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6,(8):I0020-I0021
北京海峡旅行社委托北京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武术九段吴彬担任技术总指导的美国“青年冠军中国武术夏令营”经过一周的训练,近日在北京求实职业学校闭营。共有来自美国密西根州、俄亥俄州、明尼苏达州、伊利诺依州的40名中小学生从吴彬老师手中接过了由他签字的结业证书。这是美国“青年冠军”第三次在北京举办中国武术夏令营。随团来的还有30多位学生家长。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会专门为一位中国武术教练升美国国旗确实挺新鲜,然而这是真事。前些日子记者到吴彬教练家采访,他打开了一个包装相当精致的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幅标准的美国国旗,并附有一张正式的由一位美国参议员签发的证书,上面工整地写着:7月25日为吴彬先生升美国国旗。这种殊荣在吴教练几十年的教武生涯中从未经历过。吴彬今年66岁,2003年年初才从北京武术队总教练的岗位上退下来,应该算是我国竞技体育第一线最年长的教练员之一了。此前,他还担任国际武联、亚武联技委会主任,可谓武术界叱咤风云的人物。退下来之后,吴彬的武术生涯并没有结束,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延续着他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4,(11):26-27
如何让更多的外国人喜欢和学会中国武术,著名教练、武术九段吴彬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套有利于推广的基础武术套路。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打”有好几种,跆拳道、空手道、自由搏击、武术散手等等。其中武术散手是较为引人注目的一项。北京国际武术散手擂台邀请赛,对各国散手名将作了一次检阅。武术散手俗称散打,是中国武术的格斗形式。由于它既健身又防身,所以自古以来为群众所喜爱。目前全国至少有十几万人坚持练散手。中国武术研究院的高级教练、本届比赛组委会副主任吴彬介绍说,1982年将散手列为全国正式比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中国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题写书名的《中国武术春秋》(英文版)一书,年前在美国出版。此书包括中国武术概论和中国武术史纪年两部分。在“概论”中,作者论述了武术的定义、功能,以及武术的内容和分类等。在“纪年”部分,作者将上起远古下至1993年间中国武术的发展史划分为6个阶段,纪要概  相似文献   

6.
通风报信     
中华莱州武校拓展国际办学捷报频传 全法第一所由中法双方合办,旨在弘扬中国武术文化、培养武术专业人才的大型武术专业学院——法国中华武术学院于10月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 法国中华武术学院由世界武术界知名人士、北京武术协会副主席吴彬先生担任名誉院长。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校长李明治先生担任中方校长,法方院长为简柳军先生。驻法大使馆代表戴天华先生、中华武术总会会长江基明先生、法国功夫武术总会会长丹·史瓦慈先生、山东省莱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悦亭女士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吴彬院长代表北京武协、吴彬武术培训中心,孙悦亭  相似文献   

7.
称北京武术队总教练吴彬为金牌教练,一点也不夸张.仅1998年,吴彬率领北京武术队参加全国武术锦标赛,男子获8枚金牌,女子摘取11项冠军,又雄踞全国榜首.在此之前,吴彬曾统领北京队荣获过14次全国男女团体冠军.这恐怕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粗略统计,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名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光金牌就超过了100枚,媒体对他有培养冠军的专家之誉.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1月3日下午2时35分,原广东省武术队总教练、我国著名武术家、南派一代武术名师、中国武术九段、中国武术十大教练、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陈昌棉先生在广州家中安详仙逝,享年95岁。陈昌棉,“十大武术教练”,“广州市武术协会成立60周年永远成就奖”,《中华武术》30年最具武术影响力人物。  相似文献   

9.
6月的北京,骄阳似火。13日,美国的“青年冠军”公司(Young Champions)组织的“中国武术夏令营”再度在京开营。此次活动分为两部分内容:武术培训和游览观光。5天武术训练,一天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青年冠军”公司为非赢利的全美性组织,覆盖美国18个州,已有40余年的历史,在美国很有影响。近年来,“青年冠军”公司开辟新思路,拓展新领域,举办过东方的空手道、跆拳道等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波士顿,一位以中国武术为业的华裔女拳师,眙结十月,娩下龙种,取一名字吉祥响亮——甄子丹。在洋人堆里长大的他.对中国武术情有独钟.高中毕业,便穿州过埠,广寻名师,学贯中国武术各派各门。甄子丹16岁那年,中国一支武术代表队访美,拜访了子丹母亲的武馆。出于武林礼节,甄子丹为客人表演了几套中国武术。临别时,随队教练对子丹说:“欢迎你到中国来学习正宗的中国武术。”不久后甄子丹  相似文献   

