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设计意图 :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空间关系的认识不断增长 ,装拆物体的能力也不断提高。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实践、交流 ,逐步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累有关空间关系的经验 ,提高动手能力。目标 :1 在拆笔、装笔、换笔芯的过程中探究材料之间的关系 ,获得有关空间关系的经验。2 在拆拆装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准备 :1 拆装难易程度不同、配件不同的三种笔及与之相匹配的笔芯若干。2 教师演示用的水笔和圆珠笔。过程 :一、给水笔换笔芯1 这些水…  相似文献   

2.
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空间关系的认识不断增长,装拆物体的能力也不断提高。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实践、交流,逐步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有关空间关系的经验,提高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习和发展离不开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源泉和基础。老师,请把教室布置成工作间,为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操作材料和工具,让孩子在摆摆弄弄、拆拆装装、敲敲打打中学会观察、思考、动手处理问题。 孩子的发展不是成人所能代替的;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孩子的发展得靠自己。老师,请把教室布置成  相似文献   

4.
钟梅 《山东教育》2005,(5):67-68
活动背景 在活动中,几乎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不但经常把自己的玩具拆得零零乱乱,还会把家里的一些日常用品,如电筒、闹钟、相架、笔等拆开来,但由于孩子的能力和经验不足,拆开东西后他们往往不能按原来的样子装好。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5.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为幼儿提供与其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适应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玩一玩”的想法,并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激发起活动的兴趣。皮亚杰理论强调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认为动手操作是认知冲突发生的途径。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的灵魂,强调为儿童提供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6.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为幼儿提供与其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适应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玩一玩”的想法,并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激发起活动的兴趣。皮亚杰理论强调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认为动手操作是认知冲突发生的途径。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的灵魂,强调为儿童提供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思维课程方案就采用了以材料操作为主导的游戏方式,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给出了情境、任务、玩法  相似文献   

7.
洗涤用品     
设计意图幼儿升入中班后,明显的对周围一些自然现象、物品、动植物特别感兴趣,拿到什么东西都喜欢试着去摆弄、探索,问为什么,当他们从中发现一些什么的时候,都会高兴得不得了,表现出愉悦的情趣。但由于年龄特点,在平时的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表现出经验不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差、不善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等问题。因此,我根据幼儿最近一段时间谈论最多、最好奇、最感兴趣的话题“洗涤用品”设计本次活动,以满足孩子的兴趣需要,丰富其生活经验,发展其动手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丰富幼儿对家中常用洗涤用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丰富的人文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我们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生活中的素材设置一些主题,引导幼儿动手动脑观察操作,培养他们大胆尝试的精神.同时,有意无意地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尝试、去活动、去发现,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在轻松愉快的情景和氛围中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和激情,在不断实践中,获得一些生活技能和经验,从小培养积极的尝试探究精神和兴趣.  相似文献   

9.
张玉芹 《考试周刊》2013,(33):189-190
文章提出将常熟美教育资源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将本土教育融于区域活动之中。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好奇、新鲜,求知的欲望特别强烈的状态中,这样就能充分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欲望。在活动区中注重从孩子的兴趣及自身的需求出发选择活动内容,准备材料,采用多样化的家乡美活动方式,将特色化的家乡美成果展示,丰富的乡土资源融入区域活动,为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在幼儿教育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引入游戏,并且在游戏中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不但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老师应把握教育时机和策略,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园的科学小实验是一种集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因此深受幼儿欢迎。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这是幼儿获取科学知识的最佳途径。开展幼儿的小实验活动,一方面可以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让小实验在科  相似文献   

12.
美术活动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实践操作活动,多种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促使他们从事创造性地活动。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工具和材料,让其在实践操作中促进小肌肉的发育,同时发展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3.
美术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美术创作活动往往反映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内心与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因此,利用美术活动激发幼儿动手动脑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围绕探究进行美术活动,可以使幼儿发现日常生活中蕴涵的许多可能性,将点滴事件变成探究活动,点燃幼儿探究的火花,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陶艺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也对幼儿创造力、审美情趣和个性化发展等多方面能起到辅助作用。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和适应孩子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往往需要结合到班级区域活动当中。主要以小班彩泥区域活动为例,讲述如何在区域活动中通过创设场景来有效结合集体教学活动与幼儿个体化实践发展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使幼儿在陶艺活动中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材料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重要工具,自然材料是大自然本来就有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手可得、安全无污染,能源源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与欲望,幼儿在与自然材料的互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季晓鸣 《考试周刊》2013,(94):195+129-195,129
<正>二十一世纪,幼儿教育的中心主题开始从传统的"学习知识"转向"能力的培养",孩子们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工活动是展示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深受幼儿喜爱,而且是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因此,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和心理特点,恰当应用,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和情景。同时在孩子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应给予说理性知识,而要真正解放孩子的小手,放开孩子的想象力,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机会,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培养幼儿创造的心态和意识是幼儿获取自信心和成功感的前提。教师如果给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心理环境,让儿童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中活动;会极大地激发幼儿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和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幼儿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只有让幼儿对所学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才能激活他们的创造欲望;让他们的头脑中有鲜明清晰、呼之欲出的构想,使他们内心产生创造的欲望。 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让幼儿无拘无束、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尝试,让他们大胆地、毫无顾虑地…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活动,幼儿主动求知、积极探索的欲望往往能够自然迸发.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若能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操作与探索的机会,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讨论、质疑、操作、对比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必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对新的科学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望,使他们在科学活动中能主动感知、累积、思考,从而逐步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叶锦辉 《辅导员》2011,(36):25-27
一、问题的提出家庭游戏角指在家中根据空间条件为幼儿创设的专门的游戏区域。它对提高家长的游戏教育观念,丰富幼儿的家庭游戏活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家中为幼儿创设游戏角,给他们提供一个专供活动的"小天地",是一种花费少而又受幼儿欢迎的游戏环境。空闲时在家和孩子一起游戏,和孩子互动,在游戏中增加亲子交往,培养孩子的情感、言语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年的幼教工作,我发现,有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总是向成人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等各种问题:而有的孩子对眼前的变化"视而不见",让孩子失去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机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由此可见,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激发幼儿进行探究的欲望,是智慧开启的重要源泉.那么,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该怎样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以激发他们进行科学探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