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是按照"文选型"的模式来进行的,造成了教材及教学的逻辑缺失。其间虽然也有几种实验教材改变体例,试图打破旧有格局,但影响有限。这次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和课程结构上有了比较大的推进,但遗憾的是逻辑缺失的痼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2.
稍有课程和教学论常识的人都知道,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教材是课程的基本载体。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运作,基本靠三样东西,一是课程表,二是教材,三是编班授课。这三样东西中,教材是教育教学活动赖以存在和实施的基本依托,几乎是师生手头上须叟不能离开的东西。虽说新课改大力倡导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要“教材为我教,不要单纯教教材”,但教材仍然是“我教”的基本依据。正因为教材的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无不高度重视教材的编写,许多国度将此上升为国家行为,不惜重金,予以精心打造。  相似文献   

3.
教材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一个不可忽视且值得探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行为.教材观念、教材理解能力、教材运用能力构成教师教材素养的核心内涵."似是而非"地认识教材,"浅尝辄止"地理解教材,"舍本逐末"地运用教材,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材素养缺失的主要表征.其原因是课程意识淡化、教育惯习固守、功利应试驱使和理论知识欠缺.可以通过自觉修炼课程意识、理论关照教材实践、丰富学校教研文化等策略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教材的"一纲多本"在本轮课程改革中已实行7年,其多样化有喜也有忧。喜的是教材贯彻了新课改理念,构建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注重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满足了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忧的是不少教材仍然存在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教材是驱动教学变革的重要诱因。教材与教学的关系经历了手抄时代“教材辅助教学”、印刷时代“教材支配教学”以及数字时代“教材重构教学”的嬗变过程。教材驱动教学变革有其必然的逻辑,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选择的价值逻辑、教材结构编排的教学逻辑、教材形态转换的媒介逻辑以及教材编审制度的变革逻辑等方面。实现教材驱动教学变革的基本路径主要有立足教材价值逻辑研发优质适学教材、把握教材结构逻辑促进教材“活化”、依据教材媒介逻辑处理全媒体教材关系、坚守教材变革逻辑发挥教材教学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陈传超 《学子》2013,(11):34-34
教材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教材的多样化是教材改革的重要体现。于是就产生了不同学科教材不同版本的组合,但在组合过程中由于不同版本的课程授课顺序不同,从而在不同课程间,尤其是像物理、数学这样联系较大的科目产生了一个同步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地区用的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物理教材(简称鲁科版)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教材(简称人教版)就存在不同步问题,给物理教学造成诸多不便,那么物理教师应该如何结合教材实际,发挥教材优势,灵活运用教材,提高教学效益呢?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教材是驱动教学变革的重要诱因。教材与教学的关系经历了手抄时代“教材辅助教学”、印刷时代“教材支配教学”以及数字时代“教材重构教学”的嬗变过程。教材驱动教学变革有其必然的逻辑,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选择的价值逻辑、教材结构编排的教学逻辑、教材形态转换的媒介逻辑以及教材编审制度的变革逻辑等方面。实现教材驱动教学变革的基本路径主要有立足教材价值逻辑研发优质适学教材、把握教材结构逻辑促进教材“活化”、依据教材媒介逻辑处理全媒体教材关系、坚守教材变革逻辑发挥教材教学功能等。  相似文献   

8.
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逻辑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法”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人们对该课程的功能与定位的理解不同,导致了教材编写的结构上存在质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教学法”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寻找它发展的逻辑,从课程整体结构角度探讨它的功能和定位,最后确定了教材编写的知识逻辑结构和师范生教学行为训练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主要媒介。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一批例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材料。如果视教材为“圣经”,一味死搬教材,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呈现方式把知识内容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就背离了新课程的方向,削弱了教材的功能,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养创设路径。所谓“走进教材”,就是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体会教材编…  相似文献   

10.
课程与教材具有规范化、标准化逻辑及属性,需要完善、定型的制度支撑。如今,我国课程与教材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不仅要强化对课程与教材的整体性、系统性设计,而且要加大对课程与教材治理的力度。制定系统全面、持续稳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课程与教材条例,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优质公平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分重要。国家课程与教材条例的核心要件在于明确课程与教材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架构、基本规范及技术指标等,具体包括总则、组织、标准、编制、审核、评估、改革、研究、队伍、使用等部分。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材能否成为教学中促进幼儿发展的要素,“教材选择”是关键。因此.幼儿园工作者应对幼儿园教材及其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基于当前教材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者可从价值审视、课程决策和课程审视三个方面进行幼儿园教材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推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与探索。自基础教育改革以来,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在质量和数量上呈上升趋势,但在繁荣景象的背后,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缺失是数学教学环节或教学内容不完整,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素养提升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教学现象.数学教学缺失与数学教师“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有关.其中,导致数学教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数学教师理解教材的水平偏低.规避数学教学缺失需要数学教师整体把握数学教材的逻辑结构,局部研读数学教材的匠心设计,不断提升理解教材的水平、境界与道术.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创造空间,历史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供教学用的教学材料。教材只是提供一个指向和参照,在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对教材应该有一个重新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历史教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毋庸置疑的。历史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历史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历史教材,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才能达到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蒋芝芸 《现代语文》2007,(8):101-102
教学活动中,课程的配套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要件。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是普通高校文科教学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而中国现代史的有关教材之多,是高校其他文科教材中少见的,这反映了本学科研究成果的多元化与教材建设的重大成就。目前虽然有不少的优秀教材问世,但还是缺乏较为成熟的新教材。新教材应以人文关怀为中心对现有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梳理,以期更加明晰地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印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我国中小学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与制度保障,但从中小学教学实践来看,要想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有效融入课程教材,需要思考并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能不能";二是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有关的"会不会";三是涉及教学评价的"有没有".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课程改革使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但同时也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面对教材分为必修、选修模块的变化,师生都需要一个适应期,尤其是习惯了旧教材的教师们。对于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儿浅见。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对教材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学到举一反三的本领。不少课程专家也多次强调,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教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教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是为教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本好的教材,其体系的设计既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又与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相适应。化学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直接影响教材建设的是课程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这不是唯一的。基于外语教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以发现,除了课程标准,影响和制约外语教材编制的还有学习者、教师、外语生态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本文试就已有的实践经验探讨这六个因素与教材建设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和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材建设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大学学术英语读写教程》为例,探讨了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材建设的优势,剖析了其存在的课程思政目标不明确、缺乏中国元素及思政评价板块缺失等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教材建设的具体措施:其一,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材建设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共建;其二,教材编写者要增加中国元素,从思政的角度优化教材;其三,教材需增加思政评价板块,并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以促进教学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