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公文格式应一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公格式的不一致给党政公写作和档案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这些不便作提出了一些克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璐 《山西档案》2004,(1):23-25
从1912年4月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至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死,中央政府相继由皖、直、奉三系军阀把持,史称北洋政府时期。这一时期的公管理制度,在沿袭南京临时政府公新制的同时,也存留有明显的封建色彩。正确评价这一时期的公管理制度,是研究我国近、现代书档案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公传阅是指书人员将需要领导阅知的公集中在一起呈送给领导,让领导集中领会上级件精神,掌握信息,交流认识,统一思想和智慧的过程。公传阅的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着公传阅的质量,而且还是对书人员业务素质的考验。判断公传阅成功的标志是指是否让领导能够在精力最充沛集中的时间里以最佳的思考角度完全领悟件的精神,进一步开拓思路,进而对本单位的工作部署安排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诚 《四川档案》2002,(6):36-37
行政机关表彰用的公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和通报三种。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分别使用这三种表彰公,不仅在实践中难以把握,而且在理论界也莫衷一是。该分析提出了依据表彰奖励的性质、级别、等级区别使用表彰性命令(令)、决定和通报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该针对目前公标题中书名号的使用不太规范的问题,总结了五类应使用书名号的法规、规章公标题,并就计划类和“意见”公标题中书名号的使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二维条码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个机关单位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纸制档案、电子档案,如何收集、管理、高效地利用好数量庞大的档案是档案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条码技术在公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年3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按照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秘发[2005]56号件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公处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效率,以冀政办函[2006]13号《关于做好政府系统电子公交换应用推广工作的通知》就二维条码推广使用及使用规范做了明确规定。如何认识和利用公中二维条码对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该就新《国家行政机关公处理办法》与《国家机关公格式》中关于公和档案工作有关的规定进行了浅述。  相似文献   

8.
杨诚 《四川档案》2003,(3):34-36
该针对有关公示制度和公示公种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公示使用“公告”和“通知”的不恰当性,通过对公示制度和公示种的研究,提出了应当将“公示”增加为党政机关公种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只要你上网,你就会发现:只要政府机关制发一份重要公, 出台一项重要政策,总会引来网友们的众多关注,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和议论。这就说明,公评论早已有之,创建公评论学的时机也已成熟。而这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普及之前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该就2001年实施的新《国家行政机关公格式》关于公用纸尺幅、公用纸技术指标等方面对档案管理产生的积极意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公与档案是两个相交叉而又互不兼容的概念范畴,是同一事物在两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两的共性与个性,提高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水平,才能在公与档案的主题词标引过程中避免主题词的错标、漏标。准确、规范地标引公与档案的主题词,利于使公规范化、提高公与档案的检索深度和查准、查全率。  相似文献   

12.
“通知”是党政机关广泛使用的法定公文。但在“通知”文种的撰写过程中,文秘工作者对其使用范围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公文学界也观点不一。文章对此进行分析,以期澄清模糊认识,促进“通知”写作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王铭 《四川档案》2001,(5):36-37
在现行党政公处理法规中,“本级机关”与“上级机关”是两个常用之词,该对此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4.
康芳芳 《兰台世界》2007,(5S):11-11
公是公务书的简称,属于应用。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字材料。狭义的公,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本主要是指狭义上的公,即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中共延边州委办公室、延边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出了加强电子公归档管理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6.
行政公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书,是各级政府机关处理公务和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随着电子政务的Et益兴起,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将通过网络实现无纸化办公,依靠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对公的办理、传输、交换、归档实行电子化管理,公的电子化已成为政务信息化下行政公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电子政务在公领域的具体应用——电子公,势必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推进,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为用户查阅、利用的档案:电子公。电子公大大方便了社会各界对现行件的需求,提高了档案界的知名度,使档案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赞誉。但有些电子公在制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规范,有些件打不  相似文献   

18.
周铭 《四川档案》2004,(3):38-40
该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党政机关公处理中存在的各种非一致性现象及其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电子公文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电子公文运行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上海市长宁区的经验告诉我们,电子公文的运行管理,不仅涉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且涉及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创新和变革,涉及各级机关公文处理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切实加强电子公  相似文献   

20.
析新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效力等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施行已3年有余了。作为新世纪对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公处理工作进行约束和管理的最高行为规范,自它于2000年8月24日出台之后,有关于它的效力等级的争论,学术界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普遍的看法是,与过去由国务院办公厅行截然不同,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由国务院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