11.
吴彬,武术名教头,不仅培养了众多世界及全国冠军,而且造就了李连杰、王群、李志洲、吴京等一批大名鼎鼎的影视武打名星。吴彬没有让金牌蒙住自己的视野,不仅他本人勇于参与开创大陆武术教练员、运动员尝试演艺生涯之外,还毅然同意放飞手中的王牌队员李连杰从影。武打影视片对武术传播所起的作用,今天人们已经看得很精楚了,世界上不少人都是先看了功夫片才知道有中国武术的。吴彬可谓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月28日,由亚太文化促进会武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民间武术家联谊会主办,北京精武武术运动发展中心、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香山团城演武厅落下帷幕。来自国内各省市的三百多名武术爱好者以及武术名家,欢聚一堂,切磋武艺。到会的武术名家有中国武术“十大武术教练”、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曾乃梁,陈式太极拳名家王西安等。  相似文献   

13.
秀明 《中华武术》2004,(8):36-37
秦庆丰,祖籍安徽,1949年1月生于北京,武术国家高级教练,北京市武协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中国武术七段。1982年,其家传拳法荣获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优秀奖,1991年获“日中武术交流一等奖”,1993年获“中国武术资深专家感谢奖”。1975~1994年多次担任全国武术,散手,太极拳、剑等比赛场上执行裁判、副总裁判长。  相似文献   

14.
朱瑞琪教授     
朱瑞琪教授,男,1950年2月生,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武术协会常委、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体育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国际A级武术裁判员。曾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朱瑞琪教授是中华武林百杰之一,中国武术八段。在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朱瑞琪教授硕果累累。著有:《中国武术散手教程》、《中国散手》、《全国武术训练教材》、《全国武术馆校教材》、《国际武联指定教材》、《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副主编)》、《中国武术百科全书(项目副主编)》、《中国南拳系列规定套略》、《南拳教学》、《武术格斗技术教学》、《南拳入门》、《南拳入门与提高》、《中国武术运动教程(副主编)》等十余种著作;发表了:“目前南拳竞赛套路的技术现状及训练重点之研究”、“论散手实战中运用距离差时间差空间差打法特点及训练对策”、“中国武术散手与跆拳道、业余拳击之比较研究”、“竞技武术散手攻防战术行动运用现状的定量分析”、“中国武术散打王赛制与市场的研究”、“中国功夫-美国职业拳击对抗赛的赛制与市场的研究”、“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现行竞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实施状况的调查”等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数篇入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相似文献   

15.
杨君 《中华武术》2000,(2):26-27
首届中国武术与美国职业拳击争霸赛,中国的武林高手们以7:2的骄人战绩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中国武术扬威美利坚!”成了新闻媒体炒作的热点,而中国武术散打队教练管建民则是热点中的热门人物。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术馆,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位扬威全美国的著名教练。  相似文献   

16.
于志钧 《武当》2008,(5):4-7
解放后,中同武术发展战略失误的集中表现是,由有关部门组织编纂的二都垄断性武术大典——《中国武术史》和《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前者严重歪曲中国武术发展历史,千方百计在历史资料中为今天的“现代武术”寻找历史根据;后者用所谓西方科学系统即解剖学的原理肢解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17.
浙江武术行     
疫情常态化下到浙江走访了12天,弥足珍贵,这是一次由中国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陈顺安九段牵头策划的武术下基层活动。2020年12月11日至23日,吴彬老师和我在陈老师的带领之下,下沉到温州、台州、嘉兴、长兴、杭州,共计参加了10个武术活动。节奏之快、密度之大前所未有,体现了浙江推广武术新模式,深感改革开放前沿浙江武术人的性格和魄力!  相似文献   

18.
体育院系统编教材《武术》的“概述”章及有关文章,把中国武术的形成上推至原始社会,并说那时已经成为“体育中的一种手段”;该书笔者之一习云太同志在一九八○年第二期“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中国古代的武术(上)》一文中,从小标题上即可看出仍持这一观点:“远古时代的武术”、“殷周时代的武术”(注:没有标出夏代的武术)……  相似文献   

19.
“非典”时期,中国武协主席李杰、著名教练吴彬应俄罗斯武协的邀请于5月23~30日出访了莫斯科,并作为颁奖嘉宾观摩了2003年全俄武术锦标赛,可谓“非典”时期的非常出访。一、SARS挡不住真情 本来访俄日程早已排定,但自从“非典”肆虐,北京“沦为”疫区之后,出国签证遇到了不少麻烦,莫斯科之行变得扑朔  相似文献   

20.
为使中国武术摆脱目前在技击功能价值上所遇到的尴尬处境,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教改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武术技击的现实与境界追求,论证了二者之间所具有的过大张力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打破武术技击认识上的套路思维”“纠正武术技击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错误认识”“厘清功能多元兼顾与一维极致之间的关系”“改革传统武术的主体训练模式”的改变中国武术技击现状的要点,从思想认识到实践操作贯通中国武术技击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