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当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的比值为3.48%,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作为占据了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主力军——新闻出版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产业部门和重要力量。文章利用2006—2012年图书出版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对图书出版产业的总量、结构与速度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得出近些年来,特别是"十二五"初期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为图书出版产业乃至整个新闻出版产业的又好又快的平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郝婷 《出版参考》2016,(8):16-18
近年来,我国中央文件及国家规划一直致力于将推进文化科技融合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方向,而作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诞生的新型出版业态——数字出版无疑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出版在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产值规模突飞猛进,据2016年7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已达到4403.85亿元.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环境与新机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3.
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出版产业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问题。文章从出版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和出版产业内部结构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出版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传统出版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三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出版产业已迎来大融合、大创意、大市场、大国际和大人才时代。跨界融合是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文化企业与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对外文化贸易更加活跃,升级版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国家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也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支点。第一,从"传统出版"到"多元发展",多元开拓融入经济大循环。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产业已经全面融入经济大循环,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产业以多元开拓融入经济大循环,必将打破已有的产业边界和发展模式,在一个更大、更广的产业概念和体系上,在一个更加多元互动、更加开放的产业链上,吸引更多的关注,获得产业规划、融资渠道、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5.
实施出版产业项目是落实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以2020年度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中的出版产业项目为例,梳理2020年度出版产业项目整体情况及重点,分析研判当前出版业发展特点,提出加快推进出版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出版产业税收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强调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而出版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成长期的主导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研究如何采取产业税收政策来发展、壮大我国出版产业,使它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无疑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现实意义。一、我国出版产业的税收政策现状一般来说,我国出版产业应当交纳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关税等,盈利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此外还有教育附加等项目。这些税种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对出版物征收的税种和对出版企业征收的税种。  相似文献   

7.
金善男 《出版参考》2015,(18):21-23
2012年韩国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约87兆2716亿韩币,比上一年增加了5.2%.出版产业(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出版、印刷业、出版业流通业)的销售额(约占总销售额的24.2%)约为21兆973亿韩币,在文化产业各领域中所占的比重是最高的(文化体育观光部·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2014).之后的广播产业是14兆182亿韩币(1 6.3%),观光产业是12兆484亿韩币(14.3%),游戏产业是9兆75亿韩币(1 1.2%)(参考表1). 出版产业虽然占韩国文化产业的1/4比例,但是前景却并不乐观.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2年电影产业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16.7%,广播增加了11.2%,游戏增加了10.8%,但是出版产业比上一年同期降低了0.7%.  相似文献   

8.
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促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务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数字出版的赢利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社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将于2015年基本完成.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需达到5%,到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支柱型产业的目标可以实现.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其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必然成为近阶段各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出版产业集群竞争力内涵及其特性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具体特征,对出版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培育方式进行了理念探讨和思路归纳.  相似文献   

10.
出版产业既是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意识形态阵地,呼吁优先发展与出版产业相关的五个环境,以利于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现在大多数出版社与作者签订印数稿酬合同,但还是出现一些故意隐瞒印数的情况。盗版的形式已发生了变化,过去以为是不法书商责任(在相当  相似文献   

11.
产业链优势是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某一区域出版产业链的良好构建将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辽宁出版产业应结合辽宁省情实际,积极探索构建与完善适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链条,为辽宁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出版产业发展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版作为文化产业,在这几年获得较快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为我国出版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但就目前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出版产业化的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规模还有待于扩大,发展质量还有待于提高。出版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问题还不少,需要做的事情也还很多,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发展出版产业的几个认识问题做些探讨,以期引起关注。1、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问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出版活动的一对矛盾统一的关系。在相…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与融合性越来越强.本文以"角川商法"为切入点,以影视、档案与出版业的互动共享机制为例,分析影视、档案和出版业互动共享的模式、机制,研究"影视-档案-出版"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并针对目前"影视-档案-出版"产业价值链中出现的问题,认为应从完善档案资源创意开发路径、成立关联产业中心联盟两方面入手,逐步完善、提升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传媒视野     
传媒资讯广电总局:广电产业成文化产业支柱5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出版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广电产业成为文化产业支柱与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全国广电产业逆势上扬,总收入1959.5亿元,同比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资源与产业"文库隶属国家"211工程"三期项目"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创意与数字化工程",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教授担任总主编,现已出版14种,400余万字。文库内容涉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出版文化与产业研究、民俗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等多个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文库的出版对我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将起到  相似文献   

16.
王凌 《中国出版》2012,(11):41-42
"云数据库"、"云管理"的概念正在信息资源日益繁芜的诸多行业中衍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新闻出版产业建设及发展管理中,搭建一个能够统揽出版全局的数据库系统,是新闻出版人的愿景,是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这个系统网络平台,出版者可以合理配置自己的出版资源,了解权威的产业发展动态;管理者可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国出版业的不完全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出版产业,因其产业的特殊性,在我国经济改革中一直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这里主要指国有出版资本)。本文阐述了中国出版业市场的特征及出版产业的不完全市场化状况带来的弊端,并提出了推行市场化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坡州出版城     
《出版参考》2009,(6):52-52
新的文化共同体 坡州出版城(Paju Bookcity)是坡州出版文化信息产业园区的简称,为推动出版文化产业的发展由国家制定、民间主导的韩国国内独一无二的产业园区,也是该城市所追求的功能以及作用的象征性品牌。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它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拉动消费升级,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009年湖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其中两大文化产业表现突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业绩逆势上扬,动漫产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作为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出版产业凭借多元化生产路径、便捷的传播方式、延伸的产业链等优势,迅速抢占出版市场,传统出版组织形式、出版流程都受到了挑战。同时,网络出版不再局限于传统出版内容的网络化,在线创作、在线出版、作品转化等正成为网络出版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产业只有继续坚持以内容为本位,借力网络技术,加强产品营销,才能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实现出版产业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