育相比,作为道德行为者(moral agent)的教师之行为举止(teacher’s manner)更能有效地培养并影响学生的道德德行。教师行为举止所揭示的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具有直接的道德影响,是学生获得德行的主要途径。借助亚里士多德对善、幸福与德行的观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然"所展现的行为举止包括温和、勇敢、正义、友爱等。  相似文献   

3.
姚莲彩 《辅导员》2015,(3):38-41
如果把基础教育比作是大树教育的话,德行教育就是在扎根,只有根深才会枝繁叶茂。我校的德行教育活动已经实现了进校园、进教师、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学生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善举明显增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明显提升。在工作中,我们努力拓宽德行教育的渠道,夯实德行教育的根基,汇聚德行教育的力量,扎实推进德行教育,让文明之风、和合  相似文献   

4.
金哲民 《现代教学》2010,(11):30-30
教师中那些德行上乘,智能足备,用自己非凡的能力和技艺启迪学生智慧、引领学生发展的人,是教师中的良师。这样的良师,也就是智慧的教师。智慧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是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知识学养、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道德教育当作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认为道德教育应形成的主要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和正直,主张通过预防、实践、榜样、纪律等方法来使学生形成这些良好的德行,要求教师成为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善、友好地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6.
田达 《考试周刊》2010,(42):207-208
大学生在德行方面存在孝道观念、宽容心、节俭意识、大局意识较差和感恩意识、正直行为、诚信相对缺失及狭隘的江湖义气等问题,而且男生比女生差、城市的比农村的差。究其根本原因是对以闵子为代表的优良传统德行教育的缺失。解决的对策有:加强教师闵子德行建设,实施生存和环境保护教育,开设艺术和文学类选修课.开设礼仪必修课.加强制度建设和媒体宣传.积极引导学生实践闵子德行.  相似文献   

7.
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相比,对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师德教育,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似乎要放松得多。且不说会否有本末倒置之嫌,也得看到是一种不该再存续的现象。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有什么德行的教师,就会有什么德行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管理作为一门“道德技术”在学校教育的领域中应该发挥育人的教育功能。教师的个性、品格、行为、态度在对学生“涵濡性情、成就德行”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都应通过教育的中介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9.
知识的意义性与“知识获得”的新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教师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他人”,他的人格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人格发展有着长期、深远的影响。一个人格不健全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各科教学实践中融入合作、慎思、认真负责、诚实、正义等态度和习惯,以形成自己的专业品格和德行人格,从而潜移默化学生的德行人格。有学者认为叙事研究可以激发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情感,使教师发现工作的乐趣,表现出积极的人格状态。不仅是教师的人格,而且教师的知识与经验也会对儿童的人格造成影响。由于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不同,在教育实…  相似文献   

10.
说“理解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百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二是突出“德行”,以培养学生善解人意的素质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在做人与为学上齐头并进。三是将认知与感情贯穿全部教育过程,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四是把理解作为教育目的之一,使通过理解而教和为理解而教融为一体。五是成批转化因误解造成的后进生,形成“后进生大步前进,优秀生更优”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师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探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和性别等个别差异在教师的评价方面的需求之影响。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发现,性别和个性特征二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以及学习成绩都对学生在教师的评价方面的需求有显著性影响;实验还发现大多数学生所需求的鼓励和提醒与教师常采用的赞扬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抑制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阻碍师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护师生心理健康,笔者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和性别等个别差异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12.
存在主义教育的师生观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探讨存在主义教育的师生观及其当代启示,存在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强调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自由,选择及选择的责任,强调师生间对话平等融洽的关系,这对于构建目前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责任意识,以及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形成性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指导学生未来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思考者。  相似文献   

14.
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作为师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情感传输效应 ,它在教育教学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教师认同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 ,同时学生的崇师心理、受教感、向师性是这种认同感产生的心理基础 ,而其客观因素 ,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未成熟性所决定的。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珍惜学生认同教师的自然和心理倾向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争取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教师道德冷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有效沟通的障碍,导致教师对学生缺乏同情、理解、爱护,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积极性,使教师无法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所以必须引起教师本人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育使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成为话语霸权的占有者和学生精神自由的束缚者,而现代教育则使学生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想的盛行、纪律观念和责任感的丧失以及学生自身价值取向的迷茫等。这些弊端进一步阻碍了教育价值使命的实现,在分析它们各自弊端的基础上,认为师生对话是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价值使命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性别差异为考察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和T检验统计法,对上饶师范学院767名在校大学生的普通话考试成绩进行取样统计分析,并辅之以纸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所师范院校的2084名大学生。得出了"师范生普通话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好于男生"这一结论。通过对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以及男女师范生的共性特点的分析,结合心理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教学体验是介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知性认识。教学体验既是一个过程,是教学主体之身心在亲历亲为中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种结果,是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获的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整体感受与领悟。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体验的过程。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体验,也要研究教师的教学体验。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渊博的知识、认真的备课,还要受到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制约。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育和激发学习者积极的情感,使学习者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自觉自愿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与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的个体因素不仅影响着其个人工作的成败,更重要的是深刻而长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系统,也会对学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班级心理环境或氛围可能是教师人格影响学生发展的中介变量。教师的问题行为是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而教师的不良言行或问题行为又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或心理行为问题。消极的师生关系模式比积极的师生关系模式更能够强烈地影响到儿童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