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情况分析 现在不少孩子事事、处处依赖爷爷奶奶和父母,却不会主动关心长辈,回报长辈的关爱。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中班“我爱我家”主题活动,从幼儿能理解的,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入手,以培养爱心为起点,以培养责任感为终极目标,激发幼儿关心家庭、热爱家庭和为家庭尽一份绵薄之力的情感。本活动为“我爱我家”主题的总结性活动。  相似文献   

2.
《早期教育》2001,(3):29-29
开学初,小班“我爱我家”主题教育活动持续了近三周,随着活动的展开,幼儿不仅加深了对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家庭成员的关注,同时也开始以不同方式了解自己,。l我是这个家庭里来的”“我爸爸姓王,我也姓王”“我在家里最小”。幼儿对自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关注、探索“我”,了解、表现“我”的兴趣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3.
杨娟 《现代教育科学》2009,(2):126-126,86
一、从培养幼儿爱家人入手,培养幼儿爱他人、爱集体的情感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苗,一家人都围着这棵独苗苗转,使他们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他们根本不懂得关心家人,更何况去关心他人和集体呢!因此,教育幼儿爱家人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从多方面引导幼儿了解家人的生活,观察父母的劳动,让幼儿谈谈爸爸、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一、探索趣味的产生 开学初,小班“我爱我家”主题教育活动持续了近三周,随着活动的展开,幼儿不仅加深了对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家庭成员的关注,同时也开始以不同方式了解自己,“我是这个家庭里来的”“我爸爸姓王,我也姓王”“我在家里最小”。幼儿对自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关注、探索“我”,了解、表现“我”的兴趣由此产生。 小班趣味探索的特点:①游戏性。小  相似文献   

5.
小班“爱父母、爱长辈”教育的实践与效果吴颃琛如何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呢?根据我们多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对小、中、大班分别进行爱家庭、爱家乡、爱祖国的系列教育,在小班以“萌发爱的情感”为主线,按计划循序渐进地系统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在认...  相似文献   

6.
目前,独生子女由于其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不少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相当一部分幼儿在尊敬长辈、关心他人,尤其是了解、关心老年人方面表现较差。根据广州市德育工程方案的目标要求,水均岗幼儿园中班在“敬老节”前后开展了《爷爷奶奶我爱您)的系列活动。现向大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篇案例设计主要围绕“我爱我家”的主题,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语文综合活动课教学,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制定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然后通过开展“我爱我家”诵读活动,通过解意、品味、感染、升华,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领悟能力;再通过交流、展示“我爱我家”综合实践的成果,并给予适当的评价,使他们重新认识家,贴近了解家,热爱投入家,真正地与家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自助配菜     
设计意图 幼儿营养不良或肥胖,已成为普遍现象。在家庭餐桌上,幼儿是”主宰者”,挑食、暴食任意为之。针对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特选择“自助配菜”为活动主题。 怎样使幼儿自主、自愿地投入活动?我的设计思路是:以观菜、分菜激发兴趣;以自由选配菜色突出重点、活跃气氛、深化主题;以录像解决难点,最终达到警醒幼儿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雅 《考试周刊》2012,(6):192-192
一部分独生子女存在着心理脆弱、心胸狭窄、自私冷漠等系列心理障碍问题。他们一方面渴望心与心的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关爱。另一方面冷漠得不愿为别人多付出一点关心、一点爱。为了培养幼儿的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情感,作者在主题活动中激发幼儿关注周围的人、事、物,点燃关爱的火花.在主题活动、游戏中感受“关爱”的情感:在节日、公益活动和随机教育中。以实际行动“助”他人为乐,体验关爱的愉悦;通过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在生活点滴中学会关爱周围最亲近的人,提高其体谅、安慰、关心、谦让、分享、帮助、奉献等社会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主题和工具 根据学科特点,我们确定了关于在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有效性的观察主题,观察的内容是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一单元“我爱我家”《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为有序、有效开展观察活动,本次课堂观察活动的工具主要是量表和摄像。根据观察主题,我们设计了如下观察量表:  相似文献   

11.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万象更新,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我们利用春天神奇、美妙的变化,进行了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分为“神密的春天”、“美丽的春天”、“我爱春天”等三个部分,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审美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12.
每年10月1日是国庆节.也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情感培养的最佳时机。我园设计了以激发幼儿爱祖国情感为主线,以蒙台梭利教学法为主要手段,以大班年龄幼儿为重点,以小、中班年龄幼儿为准备的“爱祖国”系列活动。在方法的选择上.以集体教学为主的主题活动.注重将学习活动和生活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在五大领域中获得知识的积累:以个别教育为主的蒙台梭利教学法.注重幼儿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两结合,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整体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活动由来在三八妇女节“爱妈妈”主题活动期间,孩子们都为妈妈献上了贺卡、祝福语。如何将爱妈妈的情感更好地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呢,结合数学活动“让幼儿感知在同一空间内物体大小与数量的关系”。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 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和探索的对象。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爱大自然”时.幼儿对仿生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走进‘仿生王国”’,将多媒体技术渗透在领域教学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仿生现象及仿生形式,感受仿生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观看、操作和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其乐于探索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王香云 《山东教育》2005,(18):62-62
当前幼儿,特别是独生子女已成为家庭中关怀、照顾的重点对象,过种单向的爱使大多数幼儿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私、任性、不尊重长辈、不关心他人等不良品格。若孩子从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将来对家庭、对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在正确的教育下幼儿才能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三八”节快要到了,按照保教组制定的计划,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爱妈妈”教育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请幼儿介绍妈妈的工作,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妈妈工作时的情景,以此加深幼儿对妈妈工作的了解,为妈妈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贡献感到自豪。 二、主题谈话“妈妈是怎样关心我的”,在讲讲、听听中,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三、实践活动“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教育幼儿回家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17.
彭安清 《江苏教育》2001,(17):12-13
“我家的孩子越来越爱惜粮食,热爱劳动,关心他人了……”;“我家的孩子更加聪明了,不仅爱动脑,而且爱动手,好几件小玩意儿,做得蛮像,还挺有创意的……”;“我家的孩子皮肤虽黑了些,但脸蛋总是红扑扑的,不挑食,饭量大了……”;“我家的孩子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不仅图画画得很有生活趣味;而且作也写得有血有肉……”经常在街头巷尾或家长学校听到上述种种议论,真令我感到欣慰和自豪。孩子们的种种变化充分证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地制宜,立足实践,走“农、科、教一体化教育”之路,对学生道德品质、化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等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隐性环境熏陶。利用自然环境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突出特色,利用自然环境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比如,可以在校园、活动室内制作“禁止吸烟”的警示牌,在草坪旁设立“我和小草是好朋友”的标识牌,还可以与幼儿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布置主题墙:“地球是我家”、“我是小巧手”等。这些环境的创设,潜移默化地提醒幼儿关心环境的变化。实践证明,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亲密接触中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可以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朱丽彬 《福建教育》2011,(7):112-113
大班上学期一开始.我们班就以“我爱家乡——平和”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家乡的特产“瑁溪蜜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平和,蜜柚几乎是家喻户晓,即使没种蜜柚的家庭。也有亲朋好友相送.所以蜜柚对幼儿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相似文献   

20.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一大转折。他们离开了温暖的家庭和亲爱的父母,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内心充满焦虑与不安。为了让幼儿很快地稳定情绪、熟悉环境,根据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以“我的幼儿园”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